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流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235发布日期:2018-12-08 08:1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流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流程系统。

背景技术

完整的急诊医学服务体系应包含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诊重症监护三部分,三部分有机衔接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保证。几十年来,急诊医学模式经历了从“分诊通道”到“早期救治”,再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三位一体、多学科协作的“一站式医学服务体系”的发展。但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中心建设是目前已验证的有效治疗模式和管理体系,但有遭遇到遇到现实瓶颈,难以获得学科协同效益,真正实现病死率的“拐点”。为进一步提高院前和院内协同救治能力,加强急诊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诊急救体系,受国家卫计委委托开展《进一步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起草,以推进我国急诊医学的新时代发展。而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的横向设计,则是整个大平台的基础和物化体现。

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急诊科建设规范和流程规范。一方面,尽管我国对急诊科的分区与设计有了较为详细的规范,例如提出红、黄、绿三区的要求,亦有针对特殊疾病“绿色通道”的相关规定,但按照要求、科学设计的医院仍较少,全国各地、各级医院急诊科建设五花八门、各有不同,我们急需一套急诊科设计的规范化标准,以及比绿色通道更畅通的通道,来满足紧急复苏或紧急手术的要求;另一方面,横向设计是大平台项目院前、院内一体化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直观体现,如何将大平台的信息化完美地在现实工作及流程中体现出来,是横向设计概念图的出发点,也是建设完善的一体化救治体系的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流程系统,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院内救治迟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急诊流程系统,包括分诊台,所述分诊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急诊站和观察站,急救站位于远离所述分诊台的一侧,所述分诊台、所述急诊站、所述观察站与所述急救站四者之间具有用以运载病患、且能够对病患进行检查与抢救的移动抢救站,所述移动抢救站能够将病患运送至所述急诊站、所述观察站与所述急救站的任一科室。

优选地,所述观察站与所述急救站之间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急救站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观察站与所述急救站的任一科室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急救站的外侧还设有停机坪,所述停机坪与所述急救站之间具有第二通道。

优选地,手术站位于所述急救站远离所述观察站的一侧,且所述停机坪与所述手术站之间具有第三通道。

优选地,所述手术站具体为介入手术室、复合手术室和/或救命手术室。

优选地,所述手术站连接急诊重症监护室,所述急诊重症监护室紧邻所述急救站。

优选地,所述急诊重症监护室远离所述急救站的一侧设有专科病房和急诊观察病房。

优选地,所述急诊站远离所述分诊台的一侧设有检验站和影像站。

优选地,所述移动抢救站具体为agv平台,所述agv平台包括用以运载病患的病床,所述病床设有x射线仪、ct扫描仪、超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机、呼吸机、心电图仪和/或poct设备。

优选地,所述分诊台的外侧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人行通道,且所述救护车通道和所述人行通道分别设于所述分诊台的两侧。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通过移动抢救站将病患运转至所需区域,可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从呼叫到接收确定性治疗的时间,简化患者入院流程,将各大疾病的救治时间严格控制在相应时间窗内,流程化急诊,可降低院内相关延迟,为各大疾病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降低病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急诊流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急诊流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诊流程系统,包括分诊台1,分诊台1可以与门诊楼的正门100正对;当病患从正门100进入门诊楼时,能够直接前往分诊台1。

在门诊楼的内部,分诊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急诊站2和观察站3,其中,急诊站2可以包括多个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内科急诊21、外科急诊22、妇产急诊23、儿科急诊24、耳鼻喉急诊25和口腔急诊26,上述六个急诊科室沿着门诊楼向内侧纵深,依次排开;观察站3可以包括多个科室,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卒中单元消栓车31、第一胸痛单元32、第一创伤单元33和普通抢救室30,普通抢救室30与急诊站2之间建立通道,方便病患流动。

急救站4远离分诊台1的一侧,急救站4可以包括多个科室,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卒中单元消栓车41、第二胸痛单元42、第二创伤单元43和复苏单元含ecmo44,其中,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上述急诊站2、观察站3和急救站4中的具体科室的设置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分诊台1、急诊站2、观察站3和急救站4四者之间形成一区域,该区域内设有移动抢救站5,移动抢救站5能够运载病患,且能够对病患进行检查与抢救,移动抢救站5还能够将病患运送至上述急诊站2、观察站3和急救站4的任一科室中。也即,移动抢救站5能够实现设备随患者走,随病情移动,急诊区域内设备资源共享。不需要到处搬动患者。

其中,移动抢救站5可以具体为agv平台,agv平台包括用以运载病患的病床,病床设有x射线仪、ct扫描仪、超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机、呼吸机、心电图仪和/或poct设备。本文中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及床边检测(bedside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poct设备可以具体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核心之一是设立移动抢救站5,也即移动影像与检验工作站,其可包含移动ct、移动超声与poct等。能够实现设备随患者走,随病情移动,急诊区域内设备资源共享。不需要到处搬动患者,减少搬运患者次数,减少因搬运造成的二次损伤或其他风险,缩短救治时间。

