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14720发布日期:2018-11-02 22:3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内外墙保温砂浆工程主要以传统的现场砂浆搅拌后人工再进行披抹成型。各种搬运及现场施工工序复杂、人力物力成本消耗太大,很大程度增加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成本及延长了施工时间。加上现场施工及管理差异性较大,传统保温砂浆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减少保温砂浆设计的厚度、使用假冒劣质保温砂浆、在保温砂浆里掺用大量传统水泥砂浆等一直是保温行业的通病。导致传统的保温施工无法标准化、统一性的执行,以至于保温工程出现保温层开裂、空鼓、脱落、起皮、掉灰、粉化(现场砂浆搅拌的水分、胶凝材料流失等差异导致)等现象,造成保温砂浆工程设计的初衷无法完美呈现。

传统保温砂浆施工需要进行墙面界面剂拉毛→墙面冲筋→保温砂浆搅拌→保温砂浆搅拌后转运到施工部位→保温砂浆披抹→挂网(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抗裂砂浆→修补等,现场需要架设搅拌机、搭设原材料堆场、需要专用电源及水源、转运车辆机具若干、工人若干,施工周期长、各种耗材浪费大等特点;

近年来市场上虽然出现了保温板材用于保温工程施工,但也是要等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将保温板材用锚固器材对施工作业面进行锚固或粘贴~然后挂网~修补等工作。其中锚固环节造成的工期拖延、锚固开孔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本身及隐蔽工程的破坏(如破坏钢筋、预埋管线、防水层等)、后期开裂、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保温墙体具有施工快捷、后续维护简单、工程易于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低,周期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墙体,其包括预制保温板,所述预制保温板一表面浇筑有混凝土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制保温板上预制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螺杆相配合可将所述预制保温板固定在支护模板上。

有益效果:设置通孔便于将预制保温板固定在支护模板上,缩短预制保温板安装在支护模板上的时间,通孔与螺杆配合可起到稳固预制保温板和支护模板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制保温板在与混凝土相结合的表面为褶皱面。

有益效果:褶皱面在混凝土竖向向下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重力势能与振捣充分与预制保温板结合,从而增加预制板与混凝土结构面的紧密贴合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制保温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层、保温层、粘结层及平面层,所述褶皱面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上。

有益效果:该预制保温板具有强度高、隔音、隔热、防水、防火、防潮、抗冻、耐老化、结构力强、耐冲击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层包括至少一层钢丝网和包覆所述钢丝网的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砂浆。

有益效果:波浪形钢丝网可增加与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砂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连接层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保温层为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st活性保温砂浆层或膨胀珍珠岩粉砂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粘结层包括至少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和包覆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平面层为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褶皱面开设有若干条缝隙,开设缝隙可使预制保温板具有柔性,便于预制保温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混凝土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预制保温板的柔性,从而减小预制保温板与模板间的缝隙,提高保温工程质量。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预制保温板:

s11、将保温砂浆、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聚合物干粉高强度界面砂浆分别搅拌待用;

s12、在板材生产成套设备平台底层铺上钢丝网,再铺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搅拌砂浆,振捣使砂浆均匀嵌入钢丝网内形成密实的连接层;

s13、在连接层上平铺搅拌均匀的保温砂浆,并震荡均匀密实后压平,晾2~3h,待含水率下降到20~30%形成保温层;

s14、在保温层上平铺搅拌均匀的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并用抹板压平后再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形成粘结层;

s15、在粘结层上铺抹聚合物抗裂砂浆并压光形成平面层;

s16、风干预制保温板,待完全风干后开设通孔、缝隙,按施工规格切割预制保温板,并分检装箱待用;

s20、施工保温墙体:

s21、在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成型模板支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模板经过校验后依据保温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的施工部位在模板内侧按施工部位面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预制保温板贴入模板内侧;

s22、对预制保温板与模板的贴合度进行仔细检查,从模板内侧对预制保温板与模板之间进行支撑固定,使预制保温板与模板间紧密贴合;

s23、浇筑混凝土层,混凝土层浇筑完成终凝时间后等待拆模、拆模后对保温工程施工部位出现的局部瑕疵或者细部构造做细步处理后,再次刮抗裂砂浆即可完成保温工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保温板与混凝土同步浇筑施工的方法在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可完成建筑物节能保温分项工程,后期只针对保温分项工程的细部构造部分进行细步修补即可,减少了传统保温砂浆工程的施工成本及建筑工程整体所需要的周期,节约了工程整体的施工及管理成本,提高了建筑物保温工程的可靠性、工程质量优良性、促进建筑保温工程向标准化、经济型、环保节约型、与建筑物混凝土工程同体寿命转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墙体为外墙外保温工程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墙体为外墙内保温工程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墙体为顶板保温工程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3中所示的预制保温板第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3中所示的预制保温板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1~3中所示的预制保温板第三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图1~3中所示的预制保温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预制保温板;11、通孔;12、褶皱面;13、连接层;131、钢丝网;132、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砂浆;14、保温层;15、粘结层;151、耐碱玻纤网格布;152、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16、平面层;17、缝隙;

