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8434发布日期:2019-01-05 09:4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施工完成的建筑方式。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实现信息化、工业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建筑结构中,柱是建筑物中竖向的结构部件,承托柱上部荷载并传递至基础。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技术,预制混凝土柱内埋灌浆套筒,构件现场吊装就位后注入灌浆料完成上、下节柱之间的连接。但在实际应用中,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存在诸多缺点,一是施工时套筒与钢筋对接难度大;二是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困难,容易出现漏浆和夹空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套筒工艺复杂、造价高昂,使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整体造价提高。专利cn105239723a公开一种采用钢节点对接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柱,连接上下端契合后焊接,避免了湿作业,但该节点施工速度慢,现场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专利cn207469439u公开一种预制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该节点简化了节点区钢筋的搭接工作,减少了节点区的后浇作业,但连接处灌浆密实度难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夹空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简单、经济性好,连接质量检测方便的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节预制混凝土柱底预埋转换型钢,下节预制混凝土柱顶预埋转换型钢,上、下两节预制混凝土柱转换型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转换型钢外侧包有混凝土。

优选的是,转换型钢预埋于混凝土柱段布置有抗剪键。

优选的是,转换型钢高度为h,外露段的长度a=200~300mm,锚入混凝土柱段的长度b=2.5h~3.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上、下节预制混凝土柱之间采用转换型钢和高强螺栓连接,构造简单,传力可靠;连接质量方便检查,成品质量可控;施工安装快捷,效率高,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连接节点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包括上节预制混凝土柱1,下节预制混凝土柱2,转换型钢3,抗剪键4,高强螺栓5。上节预制混凝土柱1底端预埋转换型钢3,转换型钢3高度为h,外露段长度为a,锚入混凝土柱段的长度为b,并布置有抗剪键4;下部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预埋转换型钢3,转换型钢3高度为h,外露段长度为a,锚入混凝土柱段的长度为b,并布置有抗剪键4;预制混凝土柱1、2的转换型钢3通过高强螺栓5连接,转换型钢3外侧包有混凝土。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换型钢3无连接端板,预制混凝土柱1、2的转换型钢3之间采用螺栓5连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换型钢3无连接端板,转换型钢3之间采用焊缝6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柱与柱装配式连接节点。上节预制混凝土柱底预埋转换型钢,下节预制混凝土柱顶预埋转换型钢,上、下两节预制混凝土柱转换型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转换型钢外侧包有混凝土。上、下节预制混凝土柱之间采用转换型钢和高强螺栓连接,构造简单,传力可靠;连接质量方便检查,成品质量可控;施工安装快捷,效率高,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郁有升;张子露;韩俊良;于德湖;王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