一种运动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689发布日期:2018-07-24 22:0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地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运动木地板。



背景技术:

运动木板指专门应用于运动场所的木板,因其承重负荷及牢固化使用寿命必须达到比赛及训练的要求,所以运动木板对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要求远高于一般家用木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运动变得越来越流行,各种体育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对高质量运动木板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给运动木板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例如公布号为CN10649915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悬浮式运动木地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底龙骨下设置有铺设在地面上的调平地垫,上龙骨垂直设置在底龙骨上端并且上龙骨与底龙骨相交处设置有减震垫,毛地板固设在上龙骨上,消音防潮隔离层铺设在毛地板上,面层地板设置在消音防潮隔离层并固定在毛地板上。

但是由于减震垫为弹性材质的一体件,其减震效果有限,无法达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木地板,具有缓冲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动木地板,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龙骨,所述龙骨上表面设置有胶合板,所述龙骨与胶合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龙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缓冲组件下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缓冲组件上端固定连接于胶合板下表面,所述胶合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枫木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组件能够提高胶合板与龙骨之间的缓冲效果,当踩到枫木面板上时,枫木面板对胶合板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将胶合板向下压,胶合板受到的冲击力向下传递到缓冲组件,缓冲组件通过轻微的浮动可以吸收掉大部分的冲击,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槽内的下底座,所述下底座包括圆盘形的下底盘,所述安装槽内壁圆周开设有供下底盘嵌入的嵌槽,所述下底盘周缘嵌合于嵌槽内,所述下底盘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套筒,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胶合板下表面的上底座,所述上底座包括呈圆盘形并固定于胶合板下表面的上底盘,所述上底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套筒,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滑动连接有浮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合板向下移动时会将上底座向下压,从而使得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靠近,同时压缩浮动件,通过浮动组件的形变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当外界对胶合板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浮动件自身产生的形变可以恢复,从而使得胶合板产生向上的回弹力,进而使得枫木面板弹力增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件包括纵向截面呈工字形的浮动杆,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开口端均向中间延伸有防止浮动杆滑出的挡边,所述浮动杆上表面与上套筒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浮动杆下表面与下套筒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靠近时,第一弹簧压缩,当上底座受到的外力消失时,第一弹簧将上底座向上推出,通过第一弹簧的形变以及浮动杆的滑动,吸收掉一部分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杆与挡边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浮动杆与挡边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可以对第一弹簧起到辅助作用,提高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合板与枫木面板之间设置有隔音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处的隔音膜可以采用隔音棉制成,从而起到隔音吸音的效果,当应用到室内运动房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内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膜与枫木面板之间设置有吸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枫木面板表面不小心洒上水时,水从缝隙中流到枫木面板下方,由吸水层吸收,防止水继续向下流,降低对底部木材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层采用吸水无纺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处的吸水层采用吸水无纺布,吸水无纺布的吸水性较强,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水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缓冲组件能够提高胶合板与龙骨之间的缓冲效果,当踩到枫木面板上时,枫木面板对胶合板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将胶合板向下压,胶合板受到的冲击力向下传递到缓冲组件,缓冲组件通过轻微的浮动可以吸收掉大部分的冲击,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

其二,当胶合板向下移动时会将上底座向下压,从而使得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靠近,同时压缩浮动件,通过浮动组件的形变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当外界对胶合板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浮动件自身产生的形变可以恢复,从而使得胶合板产生向上的回弹力,进而使得枫木面板弹力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胶合板与龙骨连接结构的二维示意图。

图中:1、龙骨;2、胶合板;3、缓冲组件;4、安装槽;5、枫木面板;6、下底座;7、下底盘;8、嵌槽;9、下套筒;10、上底座;11、上底盘;12、上套筒;13、浮动件;14、浮动杆;15、挡边;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隔音膜;19、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运动木地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安装在水泥地面上的龙骨1,在龙骨1的上表面设置有胶合板2,龙骨1与胶合板2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3,在龙骨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呈圆柱形设置,缓冲组件3下端固定卡接在安装槽4内,缓冲组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胶合板2的下表面,胶合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枫木面板5;缓冲组件3能够提高胶合板2与龙骨1之间的缓冲效果,当踩到枫木面板5上时,枫木面板5对胶合板2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将胶合板2向下压,胶合板2受到的冲击力向下传递到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通过轻微的浮动可以吸收掉大部分的冲击,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

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卡接在安装槽4内的下底座6,下底座6包括呈圆盘形设置的下底盘7,在安装槽4内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供下底盘7嵌入的嵌槽8,下底盘7的周缘嵌合在嵌槽8内并实现固定,下底盘7的上表面焊接有圆柱形的下套筒9,缓冲组件3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胶合板2下表面的上底座10,上底座10包括呈圆盘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胶合板2下表面的上底盘11,上底盘11的下表面焊接有上套筒12,在上套筒12和下套筒9之间滑动连接有浮动件13;当胶合板2向下移动时会将上底座10向下压,从而使得上底座10和下底座6相互靠近,同时压缩浮动件13,通过浮动组件的形变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当外界对胶合板2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浮动件13自身产生的形变可以恢复,从而使得胶合板2产生向上的回弹力,进而使得枫木面板5弹力增加。

浮动件13包括纵向截面呈工字形的浮动杆14,浮动杆14的上下两端均为圆形的板,上套筒12和下套筒9的开口端均向中间延伸有防止浮动杆14滑出的挡边15,浮动杆14两端的圆形板部分分别滑动在上套筒12和下套筒9内,并且浮动杆14的圆形板内壁和挡边15间歇接触,浮动杆14上表面与上套筒12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6,浮动杆14下表面与下套筒9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6。这样当上底座10和下底座6相互靠近时,第一弹簧16压缩,当上底座10受到的外力消失时,第一弹簧16将上底座10向上推出,通过第一弹簧16的形变以及浮动杆14的滑动,吸收掉一部分的冲击力。在浮动杆14与挡边15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可以对第一弹簧16起到辅助作用,提高减震效果。

在胶合板2与枫木面板5之间设置有隔音膜18,此处的隔音膜18可以采用隔音棉制成,从而起到隔音吸音的效果,当应用到室内运动房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内的噪音。在隔音膜18与枫木面板5之间设置有吸水层19,当枫木面板5表面不小心洒上水时,水从缝隙中流到枫木面板5下方,由吸水层19吸收,防止水继续向下流,降低对底部木材的腐蚀。此处的吸水层19采用吸水无纺布,吸水无纺布的吸水性较强,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水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