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淋浴房用底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797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淋浴房底盆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淋浴房用底盆。



背景技术:

目前设计的淋浴房由原来的瓷砖墙面改进成了卡扣式的墙板,这种墙板的设计主要是借鉴了集成吊顶的原理,通过安装龙骨并利用墙板与龙骨卡接的方式安装,维修和安装都非常的简便。但是淋浴房内的墙板与淋浴底盆贴合后,还是会出现夹缝或者死角,即使利用专用的胶水填补,时间一长也会脱落,造成洗浴水流进夹缝或者死角处,最后流向地面,在地面形成积水,形成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201621460772.4,专利名称为一种可清除积水的底板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底板,主要具备清理积水和防滑的作用。但适用在安装墙板的淋浴房时,安装时底板的上表面与墙板的下边缘贴合,如图1所示。洗浴时,墙板上流下来的水会渗入底板与墙板的夹缝处,从而渗透到地面。即使是底板的侧边与墙体贴合的安装方法,也会出现夹缝或者死角,水也会顺着墙面渗透到地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淋浴房用底盆。

本发明解决的是的目前的淋浴底盆与墙板配合安装后,容易出现夹缝或者死角,洗浴水容易流进夹缝或者死角处,最后在地面形成积水,影响洗浴室的整洁及易发生滑倒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的底板由边板和中心面板组成,所述的边板沿着中心面板的四周环绕,所述边板和中心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板上表面沿着边板延伸方向设有凸起的挡水卡条,所述的挡水卡条与边板一体成型;所述的中心面板在横向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面板、下水槽和第二面板;所述下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孔和导流块,所述的盖板置于所述下水槽处;所述第一面板与边板相邻的三侧均设有相通的暗槽,所述暗槽与下水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呈倾斜状态,均与边板的上表面呈夹角;所述的第一面板较高的一端与边板上表面相平,较低的一端与下水槽相连并与边板的上表面形成高度差;所述第二面板较高的一端与边板上表面相平或者靠近边板上表面,较低的一端与下水槽相连并与边板的上表面形成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孔处设有凹陷的安装平台,所述的安装平台处加盖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槽的侧壁设有限位块,所述盖板贴合限位块安装并与下水槽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盖板覆盖于导流块上方并与下水槽的底面形成流动间隙;所述下水槽的开口的边缘还设有凹形口。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中间设有均匀分布的下水孔,所述盖板的厚度与下水槽的深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的中间区域安装有沥水板,所述中间区域处设有定位孔槽,所述的沥水板设有与定位孔槽配合的定位支撑脚,所述的沥水板与第一面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水卡条沿着边板的三侧边分布及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边板的一侧边为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卡条的外侧边与边板的外侧边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挡水卡条的宽度小于边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上较高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安装坐凳;所述坐凳的两侧设有扶手杆,扶手杆上安装有挂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有:

1、底盆上的挡水卡条一方面能够与墙板配合,使得墙板上的水能直接流进底盆,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底盆内的水溢出时也不会发生水流渗进底盆与墙板夹缝的现象;

2、为了加速洗浴水的排出,中心面板设计成倾斜结构,并且在第一面板与边板之间留出暗槽,洗浴水不仅可以在中心面板表面流淌,还可以顺着暗槽流向下水槽;

3、由于第一面板上设有坐凳,为了避免坐凳与边板之间的区域积水,第一一面板的较高处与边板之间也设有暗槽;

4、盖板与下水槽之间的间隙是为了排水,下水槽开口的边缘上凹形口是为了便于拿取和安置盖板;盖板上的下水孔是为了加速水流以及泡沫的排出。

5、沥水板的设计一方面为了防滑,另一方便是为了洗浴时能够便于冲洗干净,避免洗浴是冲下的脏水接触脚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局部安装示意图。

图中:1.边板;2.挡水卡条;3.坐凳;30.扶手杆;31.挂钩;4.沥水板;5.中心面板;50.第一面板;500.暗槽;51.下水槽;510.凹形口;52.第二面板;53.限位槽;54.定位孔槽;55.出水孔;6.盖板;60.下水孔;7.导流块;8.过滤网;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板和盖板6。底板由边板1和中心面板5组成,边板1沿着中心面板5的四周环绕,边板1和中心面板5为一体成型结构。边板1用于配合安装,中心面板5为洗浴区域。

边板1上表面沿着边板延伸方向设有凸起的挡水卡条2,挡水卡条2与边板1一体成型。挡水卡条2沿着边板1的三侧边分布及依次首尾连接,边板1的一侧边为开口。挡水卡条2的外侧边与边板1的外侧边在同一平面上,挡水卡条2的宽度小于边板1的宽度。如图5所示,挡水卡条2的用途是本发明与墙板配合安装,墙板下方设置卡槽,挡水卡条2安槽在卡槽处,这样洗浴时,墙板上的水直接能够流入底盆内部,即使有水渗入墙板与底盆的夹缝中,在挡水卡条2的作用下,水也不会渗到地面,而是重新又能返回至底盆内。

如图3所示,中心面板5在横向上依次排列的第一面板50、下水槽51和第二面板52。下水槽51底部设有出水孔55和导流块7,盖板6置于下水槽51处。盖板6的中间设有均匀分布的下水孔60,盖板6的厚度与下水槽51的深度相适配。出水孔55处设有凹陷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处加盖过滤网8。过滤网8能阻隔毛发流进出水孔,避免下水管的堵塞,同时也便于清理。

下水槽51的侧壁设有限位块9,盖板6贴合限位块9安装并与下水槽51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盖板6覆盖于导流块7上方并与下水槽51的底面形成流动间隙。盖板6上的下水孔60设计以及与下水槽51之间的间隙,多方位的下流通道设计,能够加快水下流的速度,又能快速冲洗干净洗浴时产生的泡沫,避免泡沫堵塞下水通道,影响下水的速度。

下水槽51的开口的边缘还设有凹形口510。凹形口510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拿取盖板6。由于盖板6与下水槽51侧壁之间的间隙较小,人的手指无法伸入,会造成盖板拿取不方便的问题,凹形口510的设计提供了便利。

第一面板50和第二面板52呈倾斜状态,均与边板1的上表面呈夹角。第一面板51较高的一端与边板1上表面相平,较低的一端与下水槽51相连并与边板1的上表面形成高度差。第二面板52较高的一端与边板1上表面相平或者靠近边板1上表面,较低的一端与下水槽51相连并与边板1的上表面形成高度差。这样水会顺着第一面板50和第二面板51倾斜的方向流向下水槽51,不易在第一面板50和第二面板51上形成积水。

如图4所示,第一面板50与边板1相邻的三侧均设有相通的暗槽500,暗槽500与下水槽51连通。暗槽500的设计能够将洗浴水分流,避免第一面板50的表面积水过多。

如图2、图3所示,第一面板5的中间区域安装有沥水板4,中间区域处设有定位孔槽54,沥水板4设有与定位孔槽54配合的定位支撑脚,沥水板4与第一面板50活动连接。沥水板4的设计一方面为了防滑,另一方便是为了洗浴时能够便于冲洗干净,避免洗浴是冲下的脏水接触脚部。

第一面板50上较高的一端设有限位槽53,限位槽53内安装坐凳3。坐凳3的两侧设有扶手杆30,扶手杆30上安装有挂钩31。坐凳3可用于放置洗浴物件也可以用于休憩。扶手杆30和挂钩31可用于放置毛巾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