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488发布日期:2018-11-13 20:0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组件。



背景技术:

低温地暖辐射供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作为散热装置进行的供暖方式。现有的地暖铺设方法都是湿法铺装,其结构分为绝热层、填充层、平衡层。绝热层位于楼板面层之上,水管盘管在其上面,用塑料卡扣件将其固定在绝热层上。填充层材质为混凝土,现场搅拌铺设在水管上面,厚度在40-60mm之间;平衡层在填充层之上,厚度约为20-30mm 之间。采用湿法铺装的地暖铺设将地面提高了80-110mm的高度,因此,存在占用层高较高、自重大、施工难度大、可维修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组件,其方便铺装,占用层高较小,方便维修,供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地暖组件,包括用于铺设在地面上的多块保温板、设置在每块所述保温板上的菱形连接件和连接在所述菱形连接件上方的多块面板;

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保温板插接在一起,并在每块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都设置有用于放置水管的水管凹槽,在每条所述水管凹槽内都放置有水管;

在每块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菱形连接件的连接凹槽,每个所述菱形连接件相应地装配在所述连接凹槽内,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菱形连接件包括菱形的连接件主体和能够相互配合的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

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公连接头,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另外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母连接头;

其中,一个所述公连接头与一个所述母连接头处于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条对角线上,另一个所述公连接头与另一个所述母连接头处于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另一条对角线上;

所述连接件主体配置在所述连接凹槽内,两个所述公连接头和两个所述母连接头布置在所述保温板四周;

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保温板上的两个所述菱形连接件中,其中一个所述菱形连接件的一个所述母连接头与另一个所述菱形连接件的一个所述公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呈正方形,所述保温板的每条边的正中间都设置有容置凹槽;

每块所述保温板上的所述菱形连接件的两个所述公连接头和两个所述母连接头分别配置在相应的所述容置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公连接头包括公连接头主体,所述母连接头包括母连接头底板,在所述母连接头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公连接头主体的卡爪;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连接件中,其中一个所述菱形连接件的公连接头主体通过所述卡爪与另一个所述菱形连接件的母连接头底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公连接头主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头卡槽,在每个所述连接头卡槽中分别配置有一个卡扣;

每块所述面板分别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菱形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块所述面板的四条边缘分别通过所述卡扣与菱形连接件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呈正方形,每块所述面板的每条边的中间都设置有卡孔;

每个所述卡孔与一个所述连接头卡槽对齐,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孔并卡持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头卡槽的槽口处倾斜向下延伸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挡板;

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两侧的凸起部;

所述卡扣主体插入所述连接头卡槽内,每个所述凸起部分别与一个所述挡板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中间设置有贯通槽,两个所述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母连接头底板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公连接头主体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公连接头主体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卡爪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卡持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公连接头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主体包括四条连接杆,四条所述连接杆依次连接形成菱形结构;

所述连接凹槽呈菱形结构,四条所述连接杆依次配置在呈菱形结构的所述连接凹槽内。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条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和所述保温板呈正方形;

且每块所述面板的每个端部都位于一块所述保温板的正中间。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保温板之间通过铝箔胶带进行粘结。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层铝箔胶带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包括与所述菱形连接件紧固连接的塑料基板和与所述塑料基板粘结在一起的表面饰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组件,其自重轻,减轻了楼板的承重压力,实现板块式工业化生成及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由于在水管的上方没有铺设混凝土层和平衡层,其散热量大,升温快,满足迅速供暖的需求。其表面饰板可以选择为地板、瓷砖、石材等各种地板材料、选择性大,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面板、菱形连接件和保温板连接时的爆炸图;

图3为面板、卡扣与菱形连接件连接时的爆炸图;

图4为菱形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为公连接头从第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6为公连接头从第二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7为母连接头的立体图;

图8为菱形连接件与保温板组装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两个菱形连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卡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组件,包括用于铺设在地面上的多块保温板1、设置在每块保温板1上的菱形连接件2 和连接在菱形连接件2上方的多块面板3。

任意相邻的两块保温板1插接在一起,并在每块保温板1的上表面都设置有用于放置水管的水管凹槽12,在每条水管凹槽12内都放置有水管。

在每块保温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菱形连接件2的连接凹槽11,每个菱形连接件2相应地装配在连接凹槽11内,且任意相邻的两个菱形连接件2连接在一起。

也即是,该地暖组件包括多块保温板1、多个菱形连接件2和多块面板3。

保温板1为绝缘板,在其上表面上设置有水管凹槽12,水管安装在水管凹槽12内,通过向水管中供给热水,热水的热量向上传导至室内,实现向室内加热或供热的作用。

水管凹槽12呈弧形或半圆形,可以延长水管在保温板1中的路径,增加水管在保温板1中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保温板1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避免水管中热水的热量向下传导,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每块保温板1的上表面上都设置有连接凹槽11,在每个连接凹槽11 中都安装有菱形连接件2。菱形连接件2可以为塑料件。

