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6882发布日期:2020-08-07 20:33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简易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房,更详细而言,涉及有助于简易房的组装性的提高的发明。



背景技术:

简易房是住宅、事务所、仓库或者店铺等所使用的简易的建筑物。

通常的简易房是通过将标准化的支柱、壁面板等构成构件组装成箱状而建成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组装作业、拆解作业,因此大多应用于临时设置的建筑物。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房屋中,在最下层的地板构件和最上层的天花板构件之间设置兼用作下层之上的上层的地板的天花板地板构件,通过使柱构件等能够向内侧折叠,从而构成为组装或折叠自如,从而能够实现构件件数的减少、构件的同时搬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335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简易房中,为了将立起的柱构件的自由端和与该自由端接触的上构件最终利用螺栓结合,需要进行对位以使彼此的螺栓孔连通。

但是,难以以相对于设于简易房的四角的柱构件分别不产生偏移的方式进行对位,必须进行多次上构件的吊升、吊降作业而进行微调。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组装简易房时用于使柱构件与其他构成构件的对位容易的方案。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申请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房,其特征在于,该简易房至少具备:上构件,其至少构成天花板构件或屋顶构件;下构件,其至少构成地板构件;以及柱构件,其竖立设置于所述上构件和下构件之间,所述下构件和上构件中的至少任一者与所述柱构件的连结包含由嵌合部和被嵌合部构成的嵌合构造,在所述嵌合部设有用于进行简易房的纵方向的对位的纵侧倾斜面和用于进行简易房的横方向的对位的横侧倾斜面中的至少任一者。

此外,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利用所述横侧倾斜面进行的对位的开始位置和利用所述纵侧倾斜面进行的对位的开始位置设定于不同的高度。

此外,本申请的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柱构件通过与在横侧方向上相对的另一柱构件利用连接构件连接而构成门形框。

此外,本申请的第4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柱构件的侧方设有以支承所述上构件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将所述突出部和所述上构件利用螺栓结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以下记载的效果中的至少任一效果。

(1)利用设于嵌合部的纵侧倾斜面或横侧倾斜面,嵌合部的顶端变细,因此即使在产生了一些偏移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插入作业,自然地收纳于正确的位置,因此难以产生误差。

(2)利用设于嵌合部的纵侧倾斜面或横侧倾斜面,成为基于所谓的楔形状的嵌合构造,因此能够期待在利用螺栓结合的前阶段中已经确保牢固的状态,也能够实现螺栓数量的削减。

(3)还包含施工的容易度,从而实现作业时间劳力的减少。

(4)能够利用上构件的自重进行对位。

(5)当在嵌合部设置纵侧倾斜面和横侧倾斜面这两者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位的精度。

(6)通过将利用横侧倾斜面进行的对位的开始位置和利用纵侧倾斜面进行的对位的开始位置设定于不同的高度,能够在其中另一对位存在富余空间的状态下先行进行其中一对位。

(7)通过设为利用连接构件连接两个柱构件而成的门形框,提高柱构件的立起作业的便利性。另外,在上述构造中不能进行柱构件的隔离距离的微调,但能够利用本发明的嵌合构造在与柱构件连结的构成构件侧进行对位的微调,因此不对组装作业产生妨碍。

(8)通过在柱构件的侧方设置支承上构件的突出部,能够将构成上构件的钢材的凸缘和突出部之间利用螺栓连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简易房的概略主视图和概略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柱构件与上构件的嵌合构造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纵方向的对位的推移的概略主视图。

图4是表示横方向的对位的推移的概略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整体结构(图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房至少具备上构件10、下构件20以及柱构件30作为主要的构造构件。

在柱构件30与上构件10和下构件20的连结中能够采用从嵌合构造、紧固(日文:締結)构造、其他公知的连结构造适当选择或组合而成的形态,但在本实施例中,柱构件30与上构件10之间的连结包含嵌合构造,该嵌合构造由设于柱构件30的上端侧的嵌合部40和设于上构件10的被嵌合部50构成。

以下,说明各构成要素的细节。

<2>上构件(图1)

上构件10是至少构成简易房的天花板构件或屋顶构件的构件。

本发明的上构件10的基本构造采用作为天花板构件或屋顶构件的公知构造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上构件10,设想将由型钢、方钢构成的纵侧钢材11和横侧钢材12配置成矩形状而成的在俯视下呈矩形状的屋顶构件。

<2.1>四角的突出设置构造(图1)

此外,上构件10也可以像在本申请人的日本特开2017-125356号的发明等中公开的那样设为使上构件10的俯视四角稍微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状态。

根据本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简易房解体时,能够将柱构件30配置于在使上构件10载置于下构件20的正上方时产生的间隙。

