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4130发布日期:2018-12-12 00:1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安全围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根据停电任务自动布置的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变电站和发电厂所带负荷越来越重,相应的停电检修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停电检修任务中,安全围栏主要用于隔离带电区域,用于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安全围栏的布置是一项极其严谨而又复杂的工作,稍有不慎,就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停电事故。现有条件下,安全围栏的布置是由工作负责人一人指挥,多人配合布置完成,经常出现围栏布置位置不合理、布置遗漏等问题,给检修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同时,由于传统安全围栏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带电设备的较高部位、停电部位与带电部位同体的设备等部位难以隔离,不能有效保证检修人员安全。在停电区域较大、工作人员较多时,工作负责人难以有效监护所有人员,工作人员跨越、移动、拆除安全围栏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外,停电检修时,相应停电部分所带的负荷将由变电站剩余运行设备分担,电网的可靠性下降,且停电时间越长,电网的安全风险越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在整个停电过程中,安全围栏的装设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延长了停电时长,对电网的可靠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传统围栏装设工作是由运维值班负责人停电后根据工作票要求,一人指挥、多人配合布设完成,中间环节过多,布设环节繁琐,容易出现围栏布设不合理、布设遗漏等问题;传统的围栏在现场工作中无法完全满足“牢固可靠”和“高度”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变电站春秋检和大型停电作业期间,交叉作业多、检修现场复杂,现场作业人员多且身份复杂,如果装设不可靠,围栏易跨越或者被打开,其隔离作用将会失效,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电网停电事故。

由于传统种类围栏过于笨重,从存放位置搬运到布设地点会占用运维人员大量的时间和体力,特别是在遇到多设备间隔停电、交叉作业多且运维人员较少的大型倒闸操作时,搬运、装拆、布设传统的围栏,会严重影响工作许可时间以及检修工作结束验收后的送电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和安全围栏布置装置,远程控制装置通过通讯模块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到达布放地点;

远程控制装置包括定位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定位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连接,将定位信号发送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使其到达布防地点;

安全围栏布置装置包括布防车,所述布防车包括遥控车体和布放装置,布放装置设置在遥控车体上,遥控车体上还设有第二控制模块,布放装置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报警模块;

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布防车到达定位布放地点。

优选地,遥控车体还设有循迹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循迹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循迹模块采集的信号对遥控车体行驶过程进行位置调整使布防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布放;

电源模块,用于给安全围栏布置装置供电。

优选地,循迹模块包括红外光电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遥控车体车头位置的底部,用于探知布防车的运动路线和位置,并将信号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对布防车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遥控车体车头位置的底部的中间位置,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的两侧,并且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的距离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布放装置包括云台和布防模块,云台和布防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布防模块设置在云台上,布防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所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通过信号调节电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角度信息。

其中,加速度计提供z轴信号,用于对陀螺仪的积分漂移进行抑制。

优选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

第二控制模块通过云台控制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保持对应地点的最佳围栏布置方向;第二控制模块通过云台调节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在竖直方向的布放角度,形成一个严密的测距带。

布防装置采用的是探测式布设方式,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探知人员与带电设备的距离,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带电区域,通过报警模块来提醒作业人员。

优选地,信号调节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陀螺仪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三引脚,陀螺仪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引脚,陀螺仪第三引脚与加速度计第三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连接到电源模块;加速度计的第十三引脚通过第九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六引脚,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引脚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引脚,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引脚还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六引脚,运算放大器的第五引脚还通过第六电阻接地,运算放大器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五引脚;运算放大器的第八引脚连接到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还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五引脚,运算放大器的第六引脚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第七引脚;加速度计提供z轴信号,用于对陀螺仪的积分漂移进行抑制。

优选地,所述遥控车体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转轴连接在一起,传动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遥控车体内部还设有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定位模块包括一次系统模拟电路、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为变电站停常用一次系统模拟图。

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停电时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中对应的开关合上后通过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输出位置编码信号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到达指定布放地点。

