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及钢筋笼的形状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2431发布日期:2019-11-06 01:54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钢筋笼及钢筋笼的形状恢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的钢筋笼和使该钢筋笼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形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梁或柱等的钢筋笼具有多个主筋和互相平行的大量箍筋,其中,多个主筋互相平行地延伸;大量箍筋将这多个主筋包围,并在主筋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这些主筋和箍筋通过由金属丝构成的绑扎部件被绑扎。

通常在施工现场组装上述钢筋笼,但组装作业的效率低。在工厂组装钢筋笼并搬运至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提高钢筋笼的组装作业的效率,但导致钢筋笼的搬运效率显著降低。这是因为钢筋笼容积大且笨重。

后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工厂组装钢筋笼后,以折叠状态搬运至施工现场。根据该方法,能够同时提高钢筋笼的组装和搬运的效率。

更具体地说明专利文献1的方法。将主筋和箍筋在其交叉部通过绑扎部件临时绑扎。该临时绑扎是以箍筋相对于主筋能够旋转的程度较松地绑扎。通过该较松的临时绑扎,钢筋笼能够折叠,其以折叠状态被搬运,并在施工现场恢复成制造时的正常形状。

后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钢筋笼:使用可伸缩的绑扎部件绑扎主筋和箍筋,由此钢筋笼能够折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3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839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关于临时绑扎方法,未详细公开。较松的临时绑扎在施工现场将钢筋笼恢复到正常形状后,必须重新绑扎,耗费工时。

专利文献2中,未详细记载钢筋笼中主筋与箍筋的交叉部处的绑扎部件的朝向。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提供一种钢筋笼,具备:多个主筋,其相互平行地呈直线延伸;多个箍筋,其包围上述多个主筋,并且,在上述主筋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相互平行;绑扎部件,其在上述主筋与上述箍筋的交叉部绑扎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上述绑扎部件各自配置为,架设于上述交叉部,并且通过由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划分而成的四个空间中的不相邻的两个空间,上述箍筋呈矩形,上述主筋至少配置于上述箍筋的四个角部,上述钢筋笼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察上述钢筋笼时,上述绑扎部件向同向倾斜,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俯视上述钢筋笼时,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右上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第一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左上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右下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左下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使钢筋笼能够折叠,因而,能够提高钢筋笼的组装、搬运的效率。而且,对绑扎部件的方向加以设计,因而,即使将主筋和箍筋牢固地绑扎,通过使钢筋笼的上表面部相对于下表面部在主筋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也能够折叠,即使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形状后,也能够大致维持绑扎状态,能够大幅缩减重新绑扎所需的工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钢筋笼,上述箍筋呈圆形,上述主筋沿着上述箍筋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上述钢筋笼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察上述钢筋笼时,上述绑扎部件向同向倾斜,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俯视上述钢筋笼时,将上述箍筋的上边部和右侧的上述主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第一方向倾斜,将上述箍筋的上边部和左侧的上述主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倾斜,将上述箍筋的下边部和右侧的上述主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将上述箍筋的下边部和左侧的上述主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

也可以是,上述绑扎部件由金属丝构成。

也可以是,上述绑扎部件具有由可伸缩材料构成的中间部件、和经由该中间部件连结的一对金属丝。使用该绑扎部件时,在钢筋笼折叠时中间部件拉伸,故而,基本不会发生绑扎变松。因此,即使将钢筋笼从折叠状态恢复成正常形状,也基本不需要重新绑扎作业,即使反复进行折叠和正常形状恢复,也能够维持绑扎状态。

也可以是,上述主筋是螺纹钢筋,该螺纹钢筋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以等节距形成的螺纹节。由于螺纹节较高且节距也短,因而,通过绑扎部件和螺纹节的勾挂,能够进行稳定的绑扎。