如此设置,各急诊职能区域(急诊站2、观察站3和急救站4)既独立又互联互通,利用移动抢救站5能够因病情不同做到及时流转和急诊,最大程度降低院内救治迟缓。

观察站3与急救站4之间具有第一通道01,第一通道01沿急救站4的长度方向延伸,观察站3与急救站4的任一科室均分别位于第一通道01的两侧。急救站4的外侧还设有停机坪6,停机坪6与急救站4之间具有第二通道02。手术站位于急救站4远离观察站3的一侧,且停机坪6与手术站之间具有第三通道03;其中,手术站具体为介入手术室71、复合手术室72和/或救命手术室73。除此之外,手术站连接急诊重症监护室8,急诊重症监护室8紧邻所述急救站4。急诊重症监护室8远离急救站4的一侧设有专科病房9和急诊观察病房10。急诊站2远离分诊台1的一侧设有检验站11和影像站12。

其中,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可以看作为“零通道”,“零通道”是相对绿色通道(第一通道01)建立起的新概念,它比绿色通道(第一通道01)更畅通、更快速、更无缝,病人直接到手术室门口,不经过急诊科,真正零通过时间,院前院内真正无缝衔接。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处还可以设置提前诊疗区域13,其包括创伤车、胸痛车、卒中车和普通救护车等,在此处可以提前完成平台信息共享,完成相关手术前的准备,且相关医疗团队已就位,当病患通过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进入具体科室后,直接进行治疗。

针对急救站4,可以看作为“大红区”,不同于现有的急诊科红区,除满足现有急诊抢救需要外,“大红区”包含了复苏单元、急诊icu、手术区、标准红区及“移动红区”。大红区”中的各区均“门对门”畅通,急诊icu可收治各类急诊术后危重症患者,复苏单元内拥有ecmo设备,可以完成ecmo+cpr(ecpr),结合大平台手术室,实现ecpr+pci,“大红区”相对独立,但又与其他各区直接相通,更重要的是拥有直达的“零通道”。

本发明设立的“移动红区”,即移动抢救站5,该区域包含了心肺复苏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抢救所需的移动设备,位于急诊站2、观察站3和急救站4三者正中位置,供三个区域内病人抢救时使用,移动抢救站5可将急诊站2、观察站3两区内任意位置立即变为红区。也即,“移动红区”中的各类抢救设备可以供三个区域内病人抢救时使用,可以将各类抢救设备送到为重患者身边,进行快速抢救,不需要将病人送到指定的红区再进行抢救。“移动红区”可将黄、绿两区内任意位置立即变为红区。

本发明还建立“大黄区”概念,也即观察站3,除满足日常急诊黄区工作外,特设置胸痛单元、卒中单元和创伤单元等“单元区”。对于病情特殊的病人,例如:创伤、胸痛或卒中病人,经救护车直接可达相应各单元门口,由相应院内小组专门监护及救治,单元区直通“大红区”内各分区,病情加重或需要手术时,可直达杂交一体化手术室。除创伤、胸痛及卒中外,还可设立中毒单元(含洗胃)等,满足各特殊疾病的专门救治要求,黄区或“单元区”的患者亦可在稳定后进入急诊观察病区或专科病房(含专科重症监护室)。如此设置,对于病情特殊的病人,例如:创伤、胸痛或卒中病人,经救护车直接可达相应各单元门口,由相应院内小组专门监护及救治,减少分诊和病人候诊时间,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专业诊治。

整个大平台横向设计,以完整的急诊科设计为依托,以一体化救治为理念,以“零通道”和“绿色通道”为轴,各职能区位置上互相独立又“门门相对”,各职能区功能上各尽其职又“环环紧扣”,真正做到了“物理整合与化学融合”,让大平台的理念落地、物化、触手可及。

如此设置,病患可以通过四种不同路径进行诊疗:

路径1: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由救护车或救援直升机经第二通道02首先直达急救站4的复苏单元含ecmo44,完成复苏及生命支持,必要时行ecmo+cpr(ecpr),而后直达手术区内介入导管室行pci,术后进入急诊icu,病情稳定后进入专科病房或直接出院,即第二通道02→ecpr→pci→eicu→专科病房9/出院;其中,ecpr是指external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即体外心肺复苏术,pci又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也被称为心脏支架手术,eicu是指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即急诊重症监护室8。

路径2:需急诊手术患者,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由救护车或救援直升机经第二通道02直达手术区各手术室(救命手术室、杂交一体化手术室及介入导管室)门口,急诊手术后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8中的各区进一步监护治疗,稳定后转入专科病房9(或其监护室)或急诊观察病房10;反之,急诊观察病房10或eicu患者若须紧急手术,可进入相应急诊手术室进行手术;

路径3:经普通救护车运达医院的危重患者,可经第一通道01抵达相应单元或抢救间进行早期的监护与救治,完成相关检查后再进入急救站4进行治疗;

路径4:自行来院的普通患者,先经分诊台1进入急诊站2、观察站3或急救站4,移动抢救站5(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立于三大区域(急诊站2、观察站3或急救站4)之间,方便各类病人完成检查,若急诊站2和观察站3内病人突发病情加重,则可直达急救站4进行抢救、手术或重症监护,进入路径1或2。

分诊台1的外侧设有救护车通道101和人行通道102,且救护车通道101和人行通道102分别设于分诊台1的两侧,救护车通道101和人行通道102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急诊流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