此外,当在组装时在现场临时放置上构件10时,能够维持使上构件10的下表面相对于临时放置面悬空的状态,因此不会弄脏上构件10的天花板面。

<3>下构件(图1)

下构件20是至少构成简易房的地板构件的构件。

本发明的下构件20的基本构造采用作为地板构件的公知构造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下构件20中,设想在俯视下呈矩形状的地板构件,至少包含配置于地面、基础之上的台基和在构成台基的钢材之间设置一定间隔地配置的托梁而构成。

<4>柱构件(图1)

柱构件30是竖立设置于所述上构件10和下构件20之间而支承上构件10的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的(b)所示,具有门形框,该门形框是利用连接构件31将在横侧方向上设置预定间隔地配置的柱构件30彼此连接而成的。

<4.1>柱构件的收纳形态

柱构件30能够设为能够与下构件20分离的构造,或者如图1的(a)所示那样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下构件20。

特别是,当在柱构件30和下构件20之间设有转动机构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在简易房解体时使用转动机构使所述柱构件30成为倒伏的状态,在组装时使用转动机构拉起柱构件30而使其成为立起状态。

<4.2>突出部

也可以是,如图1的(a)所示,在各柱构件30的上方周边设有用于支承构成上构件10的钢材突出部32。

此时,也可以是,在突出部32和构成纵侧钢材11的h型钢的凸缘部分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连通的贯通孔(未图示),借助该贯通孔利用螺栓结合。

通过设置该突出部32,在组装简易房时能够从屋内侧进行螺栓的结合作业。

<5>嵌合部(图2)

嵌合部40是构成所述的嵌合构造的嵌合侧的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嵌合部40设于柱构件30的上端侧,嵌合部40的自由侧(上端侧)构成为顶端变细形状。

本发明的嵌合部40的顶端变细形状构成为包含从简易房的屋内侧朝向屋外侧具有锥形的纵侧倾斜面41和从简易房的屋外侧朝向屋内侧具有锥形的横侧倾斜面42中的至少任一倾斜面。

以下,参照图2说明各倾斜面的细节。

<5.1>纵侧倾斜面

纵侧倾斜面41是为了进行简易房的纵侧方向(长边方向)的对位而设于嵌合部40侧的倾斜面。

纵侧倾斜面41的倾斜方向可以是从简易房的屋内侧向屋外侧、从屋外侧向屋内侧中的任一者。

本实施例的嵌合部40由在主视时呈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的钢板构成,将该钢板的左侧的斜边设为纵侧倾斜面41,构成为随着从简易房的屋内侧朝向屋外侧而向上方变细的顶端变细形状。

另外,构成纵侧倾斜面41的钢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

<5.2>横侧倾斜面

横侧倾斜面42是为了进行简易房的横侧方向(短边方向)的对位而设于嵌合部40侧的倾斜面。

横侧倾斜面42的倾斜方向可以是从简易房的屋内侧向屋外侧、从屋外侧向屋内侧中的任一者。

本实施例的嵌合部40包含在右侧视时呈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的钢板,将该钢板的左侧的斜边设为横侧倾斜面42,构成为以将构成横侧倾斜面的钢板的右侧接合于构成纵侧倾斜面41的钢板的形态设为随着从简易房的屋外侧朝向屋内侧而向上方变细的顶端变细形状。

<5.2.1>横侧倾斜面的开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横侧倾斜面42的上缘位置(倾斜的开始位置)设为比所述的纵侧倾斜面41的上缘位置(倾斜的开始位置)低的位置。其目的在于,利用与设于后述的被嵌合部50的各引导面的组合,在横侧方向的对位存在富余空间的状态下先行进行纵侧方向的对位。

<5.3>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对构成纵侧倾斜面41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钢板的顶端进行截头。其目的在于,在柱构件30与上构件10的连结完成后的阶段中避免嵌合部40的上端与后述的被嵌合部50的点接触。

<6>被嵌合部(图2)

被嵌合部50是构成所述的嵌合构造的被嵌合侧的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被嵌合部50设于上构件10的四角,构成为能够供所述的柱构件30的嵌合部40从下方嵌合。

本发明的被嵌合部50的内部形状构成为包含与所述纵侧倾斜面41对应的纵侧引导面51和与所述横侧倾斜面42对应的横侧引导面52中的至少任一引导面。

以下,说明各引导面的细节。

<6.1>纵侧引导面

纵侧引导面51是为了进行简易房的纵侧方向(长边方向)的对位而设于被嵌合部50侧的引导面。

纵侧引导面51构成为使倾斜方向和长度与所述纵侧倾斜面41的倾斜方向和长度大致相同以在最终的嵌合阶段中与所述纵侧倾斜面41面接触。

<6.2>横侧引导面

横侧引导面52是为了进行简易房的横侧方向(短边方向)的对位而设于被嵌合部50侧的引导面。

横侧引导面52并非由倾斜面构成,而是由构成矩形状的空洞的内壁的表面构成,该矩形状的空洞具有与构成所述的纵侧倾斜面和横侧倾斜面的钢板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宽度。