本发明的钢筋笼的形状恢复方法中,在将上述钢筋笼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形状后,使用其他的绑扎部件将倾斜延伸的拉筋绑扎到上述主筋上,由此,将钢筋笼维持在正常形状。根据该方法,能够将钢筋笼稳定地维持在正常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牢固的绑扎状态折叠钢筋笼,能够大幅削减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形状后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笼以水平放倒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且简化表示用于将主筋和箍筋绑扎的绑扎部件;

图2是上述钢筋笼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钢筋笼的侧视图;

图4a是上述箍筋的上边部和上述主筋的俯视放大图,将上述绑扎部件简化表示;

图4b是以钢筋笼折叠过程中的状态表示的与图4a相当的图;

图5a是上述箍筋的下边部和上述主筋的俯视放大图,以箍筋的侧边部为剖切面并简化表示上述绑扎部件;

图5b是以钢筋笼折叠过程中的状态表示的与图5a相当的图;

图6a是上述箍筋的右侧边部和上述主筋的侧视放大图,将上述绑扎部件简化表示;

图6b是以钢筋笼折叠过程中的状态表示的与图6a相当的图;

图7是表示将上述钢筋笼在施工现场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后,由拉筋加强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钢筋笼中的箍筋的右侧边部和主筋的侧视放大图;

图9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钢筋笼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将同第三实施方式的钢筋笼以水平放倒的状态表示的俯视图;

图11a是同第三实施方式的钢筋笼的侧视图;

图11b是以钢筋笼折叠过程中的状态表示的与图11a相当的图;

图1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钢筋笼的主筋和箍筋的立体放大图,以双环简化表示绑扎部件;

图13是表示绑扎部件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将用于梁等的钢筋笼以水平放倒的状态表示。为了便于说明,设定通过钢筋笼中心的虚拟的基准平面p(参照图2)。图示的钢筋笼在基准平面p垂直的状态下水平放倒。

钢筋笼具有:四个(多个)主筋1~4,其与基准平面p平行,并且互相平行地在直线上延伸;互相平行的多个箍筋5,其将这些主筋1~4包围,并且在主筋1~4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箍筋5呈上下方向上纵长的矩形,主筋1~4配置于箍筋5的四个角部。

在附图中,以后述的折叠方向f为前方来设定左右。箍筋5具有与基准平面p正交的上边部5a及下边部5b、和与基准平面p平行的右侧边部5c及左侧边部5d。箍筋5呈上下方向上纵长的矩形。即,侧边部5c、5d比上边部5a和下边部5b长。

主筋1位于箍筋5的右上角部,主筋2位于箍筋5的左上角部,主筋3位于箍筋5的右下角部,主筋4位于箍筋5的左下角部。

主筋1~4和箍筋5在交叉部由绑扎部件6绑扎。绑扎部件6例如由多根成束的细金属丝构成。

在各交叉部,绑扎部件6架设于主筋1~4与箍筋5的交叉部,通过由主筋1~4和箍筋5分割而成的四个空间中的互不相邻的两个空间。将绑扎部件6的两端部一起扭转并连结,由此将主筋1~4和箍筋5绑扎。在附图中,以单环简化表示绑扎部件6。

如图4a所示,将右上角部的主筋1和全部的箍筋5绑扎的绑扎部件6在俯视时向第一方向倾斜。即,以朝着后述的折叠方向f从内向外前进的方式倾斜。另一方面,将左上角部的主筋2和全部的箍筋5绑扎的绑扎部件6在俯视时向第二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内向外前进的方式倾斜。上述第一、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因此,俯视时,主筋1、2上的绑扎部件6以朝着折叠方向f相互背离的方式倾斜。

如图5a所示,将右下角部的主筋3和全部的箍筋5绑扎的绑扎部件6在俯视时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外向内前进的方式倾斜。另一方面,将左下角部的主筋4和全部的箍筋5绑扎的绑扎部件6在俯视时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外向内前进的方式倾斜。因此,俯视时,主筋3、4上的绑扎部件6以朝着折叠方向f相互靠近的方式倾斜。

