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缝头以及打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749发布日期:2018-11-23 18:3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缝头以及具有该压缝头的打胶装置。



背景技术:

美缝剂被广泛用于室内装修施工领域中,其通常用于对瓷砖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入。在使用时,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组成双组份的美缝剂的两种组份分别装入两个胶瓶中,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打胶后再使用钢珠的部件进行压缝,因此,整个打胶和压缝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缝头以及具有该压缝头的打胶装置。该打胶装置可以实现边涂胶边压合的功能,提高施工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缝头,所述压缝头包括:套筒部件,所述套筒部件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一出胶管的一端插接;压缝部件,与所述套筒部件相连接,且可绕所述套筒部件转动,所述压缝部件包括:压合部;以及两个挂钩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合部的两侧,其中,两个所述挂钩部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部件可旋转地连接;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部件上,限制所述压缝部件绕所述套筒部件在其第一表面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挂钩部包括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由所述挂钩部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端向所述套筒部件延伸;所述套筒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套筒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供所述出胶管插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至少凸设于所述套筒部件的第二端部一侧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二表面,阻挡所述挂钩部绕所述套筒部件、向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一向所述第一表面凸出的第三凸起部,所述挂钩部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一凹部,当所述挂钩部转动至被所述第一凸起部阻挡时,所述第三凸起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凹部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至少凸设于所述套筒部件的第一端部一侧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表面,阻挡所述挂钩部绕所述套筒部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表面。

优选地,所述压缝部件在所述第一表面内的旋转角度为0~170度。

优选地,所述压合部包括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向两个所述挂钩部所在平面的一侧呈曲面凸出。

优选地,两个所述挂钩部所在平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压头还具有一第二凹部;所述压合部还包括一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具有一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二压头通过所述第四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部内、且向两个所述挂钩部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呈曲面凸出。

优选地,所述压合部由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还一种打胶装置,所述打胶装置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包括一出胶端;以及上述的压缝头,所述压缝头设置于出胶端,所述出胶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缝头以及具有该压缝头的打胶装置中,由于压缝头的压缝部件与套筒部件相连接且可绕套筒部件转动,限位机构可以对压缝部件进行限位、在压合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当打胶装置的出胶管与压缝头组装后,通过转动压缝部件可以自由便捷地在涂胶和压合的两个工作状态下切换,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边涂胶边压合的功能,以此提高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C—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套筒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套筒部件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压缝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压缝部件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打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打胶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压缝头包括:套筒部件,所述套筒部件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一出胶管的一端插接;压缝部件,与所述套筒部件相连接,且可绕所述套筒部件转动,所述压缝部件包括:压合部;以及两个挂钩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合部的两侧,其中,两个所述挂钩部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部件可旋转地连接;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部件上,限制所述压缝部件绕所述套筒部件在其第一表面内转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6,图1至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以及左视图。图4为图3中C—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为图1中A处和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压缝头主要包括:套筒部件1、压缝部件2以及限位机构。

具体来说,请一并结合图7和图8,图7和图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套筒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左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套筒部件的左视图与图3所示的压缝头中的套筒部件结构是一致的。结合图1和图7所示,套筒部件1具有一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贯通整个套筒部件1,用于供一出胶管的一端插接(可参见下文对图12的说明)。具体来说,套筒部件1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即为图2所示的上端,第二端部即为图2所示的下端。第一通孔11贯通套筒部件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更具体地,套筒部件1还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即为图2所示的一侧表面,第二表面为与图2所示的第一表面相背的一侧表面。套筒部件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12,其中,套筒部件1的两侧分别是指图2所示的第一表面的左右两侧。在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连通至第一通孔11。

压缝部件2与套筒部件1相连接,且可绕套筒部件1转动。具体来说,请一并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缝头的压合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后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压合部件的后视图可以对应上述图2中所示的压缝头的主视图中压合部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10 所示,压缝部件2包括压合部21以及两个挂钩部22。两个挂钩部22分别设置于压合部21的两侧。其中,两个挂钩部22均由压合部21向上延伸,其远离压合部21的一端(图2和图10中的上端)分别与套筒部件1可旋转地连接。具体来说,挂钩部 22包括一插接部221。插接部221由挂钩部22远离压合部21的一端向套筒部件1延伸,进而,插接部221可拆卸地与第二通孔12插接。结合图2和图4所示,插接部 221由挂钩部22的上端向内延伸,并且穿过第二通孔12、延伸至第一通孔1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接部221插入第一通孔11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可以进行弹性形变的分叉头,通过对分叉头的压缩,可以穿入或穿出第二通孔12。