相邻的两块保温板1插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菱形连接件2紧固在一起。菱形连接件2起到对保温板1的紧固和定型作用,避免保温板1 松动或翘起或变形,提高了保温板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面板3安装在菱形连接件2上,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组件,由于在水管的上方没有铺设混凝土层和平衡层,其散热量大,升温快,满足迅速供暖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组件,自重轻,减轻了楼板的承重压力,实现板块式工业化生成及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菱形连接件、保温板和面板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较佳地,如图4和图9所示,菱形连接件2包括菱形的连接件主体 21和能够相互配合的公连接头22与母连接头23。

在连接件主体21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公连接头22,在连接件主体21的另外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一个母连接头23。

其中,一个公连接头22与一个母连接头23处于连接件主体21的一条对角线上,另一个公连接头22与另一个母连接头23处于连接件主体 21的另一条对角线上。

组装时,连接件主体21配置在连接凹槽11内,两个公连接头22和两个母连接头23布置在保温板1四周。

任意相邻的两块保温板1上的两个菱形连接件2中,其中一个菱形连接件2的一个母连接头23与另一个菱形连接件2的一个公连接头22 连接在一起。

也即是,该菱形连接件为菱形的连接件,其连接件主体21呈菱形,用于放置保温板1的连接凹槽11内,起到支撑保温板1的作用,避免保温板1变形。

菱形的连接件主体21具有四个端部,其中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公连接头22,在另外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母连接头23,该母连接头23 能够与公连接头22配合。

如此设置,从而使得一个公连接头22与一个母连接头23处于连接件主体1的一条对角线上,另一个公连接头22与另一个母连接头23处于连接件主体1的另一条对角线上。

当需要安装时,一个菱形连接件2上的母连接头23与另外一个菱形连接件2上的公连接头22配合连接,进而将相邻的两个菱形连接件2紧固在一起,从而可以对多块保温板1进行固定,方便安装,并且提高了保温板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2和图8所示,保温板1呈正方形,保温板1的每条边的正中间都设置有容置凹槽13。

每块保温板1上的菱形连接件2的两个公连接头22和两个母连接头 23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容置凹槽13内。

避免公连接头22和母连接头23突出保温板1的上下表面,可以保持保温板1的上下两侧表面平整,利于保温板1之间的组装,也利于保温板1与上方的面板3之间的安装。

较佳地,如图4-7所示,公连接头22包括公连接头主体221,母连接头23包括母连接头底板231,在母连接头底板231上设置有用于卡持公连接头主体221的卡爪233。

组装时,任意相邻的两个菱形连接件2中,其中一个菱形连接件2 的公连接头主体221通过卡爪233与另一个菱形连接件2的母连接头底板231连接在一起。

在两个相邻的菱形连接件2连接时,一个菱形连接件2上的一个公连接头主体221位于另一个菱形连接件2上的一个母连接头底板231上,并通过卡爪233将公连接头主体221紧固在母连接头底板231上,从而将两个菱形连接件2紧固连接在一起。

较佳地,如图2-6所示,在公连接头主体22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头卡槽222,在每个连接头卡槽222中分别配置有一个卡扣33。

每块面板3分别通过卡扣33与菱形连接件2固定连接。

通过卡扣33将面板3与菱形连接件2进行卡接在一起,并从而将面板3组装在水管的上方。一方面通过卡扣33连接,方便组装,提好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卡扣33连接,从而使得在水管与面板3之间无需布置混凝土层和平衡层,可以使得水管中的热量快速传递到面板,提高了散热效果。

较佳地,如图3所示,每块面板3的四条边缘分别通过卡扣33与菱形连接件2紧固连接,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使得面板3和下方的保温板1错位布置,防止面板3的四角施力对下层的保温板1造成损坏,对表面平整造成影响。

较佳地,如图3-6所示,面板3呈正方形,每块面板3的每条边的中间都设置有卡孔34。

每个卡孔34与一个连接头卡槽222对齐,卡扣33穿过卡孔34并卡持在卡槽222内,从而将面板3与一个菱形连接件2上的公连接头22紧固在一起。

较佳地,如图3-6和图10所示,在连接头卡槽222的槽口处倾斜向下延伸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挡板2221。

卡扣33包括卡扣主体331和相对地设置在卡扣主体331的两侧的凸起部332。

卡扣主体331插入连接头卡槽222内,每个凸起部332分别与一个挡板2221卡接在一起。

通过挡板2221对凸起部332进行限制,防止其从连接头卡槽222脱出,进而实现将卡扣33紧紧地扣持在连接头卡槽222内,从而将面板3 与公连接头22紧固在一起。

较佳地,如图10所示,在卡扣主体331的中间设置有贯通槽333,两个凸起部332分别位于贯通槽333的两侧。通过在卡扣主体331的中间设置有贯通槽333,减小了两个凸起部332之间的结构厚度,从而使得两侧的凸起部332分别可以变形,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利于插入连接头卡槽222内与挡板2221配合。

