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6261发布日期:2018-08-18 23:3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



背景技术:

老旧楼房电梯加装改造时有的采用现场浇筑楼板,砌筑隔墙,工期长、质量难以保证、产生垃圾较多、污染扰民严重,另外老旧楼年久失修,强行安装电梯容易造成危险;为此一些改造选择在建筑外侧加装电梯,目前建筑外加装电梯主要是将电梯井道安装在现有建筑单元楼梯转弯平台外侧,通过在各楼层增加连廊,连廊一端连接楼梯转弯平台处原有建筑墙面上开设的电梯进出门洞,另一端连接在电梯通道框架侧面设置的连廊窗,各层住户下电梯后经连廊窗、连廊、电梯门洞以及楼梯再到住户门口,路径长,而且需要多次上下台阶,对老弱病残人群非常不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改造的建筑外电梯,住户从建筑外进入室内,需要从建筑内绕路,进出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包括电梯本体和固定于建筑单元门外水泥基础上的电梯通道;所述电梯通道通过各层自动电梯门与在建筑第二层及上方各层逐层分布的电梯走廊相通,所述电梯走廊内侧静连接在建筑体的外立面上,外侧靠近电梯通道一端与电梯通道的立柱固接,远离电梯通道一端固接在固定于地面基础的支撑立柱上;所述电梯走廊在非住户区设有护栏,在住户区以建筑体外立面作为护栏,所述电梯走廊与住户地面在同一水平,并通过在建筑体外立面增开的户门与住户房间相通;所述各层电梯走廊均设有与单元楼梯转弯平台相通的斜梯消防通道,顶层所述电梯走廊还设有与建筑体楼顶相通的斜梯检修通道。

根据老旧住宅建筑结构特点,各单元每层一般左右各住一户,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梯,电梯走廊对称设置在电梯通道的两侧,此时电梯走廊平分入户。

建筑体第一层不设电梯走廊,但将电梯通道与二层电梯走廊底面和建筑体之间的空间封闭,作为建筑门厅。

电梯通道可选择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选择复合结构,复合结构由钢梁作骨架,从内向外依次为墙砖、水泥加压板、保温材料层、大理石板。

所述电梯走廊的底面为钢结构框架并铺有花纹板,花纹板上面铺有混凝土材料,电梯走廊护栏结构其形式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可用铝合金材料全封闭,并加铝合金窗户,也可选栏杆式半封闭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在电梯通道一侧或两侧增加电梯走廊的方式,使住户很方便的从建筑外立面进入室内,无需再从建筑体内绕路就可直接进入家中,方便住户进出;各层电梯走廊增加了斜梯消防通道,有利于老旧小区防火和遇火灾紧急疏散,提高住宅安全性能,顶层电梯走廊设置通向楼顶的斜梯检修通道,有利于检修人员对楼顶的维护,减少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楼顶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电梯通道与电梯走廊共用立柱,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电梯走廊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住户的活动空间。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适用各种建筑类型的老旧住宅改造,适用范围广,改造成本低,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安装示意图;

图2、图1中a-a示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的钢结构骨架示意图;

图4、图3的俯视图;

图中:1、电梯本体,2、电梯通道,3、电梯走廊,4、支撑立柱,5、户门,6、水泥基础,7、护栏,8、斜梯消防通道,9、斜梯检修通道,10、单元楼梯转弯平台,11、建筑体外立面,12、自动电梯门,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查询图1、图2、图3、图4,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包括电梯本体1和固定于建筑单元门外水泥基础6上的电梯通道2;所述电梯通道2通过各层自动电梯门12与在建筑第二层及上方各层逐层分布的电梯走廊3相通,所述电梯走廊3内侧静连接在建筑体的外立面11上,外侧靠近电梯通道2一端与电梯通道2的立柱固接,远离电梯通道2一端固接在固定于地面基础的支撑立柱4上;所述电梯走廊3在非住户区设有护栏7,在住户区以建筑体外立面11作为护栏,所述电梯走廊3与住户地面在同一水平,并通过在建筑体外立面增开的户门5与住户房间相通;所述各层电梯走廊2均设有与单元楼梯转弯平台10相通的斜梯消防通道8,顶层所述电梯走廊2还设有与建筑体楼顶相通的斜梯检修通道9。

电梯走廊3内侧静连接在建筑体的外立面11上,连接方法是通过电梯走廊内侧承重钢梁焊接在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体的外立面11上的多个连接板13上。

根据老旧住宅建筑结构特点,各单元每层一般左右各住一户,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梯,电梯走廊对称设置在电梯通道的两侧,此时电梯走廊平分入户。

建筑体第一层不设电梯走廊,但将电梯通道与二层电梯走廊底面和建筑体之间的空间封闭,作为建筑门厅。

电梯通道选择复合结构,复合结构由钢梁作骨架,从内向外依次为墙砖、水泥加压板、保温材料层、大理石板。

所述电梯走廊的底面为钢结构框架并铺有花纹板,花纹板上面铺有混凝土材料,电梯走廊护栏结构形式选栏杆式半封闭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利用在电梯通道一侧或两侧增加电梯走廊的方式,使住户很方便的从建筑外立面进入室内,无需再从建筑体内绕路就可直接进入家中,方便住户进出;各层电梯走廊增加了斜梯消防通道,有利于老旧小区防火和遇火灾紧急疏散,提高住宅安全性能,顶层电梯走廊设置通向楼顶的斜梯检修通道,有利于检修人员对楼顶的维护,减少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楼顶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电梯通道与电梯走廊共用立柱,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电梯走廊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住户的活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适用各种建筑类型的老旧住宅改造,适用范围广,改造成本低,便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包括电梯本体和固定在建筑单元门外水泥基础上的电梯通道;所述电梯通道通过各层自动电梯门与在建筑第二层及上方各层逐层分布的电梯走廊相通,所述电梯走廊内侧静连接在建筑体的外立面上,外侧靠近电梯通道一端与电梯通道的立柱固接,远离电梯通道一端固接在固定于地面基础的支撑立柱上;所述各层电梯走廊均设有与单元楼梯转弯平台相通的斜梯消防通道,顶层所述电梯走廊还设有与建筑体楼顶相通的斜梯检修通道。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适用各种建筑类型的老旧住宅改造,适用范围广,改造成本低,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盛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岚
技术研发日:2018.04.08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