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设计的分割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2138发布日期:2018-12-22 09:3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设计的分割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设计的分割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中大量的建筑部件由工厂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在装配式建筑中,有一类称为盒子建筑。盒子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指在工厂中将房间的墙体与楼板连在一起制成箱型预制整体,同时完成其内部部分或全部设备门窗、卫浴、厨房、电器、暖通的安装及墙面装修等工作,运至现场施工后,直接组装在一起,或与其他预制构件及现浇结构相结合,建成的房屋体系。

由于盒子建筑的结构单元是具有一定空间的结构件,现有的盒子建筑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在实际使用时,希望使用空间越大越好;而在这些结构单元在运输时,又存在一定的尺寸限制。通常来说,这些建筑结构单元需要运输到施工工地。不管什么运输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尺寸限制。比如公路运输限高,一般是4.8米,除去车板高度1.2米,运输物品的高度尺寸不能超过3.6米;公路运输限宽,一般要求在2.4米以内,对于大件物品,可以扩大至3.5米左右,但是会大大地提高运输的成本;在长度方向上,最大尺寸一般为12米。比如,利用集装箱进行运输,建筑盒子的尺寸受到集装箱内部空间尺寸的限制,常见的40hc集装箱的内尺寸为12.032m×2.352m×2.69m。

由于受到运输尺寸限制,现有技术的建筑盒子设计成长筒型的结构单元,其结构如图1所示;将多个长筒型的结构单元连接,其结构如图2所示。大多数的长筒型结构单元中的结构骨架如图3所示,结构骨架由铝、轻钢等制成整体框架,再进行浇筑得到。可以看出,这些长筒型结构单元的左、右墙面为承重的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存在使房屋被分割成若干狭长的空间。这些狭长空间中,房屋的开间很小,进深过长,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若拆除这些承重的结构面结构以扩展使用空间,则房屋无法满足承重要求,安全性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建筑盒子制造房屋时,难以设计出既满足使用空间需求,又满足运输尺寸的要求的建筑盒子及房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盒子建筑中,房屋设计的开间很小,进深又过长,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满足房屋安全性的前提下,既要解决运输时受到的尺寸限制,降低运输成本,又要解决房屋使用的舒适性,扩大使用空间。

本发明是将具有大的使用空间的房屋设计进行分割,分成若干个建筑盒子(单元),再分别预制这些分割后的单元,得到一系列的建筑结构模块,再将这些建筑结构模块按设计进行拼接,即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由于房屋的建造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因此,房屋设计决定了最终的房屋结构。要想获得较大使用空间的房屋,就必须要将房屋设计分割成若干个满足运输尺寸要求的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房屋设计的分割方法,该方法是将房屋设计进行分割,分成若干单元,使每个单元的尺寸不超过运输限定尺寸;其中,将房屋设计进深按不超过运输宽度限定尺寸进行分割;每个单元至少由底面、左侧面、顶面和右侧面依次连接并围成腔体;每个单元沿左右方向的尺寸为长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为宽度、沿上下方向的尺寸为高度,其中,单元的长度大于宽度;单元的前后方向为房屋的进深方向,单元的左右方向是房屋的开间方向。

对于房屋平面设计,将房屋平面设计进行分割的分割线与房屋的进深方向呈45°-90°的夹角,沿该分割线对房屋设计进深进行分割。分割线与房屋的进深方向呈45°-90°的夹角,也就是与房屋的开间方向呈0°-45°的夹角。优选地,分割线与房屋的进深方向呈60°-90°的夹角。更优选地,分割线与房屋的进深方向垂直。