较佳地,如图7所示,在母连接头底板231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对公连接头主体221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32,卡爪233设置在限位板232上。

卡爪233、限位板232和母连接头底板231一体成型,以提高其结构强度。

在两个菱形连接件2装配时,其中一个公连接头主体221位于一个母连接头底板231上的限位板232之间,并通过卡爪233进行固定,提高了公连接头22与母连接头2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公连接头22从母连接头23中脱出。

较佳地,如图5-7所示,在公连接头主体221上设置有台阶部223,卡爪233上具有用于与台阶部223配合的卡持端头2331。在两个菱形连接件2装配时,一个母连接头23上的每个卡爪233的卡持端头2331都与一个公连接头22上的台阶部223卡持在一起,从而将公连接头22与母连接头23紧固在一起。

优选地,如图图5-7所示,限位板232包括靠近连接件主体21侧的背侧限位板2322和远离连接件主体21侧的正侧限位板2321,背侧限位板2322与正侧限位板2321平行设置。

在背侧限位板2322上设置有一个卡爪233,在正侧限位板2321上设置有两个卡爪233。

在公连接头主体221靠近连接件主体21侧的背侧设置有两个台阶部 223,在公连接头主体221远离连接件主体21侧的正侧设置有一个台阶部223。

三个卡爪233呈三角形设置,三个台阶部223也呈三角形设置,在将三个卡爪233和三个台阶部223卡持在一起时,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公连接头主体22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减轻了结构重量。

较佳地,如图4和图8所示,连接件主体21包括四条连接杆211,四条连接杆211依次连接形成菱形结构。

连接凹槽11呈菱形结构,四条连接杆211依次配置在呈菱形结构的连接凹槽11内,起到支撑保温板4的作用,避免保温板变形。菱形结构对保温板1的支撑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防止保温板1变形。将连接件主体21设置为由四条连接杆211组成,减轻了结构重量,并利于与保温板1进行安装,无需在保温板1上开设大面积凹槽,避免对保温板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较佳地,在相邻的两条连接杆211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杆212,提高连接件主体1的结构强度。

公连接头22、母连接头23、连接杆211和加强支撑杆212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面板和保温板呈正方形。且每块面板3的每个端部都位于一块保温板1的正中间,从而使得面板3和下方的保温板1错位布置,防止面板3的四角施力对下层的保温板1造成损坏,对表面平整造成影响。

较佳地,任意相邻的两块保温板1之间通过铝箔胶带进行粘结。铝箔胶带密封相邻的保温板1之间的缝隙,起到连接保温板1和避免热量流失的作用。

较佳地,在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层铝箔胶带层,起到保护水管的作用。

较佳地,如图2-3和图10所示,面板3包括与菱形连接件2紧固连接的塑料基板31和与塑料基板31粘结在一起的表面饰板32。

卡孔34设置在塑料基板31上,在卡扣主体331的顶部设置有平整的顶板334,顶板334紧固在卡孔34中,顶板334的顶面与塑料基板31 的顶面平齐。

表面饰板32与塑料基板31粘结在一起。

组装时,先通过卡扣33将塑料基板31紧固在菱形连接件2上,然后再将表面饰板32与塑料基板31通过粘结剂或胶水粘结在一起,方便组装。

并且该表面饰板32可以为地板、瓷砖、石材等各种地板材料、选择性大,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该地暖组件的铺装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地面找平,平整度控制在≤2mm内。

第二步:根据图纸铺设保温板1,将相邻的保温板1密拼,在保温板 1与保温板1之间的缝隙用铝箔胶带进行黏贴。

第三步:安装菱形连接件2,在每个保温板1预留的连接凹槽11中放置菱形连接件2,相邻的菱形连接件2通过公、母连接头进行卡接,公连接头22卡扣在母连接头23中,使相邻菱形连接件2的连接在一起,并容置在保温板1中。具体地,连接件主体21浸没或容置在连接凹槽11 中,公连接头22和母连接头23浸没或容置在容置凹槽13中。

第四步:根据图纸铺设水管,水管铺设在保温板1的水管凹槽12中。在水管铺设完成后,在水管的上方铺设铝箔胶带,对水管进行保护。

第五步:安装面板3,面板3的塑料基板31与下方的菱形连接件2 通过卡扣33进行错位卡扣,防止面板3的四角施力对下层的保温板1造成损坏,对表面平整造成影响。

第六步:调设水暖相应辅助设施,保证地暖的功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组件的铺装方法,方便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菱形连接件、保温板和面板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