2、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墙体,其包括预制保温板1,所述预制保温板1一表面浇筑有混凝土层2。

具体地,当保温墙体为外墙外保温工程时,如图1所示,所述预制保温板1位于混凝土层2外侧;当保温墙体为外墙内保温工程时,如图2所示,所述预制保温板1位于混凝土层2内侧;当保温墙体为顶板保温工程时,如图3所示,所述预制保温板1位于混凝土层2下侧。

如图4至图6所示,预制保温板1上预制有至少一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螺杆相配合可将预制保温板1固定在支护模板上,优选地,所述通孔11成矩阵排列,其排列规格为每间距100mm开设直径为30~40mm的圆形孔。另外多余的通孔11可便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灌入孔内,从而提高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层2结合的紧密性。

预制保温板1在与混凝土相结合的表面为褶皱面12,所述褶皱面12为等间距分布的凹凸结构体,其间距为10~15mm,深度为5~15mm,所述凹凸结构体条纹的形状优选直线、波浪形、环形、三角形及多边形,褶皱面12为褶皱面12可使混凝土竖向向下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重力势能与振捣充分与预制保温板1结合,从而增加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结构面的贴合度。

所述褶皱面12开设有若干条缝隙17,所述缝隙17便于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结合过程中,在混凝土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增加预制保温板1的柔性,以进一步减小预制保温板1与模板间的缝隙,提高保温工程质量。

如7所示,所述预制保温板1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层13、保温层14、粘结层15及平面层16,褶皱面12设置在连接层13上。

具体地,连接层13的厚度为5~10mm,其包括至少一层钢丝网131和包覆钢丝网131的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砂浆132,优选地,钢丝网131为不锈钢钢丝网或热镀锌钢丝网,钢丝网131为波浪形或直线形。

具体地,所述保温层14为厚度20mm~50mm的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st活性保温砂浆层或膨胀珍珠岩粉砂浆层层,为了提高保温层14的防水效果,可在保温层14内添加0.5~1%抗裂硅质防水剂。

具体地,所述粘结层15包括至少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151和包覆耐碱玻纤网格布151的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152,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51网眼的规格为5mmx5mm,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152的砂浆厚度为3~5mm。

具体地,所述平面层16为5~10mm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层,其表面为平整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预制保温板1:

s11、将保温砂浆、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聚合物干粉高强度界面砂浆分别使用型号yf600卧式搅拌机搅拌待用;

s12、在板材生产成套设备平台底层铺上钢丝网131,再铺聚合物干粉界面高强度搅拌砂浆,振捣使砂浆均匀嵌入钢丝网内形成密实的连接层13;

在s12中,板材生产成套设备平台底层预设有直线、波浪形、环形、三角形及多边形等形状的凹凸结构体,以保证连接层13的下表面为褶皱面12。

s13、在连接层13上平铺搅拌均匀的保温砂浆,并震荡均匀密实后压平,晾2~3h,待含水率下降到20~30%形成保温层14;

s14、在保温层14上平铺搅拌均匀的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并用抹板压平后再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141形成粘结层15;

s15、在粘结层15上铺抹聚合物抗裂砂浆并压光形成平面层16;

s16、风干预制保温板1,待完全风干后开设通孔11、缝隙12,按施工规格切割预制保温板1,并分检装箱待用;

当然通孔11也可以在s12~s15步骤中预留。

s20、施工保温墙体:

s21、在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成型模板支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模板经过校验后依据保温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的施工部位在模板内侧按施工部位面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预制保温板1贴入模板内侧;

s22、对预制保温板1与模板的贴合度进行仔细检查,从模板内侧对预制保温板1与模板之间进行支撑固定,使预制保温板1与模板间紧密贴合;

s23、浇筑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浇筑完成终凝时间后等待拆模、拆模后对保温工程施工部位出现的局部瑕疵或者细部构造做细步处理后,再次刮抗裂砂浆即可完成保温工程。

本发明经过对建筑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次试验,施工完成的效果非常好,相比较于传统的保温砂浆工程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节约人工成本45%~60%,缩减建筑工程整体周期20%以上、节约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种机具耗材成本70%以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保温板在建筑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具有施工拼装快捷、后续维护简单、工程易于施工及管理、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实施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技术效果为:

(1)、施工周期短:由于是半装配式施工,单层墙体高度在6米以下的,每组2个技工,平均一个技工一天能安装预制保温板1200平方以上,而且预制保温板1施工部位的墙面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后一般无需再抹灰与传统保温砂浆系统施工相比效率提高5倍以上,大大缩短了工期;

(2)、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同寿命: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步施工工艺可大大减少建筑整体工程的施工周期及各种施工耗材。再加上预制保温板1具有强度高、防水、防火、防潮、耐老化、结构力强、耐冲击等特点。其耐久性更加明显,可与建筑主体结构同寿命、符合现代住宅建筑发展潮流;

(3)、施工成本低: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同步施工工艺与传统保温砂浆施工相比,预制保温板1与混凝土同步施工工艺只需要将预制保温板1装运到建筑物施工现场与模板支模交叉进行安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当派专人看守维护、工人后期对保温工程局部进行修补即可,无需大量的施工机器及工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