压合部21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具体来说,如图9和图10所示,压合部21 包括第一压头21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压头211向两个挂钩部22 所在平面的一侧呈曲面凸出,在上述图2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即为第一压头211 向远离套筒部件1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凸出,进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第一压头 211进行压缝,而第一凸起部31可以对其提供支撑力。可选地,第一压头211可以使用金属材料注塑形成,以此加强压合部21的耐磨性。

进一步地,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两个挂钩部22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即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第一压头211还具有一第二凹部2111。进而,压合部21还可以包括一第二压头。第二压头可以具有一第四凸起部,该第二压头通过所述第四凸起部插接于第二凹部2111内、且向两个挂钩部22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呈曲面凸出。换言之,第二压头和第一压头211拼合后,整个压合部21 可以大致呈球状,以此加强压合部21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该压缝头的压缝部件2可以通过其两个挂钩部22 绕套筒部件1转动,因此,当出胶管与该压缝头组装后,通过转动压缝部件2可以自由便捷地在涂胶和压合的两个工作状态下切换,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边涂胶边压合的功能。进而,为了实现该压缝头在压合的过程中对压缝部件2进行限位,因此,限位机构设置于套筒部件1上,限制压缝部件2绕套筒部件1在其第一表面内转动。具体来说,如上所述,第一表面即为图2所示的一侧表面。其中,压缝部件2例如可以从图 1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限位部。结合图3、图5、图7和图8 所示,第一限位部为至少凸设于套筒部件1的第二端部一侧的第一凸起部31。第一凸起部31靠近第二表面,阻挡挂钩部22绕套筒部件1、向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表面。具体来说,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部,即包括两个第一凸起部31。两个第一凸起部31分别设置于套筒部件1的两侧。图3中以图2 左侧的结构为例。由于图2中所示的即为套筒部件1的第一表面,因此,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左侧即为第二表面,右侧即为第一表面。如图3所示,第一凸起部31靠近第二表面设置,进而,当压缝部件2的挂钩部22绕第二通孔想要由图3中所示的位置继续沿着顺时针方向(第一方向)转动时,会被第一凸起部31所阻挡,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套筒部件1的两侧为对称的结构,在此不予赘述。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31不仅设置于第二端部,其还延伸至第一端部,以便于加工。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部31仅仅设置于第二端部即可实现其阻挡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如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凸起部31上设有一向第一表面凸出的第三凸起部33。如图10所示,挂钩部22上设有一与第三凸起部33相对应的第一凹部222。当挂钩部22转动至被第一凸起部31阻挡时(即转动至图3所示的位置),第三凸起部33卡合于第一凹部222内。第三凸起部33与第一凹部222之间的卡和可以使挂钩部件22与第一凸起部31之间具有一定的锁定作用,避免压缝部件2随意地由图3所示位置进行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限位部。结合图3、图6至图8所示,第二限位部为至少凸设于套筒部件1的第一端部一侧的第二凸起部32。第二凸起部 32靠近第一表面,阻挡挂钩部22绕套筒部件1、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二表面。具体来说,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限位部,即包括了两个第二凸起部32。两个第二凸起部32分别设置于套筒部件1的两侧。同样以图3所示的一侧为例,第二凸起部32靠近第一表面设置,进而,当压缝部件 2的挂钩部22绕第二通孔沿着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会被第二凸起部32所阻挡而无法转动至第二表面,在此不予赘述。

进而,在上述第一凸起部31和第二凸起部32的限位作用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缝部件2在第一表面内的旋转角度为0~170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胶装置,其中,该打胶装置包括上述图1至图10所示的压缝头。请一并参见图11和图12,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打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左视图。具体来说,所述打胶装置包括:出胶管8以及压缝头9。出胶管8包括一出胶端81,出胶端81用于出胶(即喷涂美缝剂)。压缝头9即为上述图1至图10所示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压缝头9设置于出胶管8的出胶端81。结合上述图1至图10所示结构。具体来说,出胶端81由套筒部件1的第一端部穿入、经过第一通孔11后穿出套筒部件1的第二端部,以此插接于第一通孔11内。出胶管8的出胶端81可以与套筒部件1的第一通孔11 之间还可以通过一些现有的卡合结构可拆卸地相互固定,以便于施工,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缝头以及具有该压缝头的打胶装置中,由于压缝头的压缝部件与套筒部件相连接且可绕套筒部件转动,限位机构可以对压缝部件进行限位、在压合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当打胶装置的出胶管与压缝头组装后,通过转动压缝部件可以自由便捷地在涂胶和压合的两个工作状态下切换,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边涂胶边压合的功能,以此提高施工的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