在绑扎部件6中位于箍筋5外侧的部位存在位于箍筋5的上边部5a或下边部5b的情况、和位于侧边部5c或5d的情况。在绑扎部件6的外侧的部位位于上边部5a或下边部5b的情况下,俯视时,如图4a、图5a所示,大致呈直线状地倾斜,而在位于侧边部5c或5d的情况下,成为弯曲的形状。该情况下也是,绑扎部件6的内侧的部位在俯视时大致呈直线状地倾斜。如果箍筋5的直径比主筋1~4小,则上述两种情况的绑扎部件6的俯视形状之差小。

如图6a所示,从与基准平面p正交的方向、即侧方观察时,绑扎部件6以倾向相同方向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以朝着后述的折叠方向f从上向下前进的方式倾斜。

上述右上角部的主筋1上的绑扎部件6的方向(第一方向)和右下角部的主筋3上的绑扎部件6的方向(第二方向)不同,因而,从上方重叠观察时,主筋1上的绑扎部件6和主筋3上的绑扎部件6呈x字。左上角部的主筋2上的绑扎部件6和左下角部的主筋4上的绑扎部件6也同样地呈x字。

上述结构的钢筋笼能够在工厂组装,能够提高生产率。就钢筋笼而言,能够在组装后折叠钢筋笼。此时,沿着钢筋笼的长度方向,使钢筋笼的上表面部沿图中f方向移动,由此折叠钢筋笼。

上述折叠工序中,箍筋5的上边部5a相对于主筋1、2转动,但位置关系基本不变,下边部5b也相对于主筋3、4转动,但位置关系基本不变。

相对于此,箍筋5的右侧边部5c从相对于主筋1、3正交的状态起大幅倾斜,相邻的右侧边部5c彼此互相重叠。同样地,箍筋5的左侧边部5d从相对于主筋2、4正交的状态起大幅倾斜,相邻的左侧边部5d彼此互相重叠。

在上述折叠工序中,绑扎部件6不会对箍筋5的右侧边部5c和左侧边部5d的倾动构成大的阻力。以下,说明其理由。

折叠时,如图4b、图6b所示,右侧边部5c和左侧边部5d相对于上侧的主筋1、2向与f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右侧边部5c向如下方向转动:从通过由主筋1和右侧边部5c划成的空间的绑扎部件6的一部分6x离开的方向;左侧边部5d向如下方向转动:从通过由主筋2和左侧边部5d划成的空间的绑扎部件6的一部分6x离开的方向。

上述折叠时,如图5b、图6b所示,右侧边部5c和左侧边部5d相对于下侧的主筋3、4向f方向转动。即,右侧边部5c向如下方向转动:从通过由主筋3和右侧边部5c划成的空间的绑扎部件6的一部分6x离开的方向;左侧边部5d向如下方向转动:从通过由主筋4和左侧边部5d划成的空间的绑扎部件6的一部分6x离开的方向。

如上述,在钢筋笼的折叠时,侧边部5c、5d不与绑扎部件6发生干涉地相对于主筋1~4转动,因而,能够不受大阻力地折叠。因此,在工厂的钢筋笼的组装工序中,绑扎部件6能够将钢筋1~4和箍筋5牢固地正式绑扎而非较松地临时绑扎。

钢筋笼能够以折叠状态搬运至施工现场或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堆场,能够提高搬运效率。在施工现场,以与上述相反的方式,使折叠状态下的钢筋笼的上表面部向与f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将该钢筋笼抬起,由此,能够恢复为正常的形状。