对于一整栋房屋设计,可以将其分割成若干单层的房屋平面设计,再进行分割。

为便于运输,所述单元的高度不超过运输高度限定尺寸(一般为3.6m)。所述单元的长度不超过运输长度限定尺寸(一般为12m)。所述单元的宽度不能超过运输宽度限定尺寸(一般为2.5m,最宽不超过3.5m)。由于运输过程中,长度方向的尺寸通常限制不大,基本已经满足房屋的建造所需尺寸,长度可控制在7-12m。房屋的高度一般控制在2.5-3.6m,高度一般也可以满足运输高度尺寸限定。而运输宽度的限制产生的问题比较突出,运输宽度一般不超过3.5m,即房屋的开间尺寸很难突破3.5m。宽度在2.5-3.5m的货物属于超限货物,运输成本很高,这进一步限制了房屋的开间尺寸。

一般来说,为节省运输成本,比如用集装箱运输,运输尺寸限制的宽度限定在2.5m以下、优选2.3m以下,具体来说,单元的宽度可以为:1.2-2.5m,1.2-2.4m,1.2-2.3m,1.4-2.5m,1.5-2.5m,1.5-2.3m,1.6-1.9m。

与现有的结构单元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单元在拼接的同时实现了扩展使用空间的目的。其中,单元的底面、顶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设计为一体浇筑成型的承重结构面。通常情况下,单元的前、后侧面为非承重结构面,一般不填充。此时,可以将多个单元沿其前后方向进行拼接(组合),这样就不再受到空间尺寸的限制。

这种单元拼接得到的房屋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30平方、60平方甚至100平方以上的整体空间,且可以保证房间的进深与开间均较大,避免了长筒状的房屋结构。

例如,单元的长度设计成12m,宽度设计为2.4m;将3个此种单元拼接,就可以得到12m×(2.4m×3)=86.4m2的大空间;将5个此种单元拼接,就可以得到12m×(2.4m×5)=144m2的超大空间。这些大空间均具有超大开间12m,不会影响进深的采光,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当单元的长度跨度较大时,可在其内部设承重结构件以增强该单元的整体强度。所述承重结构体与单元的底面、顶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承重结构件可以为承重柱、承重梁或承重墙面等。承重柱、承重梁基本不会影响整体空间的大小。即使设置承重墙面,还可以在该承重墙面上设门,将承重墙面两侧的空间进行连通。比如,当单元的长度为12m时,在单元内设1块承重墙面,将长度分为7m和5m,即得到7m和5m的大开间,此时,将3个宽2.4m的单元相互拼接时,就可以得到7m×(2.4m×3)=50.4m2的空间和5m×(2.4m×3)=36m2的空间,这两个空间也均较大,也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大户型房屋的设计尺寸。

可以看出,在该单元的内部设置承重墙和/或非承重墙,可以将这些大空间进行灵活的分割,得到不同设计的房屋。

单元内部的承重墙面可以不需要设置成一整面墙体,以使单元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可以连通。

优选地,所述承重墙面与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一般来说,若需要在内部设承重墙面,可以设1、2或3块承重墙面。

优选地,所述承重结构件为承重墙面,承重墙面与底面、顶面均垂直。优选地,承重墙面与左侧面、右侧面均相互平行。

所述单元的底面和顶面相互平行,左侧面和右侧面相互平行。优选地,底面和左侧面相互垂直。

单元可以是长方腔体形状,也可以是非长方腔体形状的,以适应不同房屋的建造。优选地,所述单元为长方腔体。

所述单元还包括前侧面和/或后侧面,单元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为非承重结构面。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建设成五面、甚至六面为承重结构的单元。

一般在在所述非承重结构面上设计门和/或窗。如有需要,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也可以在承重结构面设计门和/或窗。通常,在单元内部的非承重墙内安装门。

单元的角边预埋有连接螺栓和/或连接盒,用于三维方向的空间拓展,同时也可以作为起吊的受力构件。

单元内设计预埋水、电、气管线。

将门窗等所有设施全部在工厂安装,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在现场吊装,连接管线,将管线收口,即可完成建造,直接入住。

