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浴室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648发布日期:2018-08-14 17: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手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整体浴室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出于安全考虑,人们通常会在浴室这类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安装扶手。

目前的扶手需要额外在墙壁或瓷砖上进行定位、钻孔、打钉等操作,需要专业人员上门安装,零件琐碎,操作繁琐,安装时容易产生灰尘、噪音等污染。另外,目前的扶手与墙体的固定方式是采用螺钉(比如:防爆螺钉)直接与墙体连接,与墙体间的结构不能完全融合,受力后容易发生老化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整体浴室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体浴室扶手,包括扶手连接组件、预留接口组件和整体浴室墙体;

所述扶手连接组件由连接件外壳、固定螺帽、连接轴、连接轴顶针和装饰壳组成;所述连接轴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件外壳紧密连接;所述连接轴顶针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固定螺帽的内孔,所述固定螺帽对所述连接轴进行限位;所述固定螺帽的内孔结构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所述连接轴顶针的凸起外径相匹配;

所述预留接口组件由接口外壳、连接底座、底座螺丝、底座螺母组成;所述接口外壳嵌于所述整体浴室墙体的孔洞内;所述连接底座由骨架连接片和接口连接柱构成,所述接口连接柱穿过所述接口外壳的内洞与所述接口外壳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底座的接口连接柱的螺纹与所述固定螺帽的内孔结构、所述连接轴的外径和所述连接轴顶针的凸起外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底座的两侧均由上下两片与浴室整体墙体的骨架相匹配的骨架连接片组成;所述骨架连接片通过两颗底座螺丝和两颗底座螺母与所述整体浴室墙体的骨架相固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装饰壳套入所述连接件外壳;所述连接轴顶针与所述连接底座中的所述接口连接柱相互契合;所述固定螺帽拧入所述接口连接柱,所述固定螺帽通过内部螺纹与所述接口连接柱的外螺纹紧密固定;所述装饰壳的卡口嵌入所述接口外壳的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通过使用包括扶手连接组件、预留接口组件和整体浴室墙体的整体浴室扶手,由于扶手连接组件与预留接口组件能够与整体浴室墙体的骨架相固定,且预留接口组件上的连接底座的接口连接柱的螺纹与固定螺帽的内孔结构、连接轴的外径和连接轴顶针的凸起外径相匹配,因此用户无需使用多种工具进行定位、钻孔、固定等操作,仅需要使用家庭常用的扳手即可将扶手进行固定安装,从而解决了在墙壁上钻孔安装时操作繁琐,使用时容易老化松动的问题,达到了安装简易、扶手可靠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浴室扶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浴室扶手的零件组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手连接组件的零件组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留接口组件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浴室整体扶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浴室扶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体浴室扶手包括扶手连接组件1、预留接口组件2和整体浴室墙体3。

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扶手连接组件1由连接件外壳4、固定螺帽5、连接轴6、连接轴顶针7和装饰壳8组成。

连接轴6通过螺纹与连接件外壳4紧密连接,连接轴顶针7通过螺纹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6穿过固定螺帽5的内孔,固定螺帽5对连接轴6进行限位,固定螺帽5的内孔结构与连接轴6的外径、连接轴顶针7的凸起外径相匹配。

结合参考图2和图4,预留接口组件2由接口外壳9、连接底座10、底座螺丝11、底座螺母12组成。

接口外壳9嵌于整体浴室墙体3的孔洞内,连接底座10由骨架连接片13和接口连接柱14构成,接口连接柱14穿过接口外壳9的内洞与接口外壳9紧密贴合,连接底座10的接口连接柱14的螺纹与固定螺帽5的内孔结构、连接轴6的外径和连接轴顶针7的凸起外径相匹配,连接底座10的两侧均由上下两片与浴室整体墙体3的骨架相匹配的骨架连接片13组成,骨架连接片13通过两颗底座螺丝11和两颗底座螺母12与整体浴室墙体3的骨架相固定。

整体浴室墙体的骨架是与整体浴室墙体的墙板背部固定在一起,用于强化墙板结构,骨架预留了扶手接口的墙内结构,预留位置是根据用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需要增加模块的位置确定的,在可能需要增加模块的部分预先做好的结构。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5,在安装浴室整体扶手时,装饰壳8套入连接件外壳4,连接轴顶针7与连接底座10中的接口连接柱14相互契合,固定螺帽5拧入接口连接柱14,固定螺帽5通过内部螺纹与接口连接柱14的外螺纹紧密固定,装饰壳8的卡口嵌入接口外壳9的槽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