如上述绑扎部件6恢复为原本的绑扎状态,但由于被牢固地正式绑扎,因而,能够大幅度地削减重新绑扎的作业。

恢复到正常的形状后,为了防止钢筋笼的溃散(折叠),如图7中假想线所示,使用相对于主筋1~4斜向延伸的拉筋100。该拉筋100的两端部与主筋1~4平行地延伸,使用绑扎部件将该两端部绑扎于主筋1~4。根据需要,将拉筋100绑扎于箍筋5的侧边部5c、5d。拉筋100以随着朝向上述f方向而逐渐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通过拉筋100予以加强后,将钢筋笼提供给建筑施工。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对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钢筋笼的中间高度配置有与上述主筋1~4平行的追加主筋8。追加主筋8与箍筋5的侧边部5c、5d垂直地交叉,通过绑扎部件6被绑扎于侧边部5c、5d。这些绑扎部件6向与上述将主筋1~4和箍筋5绑扎的绑扎部件6相同的方向倾斜。即,配置为,通过在由追加主筋8和侧边部5c、5d划分而成的四个空间中的在上述折叠时追加主筋8与侧边部5c、5d的角度扩大的两个空间。因此,追加主筋8的绑扎部件6也在折叠时不与侧边部5c、5d发生干涉。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也可以是,在箍筋5的上边部5a、下边部5b的中间部配设追加主筋。该情况下,将追加主筋和上边部5a、下边部5b绑扎的绑扎部件的方向既可以是上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方向混杂。其原因在于,在折叠工序中,追加主筋和上边部5a、下边部5b的位置关系不变。

图9~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表示用于柱等的钢筋笼。该钢筋笼具备:互相平行的多个主筋9;和将这些主筋9包围且在主筋9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互相平行的多个箍筋10。箍筋10呈圆形,主筋9沿着箍筋10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本实施方式中也是,设定通过钢筋笼中心的虚拟的基准平面p。

在使基准平面p垂直而使钢筋笼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察钢筋笼时,如图11a所示,全部的绑扎部件6向相同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上向下前进的方式倾斜。

从上方观察上述水平状态的钢筋笼时,如图10所示,将箍筋10的上边部10a和右侧的主筋9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第一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内向外前进的方式倾斜。另一方面,将箍筋10的上边部10a和左侧的主筋9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第二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内向外前进的方式倾斜。

虽未图示,但从上方观察上述水平状态的钢筋笼时,将箍筋10的下边部10b和右侧的主筋9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外向内前进的方式倾斜。另一方面,将箍筋10的下边部10b和左侧的主筋9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即,以朝着折叠方向f从外向内前进的方式倾斜。

将位于基准平面p上的主筋9和箍筋10的上边部10a、下边部10b的中央绑扎的绑扎部件的方向既可以是上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方向混杂。

在如图11b所示折叠第三实施方式的钢筋笼时,绑扎部件6不与箍筋10发生干涉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筋偏离箍筋10的上边部10a、下边部10b的中央而配置在其附近的情况下也是,无需特定将该主筋和箍筋10绑扎的绑扎部件6的方向。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主筋1~4,使用以等节距形成螺纹节n而成的螺纹钢筋。相较于通常的异形钢筋的节,螺纹节n高度较高且间隔较窄,因而,与绑扎部件6的勾挂性佳,能够牢固地绑扎主筋1~4和箍筋5。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螺纹钢筋也可以用于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钢筋8、9。

图13中示出了呈其他形态的绑扎部件6。该绑扎部件6具有:由橡胶(可伸缩材料)构成的中间部件6a;和经由该中间部件6a连结的一对金属丝6b、6c。中间部件6a呈圆筒形状(环形状),金属丝6b、6c穿过该中间部件6a。将该绑扎部件6架设于主筋和箍筋的交叉部,并将金属丝6b、6c捆束且扭转,由此,能够绑扎主筋和箍筋。

使用上述绑扎部件6时,在折叠钢筋笼时中间部件6a拉伸,故而,金属丝6b、6c上未作用有大的力,基本不会出现绑扎变松。因此,即使反复进行上述钢筋笼的折叠也无需重新绑扎。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是各种方式。

也可以在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拉筋100。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可折叠的钢筋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