该单元的承重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而成。为减轻自重,优选超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上述房屋设计的分割方法,将分割后得到的单元进行拼接,即可得到房屋。

该房屋包括若干个单元;所述单元为工厂一体浇筑成型的整体结构,单元至少由底面、左侧面、顶面和右侧面依次连接并围成腔体;所述单元的宽度为:将房屋设计进深按不超过运输宽度限定尺寸分割成若干单元,所述单元的宽度尺寸则为该分割后的单元的宽度尺寸;所述单元沿左右方向的尺寸为长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为宽度、沿上下方向的尺寸为高度,单元的长度大于宽度;在房屋的同一层中,沿单元的前后方向将若干个单元进行依次拼接;单元的前后方向为房屋的进深方向,单元的左右方向是房屋的开间方向。

习惯上,我们把一个楼(或房间)的主要采光面称为开间(或面宽),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大开间的设计,或者大开间的设计存在强度不稳定的缺陷。

对于房屋来说,开间表示房屋的宽度,进深表示房屋的长度。通常来说,房屋的进深大于开间,但是也存在进深小于开间的情况。本发明是用单元的宽度拼成房屋的长度,即进深,而用单元的长度作为房屋的宽度,即开间。由于单元的长度在运输上受限较少,不超过12m的运输长度限制足以满足绝大部分房屋设计开间的需要,而房屋的进深可以通过拼接拓展,不再受到运输尺寸的限制。

所述单元还沿房屋的开间方向进行拼接。并且,所述单元还沿竖直(上下)方向进行拼接。即该单元可以沿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进行拼接组合。

所述房屋由若干个单元通过预埋在其中的连接螺栓和连接盒固定而成。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可行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分割方法的应用,将房屋设计进行分割后的单元在工厂一体浇筑预制成型,得到建筑结构模块,然后将建筑结构模块运输至现场(工地)沿房屋进深方向依次连接拼装成房屋。

建筑结构模块与单元是完全对应的,单元实际上是房屋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模块;按每个单元的设计在工厂制造相应的建筑结构模块。建筑结构模块是指该结构模块用于建筑中,其中的“模块”的意思是指该建筑可以由多个单元拼接组成,其中的“结构”是指该模块在建筑中体现强度,体现承重作用。

该应用即为房屋的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房屋设计进行分割,分成若干单元,使每个单元的尺寸不超过运输限定尺寸;其中,将房屋设计进深按不超过运输宽度限定尺寸进行分割;

(2)根据分割后得到的若干单元,在工厂预制成型该单元对应的建筑结构模块;

(3)对预制成型的建筑结构模块进行装修;

(4)将装修后的建筑结构模块从工厂运输到待建房屋的工地;

(5)根据房屋设计,在工地上通过吊装将若干个建筑结构模块依次拼接、固定,并将建筑结构模块之间的管线对接、收口,即完成房屋的建造。

一般先将房屋分成多层,再对每一层进行分割成多个单元。对每一层的房屋设计进行分割时,应按垂直于进深方向(或平行于开间方向)对房屋的进深进行分割。当然也可以呈一定夹角,比如沿与开间方向夹角45°以内的方向对房屋的进深进行分割。

本发明的房屋楼板(底面、顶面)和墙板(左侧面、右侧面)是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建筑的整体强度。

