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0926发布日期:2018-09-14 21:35阅读:2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后浇带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体形越来越大,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大量采用了后浇带工艺。后浇带贯穿地下室顶板及楼层的梁板,顶板后浇带须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之后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主体结构完成且大于等于14天后)才可浇筑。后浇带两侧的顶板在没有补浇混凝土之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并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100%)才可一同拆除,因此后浇带两侧顶板模板支撑占用时间很长。后浇带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使用性能。而在后浇带的传统施工中,采用的下部模板支撑装置一般采用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及顶托配合木模板,不利于单独支撑及材料循环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后浇带及两侧顶板模板的支撑架,习惯的作法是按照满堂脚手架的要求搭设,并且采用同一种类的脚手架搭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为了加快支撑料具的周转使用,必须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且达到拆除支撑的条件后,及时拆除部分支撑,只需保留后浇带两侧一定范围的顶板支撑即可,但是由于支撑采用同一种类的脚手架搭设,往往由于水平杆及剪刀撑的影响,不能顺利拆除,拆除后的支撑边缘参差不齐,影响美观,甚至拆除过程中影响保留下的支撑的整体强度,或者使悬臂顶板发生有害变形。②、由于和①同样的原因,保留下的支撑普遍较多,对加快料具的周转使用不利;或者保留下的支撑较少,不能满足防止顶板在自重及外荷作用下发生有害变形的要求。③、由于顶板支撑是按照满堂脚手架设计的,当拆除大部分支撑架后,保留下的支撑受力性状发生改变,往往需要二次加固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中的顶板模板采用单个的支撑,相互不关联,在后浇带施工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操作方便、简单,经济、拆卸方便并可循环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底座;

所述伸缩杆包括调节杆、顶杆和插销;所述调节杆为钢管,其上半部分沿着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插销孔,其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顶杆上设有与调节杆上插销孔相匹配的圆孔;所述顶杆插在调节杆上部,通过插销固定;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拱形底杆,所述拱形底杆顶部设有竖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上端与调节杆下端通过螺纹杆连接。

所述拱形底杆底部两个脚上设有垫板。

所述拱形底杆上设有一根水平布置的加固杆。

所述调节杆、顶杆、拱形底杆、支撑杆和加固杆为无缝钢管或高频焊接钢管。

所述插销为高强碳素钢实心杆件。

所述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顶板后浇带铝模板,顶板后浇带铝模板下表面设有纵横交错布置的铝模板肋。

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设计确定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的数量及布置;

2、将螺纹杆调节升至最高;

3、将顶板后浇带铝模板固定安装到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上,在先后调节伸缩杆和螺纹杆至合适高度;

4、在底板两侧安装满堂支撑架,使顶板后浇带铝模板与周围木模板对接严密,并帖拼缝带;

5、绑扎顶板钢筋,将隔离插板涂刷隔离剂后插入顶板后浇带两侧,孔槽部位采用薄型铁皮封堵,设置横向支撑;

6、待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除隔离插板;

7、对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通过顶板后浇带铝模板上的垃圾清理抽插槽进行冲洗清理;

8、浇筑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顶板模板采用单个的支撑,相互不关联,在后浇带施工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操作方便、简单,经济、拆卸方便并可循环使用。

2、本发明的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结构简单、独立支撑形成体系,可加快满堂脚手架的周转使用,可确保悬臂顶板不发生有害变形。而且搭设方便、快捷。

3、本发明通过大调伸缩杆、微调螺纹杆来调节高度,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经济、循环使用、拆卸方便,可先于搭设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再搭设满堂脚手架,该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可单独支撑,可确保悬臂顶板不发生挠度变形,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

4、本发明底杆采用拱形结构,可支撑于底板后浇带两侧底板结构层上并且受力合理,单独支撑可承载后浇带所需荷载。

6、调节杆配合插销可大调,调节杆长度可接长,支撑高度满足常规结构高度;螺纹杆可进行微调,微调螺杆高度设置方便人员施工。

7、顶板后浇带铝模板采用铝模板新型材料,变形小,刚度大,平整度好,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成型外观质量美观。采用铝制隔离插板配合薄型铁皮防止顶板后浇带浇筑时漏浆、漏混凝土,隔离插板及薄型铁皮可以循环使用。铝模板采用垃圾清理抽插槽,厚度与铝模厚度相同,平整度好,顶板凿毛后垃圾清理、冲洗方便。

8、本发明可以定型化、循环重复使用、拆卸方便、经济实用;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可节能、降耗、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使用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使用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顶板后浇带铝模板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示意图。

附图说明:1-调节杆;2-顶杆;3-托板;4-插销;5-拱形底杆;6-支撑杆;7-垫板;8-加固杆;9-螺纹杆;10-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1-隔离插板;12-顶板钢筋;13-顶板;14-底板;15-铝模板肋;16-垃圾清理抽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

一种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底座;

所述伸缩杆包括调节杆1、顶杆2和插销4;所述调节杆1为钢管,其上半部分沿着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插销孔(插销孔的间距为15-20cm),其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顶杆2上设有与调节杆1上插销孔相匹配的圆孔(主要是指孔型大小、数量、间距相匹配);所述顶杆2插在调节杆1上部,通过插销4固定;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拱形底杆5(支撑于底板14上),所述拱形底杆5顶部设有竖立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6上端与调节杆1下端通过螺纹杆9连接。

所述拱形底杆5底部两个脚上设有垫板7。

所述拱形底杆5上设有一根水平布置的加固杆8。

所述调节杆1、顶杆2、拱形底杆5、支撑杆6和加固杆8为无缝钢管或高频焊接钢管(调节杆1、拱形底杆5、支撑杆6和加固杆8的规格ф48×3.6mm,顶杆2比上述调节杆1直径小一个型号)。

所述插销4为高强碳素钢实心杆件(长度12-15cm)。

所述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0,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0下表面设有纵横交错布置的铝模板肋15。

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设计确定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的数量及布置(纵向间距可调节,因为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相互独立);

2、将螺纹杆9调节升至最高;

3、将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0固定安装到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上,在先后调节伸缩杆和螺纹杆9至合适高度;

4、在底板14两侧安装满堂支撑架,使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0与周围木模板对接严密,并帖拼缝带;

5、绑扎顶板钢筋12,将隔离插板11涂刷隔离剂后插入顶板后浇带两侧,孔槽部位采用薄型铁皮封堵,设置横向支撑(木枋、钢筋均可);

6、待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除隔离插板11;

7、对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通过顶板后浇带铝模板10上的垃圾清理抽插槽16进行冲洗清理;

8、浇筑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装置(供周转循环使用)。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