<7>对位的情形(图3、图4)

以下,参照图3、图4说明在本实施例的简易房中的嵌合时的对位的情形。

<7.1>纵方向上的对位开始(图3)

图3是表示纵方向的对位的推移的概略主视图。

在图3的(a)中,上构件10处于相对于柱构件30向纵侧右方向偏移的状态。

在自该状态吊降上构件10时,嵌合部40的纵侧倾斜面41的顶端与被嵌合部50的纵侧引导面51干涉,纵侧引导面51以沿着纵侧倾斜面41的方式偏移。此时,柱构件30的位置不动,因此如图3的(b)所示,具有纵侧引导面51的上构件10相对地向左移动。

在稍微进行了纵方向上的对位的图3的(b)的阶段中,横侧倾斜面42和横侧引导面52处于尚未接触的状态,因此后述的横方向的对位尚未开始。

<7.2>横方向上的对位的开始(图4)

图4是表示横方向的对位的推移的概略右侧视图。

图4的(a)是右侧视所述的图3的(b)的状态而观察到的状态。

在图4的(a)中,上构件10处于相对于柱构件30向横侧右方向偏移的状态。

在自该状态吊降上构件10时,除了所述的<7.1>的纵方向的对位作业之外,横方向的对位作业也开始。

首先,嵌合部40的横侧倾斜面42的顶端与被嵌合部50的横侧引导面52干涉,横侧引导面52以沿着纵侧倾斜面41的方式偏移。此时,柱构件30的位置不动,因此如图4的(b)所示,成为具有横侧引导面52的上构件10相对地向左移动的状态。

<7.3>各对位的开始时期

另外,在纵侧方向的错位较小的情况下,也存在所述的<7.1>所示的纵方向的对位和<7.2>所示的横方向的对位同时开始的情况。

<7.4>总结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简易房,当在组装作业中从柱构件30的上方连结上构件10时,通过首先进行纵方向的对位并从中途也进行横侧方向的对位,从而即使在上构件10相对于柱构件30错位的状态下进行吊降作业,最终上构件10也被引导至相对于柱构件30而言正确的结合位置。

实施例2

本发明除了包含所述的实施例1之外,也包含选择或适当地组合以下的变形例而成的结构。

<1>变形例(1)嵌合部与被嵌合部的上下关系

能够调换嵌合部40与被嵌合部50的上下关系。

例如,能够设为在柱构件30的上端设有被嵌合部50、在上构件10设有嵌合部40的结构。

<2>变形例(2)柱构件的安装对象

能够构成为将柱构件30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构件10的下表面,在组装时随着上构件10的吊升而竖立设置柱构件30。

在该情况下,将柱构件30的下端和下构件20之间设为前述的嵌合构造而将两者连结。

<3>变形例(3)构成各倾斜面的面的数量

构成设于嵌合部40的纵侧倾斜面41、横侧倾斜面42的面能够由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面构成。

<4>变形例(4)各倾斜面的方向

能够将设于嵌合部40的纵侧倾斜面41、横侧倾斜面42的倾斜方向设为相反方向。在该情况下,被嵌合部50的各引导面的形状也与各倾斜面的形状对应。

<5>变形例(5)各倾斜面的数量

能够分别设置多个设于嵌合部40的纵侧倾斜面41、横侧倾斜面42。例如,通过设置从屋内侧向屋外侧倾斜的纵侧倾斜面41和从屋外侧向屋内侧倾斜的纵侧倾斜面41,能够设为非直角三角形状的嵌合部40。在该情况下,被嵌合部50的各引导面的形状也与各倾斜面的形状对应。

<6>变形例(6)各倾斜面的种类

能够设为仅设有设于嵌合部40的纵侧倾斜面41、横侧倾斜面42中的任一者的结构。

<7>变形例(7)对位的顺序

能够将各倾斜面(纵侧倾斜面41、横侧倾斜面42)的开始位置调整为任意的顺序。

例如,也可以是,先行进行横方向的对位,从中途进行纵方向的对位。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构件;11、纵侧钢材;12、横侧钢材;20、下构件;30、柱构件;31、连接构件;32、突出部;40、嵌合部;41、纵侧倾斜面;42、横侧倾斜面;50、被嵌合部;51、纵侧引导面;52、横侧引导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