从上述房屋的建造方法可以看出,该建筑可以完全不需要现浇,直接通过连接件(如建筑中常用的盒子连接件-连接螺栓与连接盒)固定连接。因此,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多个单元组合固定连接。此种房屋的结构强度在工厂预制时已经获得,建造时不需要在工地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大大地缩短了建造工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房屋设计进行分割,分成若干单元,这些单元在不影响房屋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既可以满足运输限定尺寸,又可以通过拼接拓展房屋的使用空间,打破了房屋使用空间所受的运输尺寸的限制,使得房屋的开间和进深两个方向的尺寸都较大,满足绝大部分房屋建造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果,且实用性强,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的盒子建筑中的单个结构单元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的盒子建筑中的多个结构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3表示现有的盒子建筑中的单个结构单元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三个本发明单元沿前后方向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多个本发明单元沿前后方向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多个本发明单元沿左右方向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多个本发明单元沿上下方向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设计的待建的三层小楼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设计的待建的三层小楼每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设计的待建的三层小楼的每一层的每个户型分割成的多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表示图11中的多个单元的连接成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表示图12中的每一层结构连接成房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房屋平面图的分割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将房屋设计分割后的单元如图4所示,该单元包括底面1、顶面2、左侧面3和右侧面4,所述底面1、顶面2、左侧面3和右侧面4围成长方腔体。该长方腔体的每个面均为长方形。单元的长度即为底面1或顶面2的长度,单元的宽度即为底面1或顶面2的宽度,也是左侧面3和右侧面4的宽度。单元的高度为左侧面3和右侧面4的高度。可以看出图1的单元与图4中的单元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

该单元的长度12米,宽度2.4米,高度2.9米;由于长边的跨度较大,在单元的内部每间隔一段距离设计两块承重墙面5。单元的底面1、顶面2、左侧面3和右侧面4,以及两块承重墙面5均为一体浇筑成型的承重结构面。

当单元长度的跨度较小时,如小于6米时,单元内部可以不需要设置承重墙面5;或者虽然长度的跨度较大,但是材料或结构的改进使整体强度满足要求时,单元内部也可以不设置承重墙面5。

该单元没有前、后侧面,或者说单元的前侧面和右侧面未填充物体。因此,将可将单元再前后方向进行拼接以拓展使用空间的面积,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6所示。

在某些单元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可设置非承重结构面,门、窗等非承重部件可以设置在此处。

本发明的单元不仅可以通过前后方向进行拼接,还可以通过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拼接,左右方向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下方向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每个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比如可以在单元的每个角布置钢结构螺杆和连接盒进行相互固定连接。

一栋房屋可以分割成多个堆积、拼接的单元,而这些单元均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并且安装水、电、门窗等所有装修,运输到现场后只需要进行吊装,对接管线即可入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的房屋对本发明的分割和拼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9所示为一栋待建三层小楼,每层分为a,b两个户型。该小楼设计尺寸为长21米(a户长12米,b户长9米),最大宽度6.9米,在房屋的前后方向设置窗户,用于采光。那么可以根据该具体的建筑设计对该三层小楼进行分割:首先,按层分割,得到三层同样的单层结构,每一层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再将每一层的a,b两户分割,再对每个户型分别进行分割,分别得到三个单元(如图11所示):a户型具体分割为2.3m×12m,2.3m×12m和2.3m×10m的三个单元,b户型具体分割为2.3m×9m,2.3m×9m和2.3m×7m三个单元。

分别在工厂制造图11中的这些单元,再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每一层结构如图12所示,再连接每一层,得到如图13所示的房屋,将单元之间的管线连接后即可完成房屋的建造。

实际上,对图13所示的房屋的分割方式,就是按图13中顶面和右侧面所示的线条以及每一层进行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分割。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分割后的单元的形状如图14所示,该单元中只有底面1、顶面2、左侧面3和右侧面4,这四个面围成长方腔体,单元的长度(即底面1的长度)为4m,由于单元的长度跨度较小,其内部没有设置其他承力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对某设计户型平面图进行分割,该户型的平面图如图15(图中标注单位为mm)所示。该户型的开间为9000mm,进深7314mm;具体来说,餐厅的开间为4300mm,与餐厅相连的卧室的开间为4700mm。其中,具有斜剖面线的墙面为承重墙面,其他为非承重墙面。可以按图15中两条颜色最深的黑色实线(即为分割线)进行分割,分割成3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宽度均为2438mm,其中两个单元的长度为9000mm。然后分别制造这些单元,最后进行拼接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