优选地,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包括逻辑转换电路和编码器,一次系统模拟电路图上开关、刀闸和接地刀闸均配有旋钮开关,用于模拟预演,由于检修状态是通过接地刀闸体现的,故仅将接地刀闸的旋钮开关接入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接地刀闸旋钮开关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中的开关一一对应,接地刀闸旋钮开关的变位会在逻辑转换电路中产生高低电平信号,对应的检修状态通过与逻辑转换,然后经由编码器编码后,形成与之对应一次设备的实际位置信号,控制围栏布置装置进入指定地点。安全围栏布置装置行走过程,通过循迹模块来调整安全围栏布置装置行走路线。

优选地,陀螺仪的型号为enc-03;加速度计的型号为mma7260;

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v358m;编码器的型号为74ls148d。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变电站停电作业首先要使用电气接线一次系统模拟电路进行模拟预演,故采用一次系统模拟电路连接逻辑及编码电路,在停电间隔合上相应的接地刀闸后,通过逻辑转换并编码后,向对应的安全围栏布置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该装置到达指定地点,开启红外测距传感器探测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的距离,通过声光报警,提醒作业人员保持与带电设备的距离,从而构成围栏布设。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能够在停电过程中自动、快速实现安全围栏的无死角布防,有效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停电时长,保证电网供电可靠性。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中布防车示意图;

图2为红外光电传感器位置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框图;

图4为信号调节电路示意图;

图5为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图;

图6为一次系统模拟电路图;

图7为围栏布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1和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远程控制装置1通过通讯模块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连接,用于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到达布放地点;

远程控制装置1包括定位模块10和第一控制模块11,定位模块10与第一控制模块11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1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连接,将定位信号发送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使其到达布防地点;

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包括布防车,所述布防车包括遥控车体13和布放装置;布放装置设置在遥控车体13上,遥控车体13上还设有第二控制模块5,布放装置和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还连接有报警模块7;布防装置采用的是探测式布设方式,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带电区域,通过报警模块来提醒作业人员;第一控制模块11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用于控制布防车到达定位布放地点。

第二控制模块5还可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传输到远程终端9,进行远程报警,方便人们远程监控。

遥控车体13还设有循迹模块4和电源模块6,所述循迹模块4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接收循迹模块4采集的信号对遥控车体13行驶过程进行位置调整使布防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布放;

电源模块6,用于给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供电。

循迹模块4包括红外光电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用于探知布防车的运动路线和位置,并将信号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5,对布防车的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设置在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的中间位置,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分别设置在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两侧,并且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距离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距离相等。

布放装置包括云台12和布防模块3,云台12和布防模块3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布防模块5设置在云台12上,布防模块3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陀螺仪u2和加速度计u3,所述陀螺仪u2和加速度计u3通过信号调节电路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用于提供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角度信息,其中,加速度计u3提供z轴信号,用于对陀螺仪u2的积分漂移进行抑制。

如图7所示,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2,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控制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保持对应地点的最佳围栏布置方向;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调节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在竖直方向的布放角度,形成一个严密的测距带。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在垂直面和水平面作快速的旋转运动,形成测距区域(即,围栏的布设区域)。

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在垂直面作接近180°角的快速旋转运动,红外射线构成一个近似矩形的测距区域(即围栏的布设范围),l是围栏的布设长度,h围栏的布设高度,17是垂直面的围栏布设区域;当人员进入测距区域时,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的射线会探测到人体:s*cosθ≤l时,(角度信息由角度传感器提供)判断人员闯入围栏,装置报警;s*cosθ>l时,判断人员在围栏布设区域之外,装置不报警。

布防装置采用的是探测式布设方式,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探知人员与带电设备的距离,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带电区域,通过报警模块7来提醒作业人员。

定位模块10包括一次系统模拟电路、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为变电站停常用一次系统模拟图。

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停电时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中对应的开关合上后通过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输出位置编码信号到第一控制模块11,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到达指定布放地点。

所述遥控车体13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转轴连接在一起,传动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遥控车体13内部还设有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11和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

如图5、6所示,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包括逻辑转换电路和编码器,一次系统模拟电路图上开关、刀闸和接地刀闸均配有旋钮开关,用于模拟预演,由于检修状态是通过接地刀闸体现的,故仅将接地刀闸的旋钮开关接入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接地刀闸旋钮开关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中的开关一一对应,接地刀闸旋钮开关的变位会在逻辑转换电路中产生高低电平信号,对应的检修状态通过与逻辑转换,然后经由编码器编码后,形成与之对应一次设备的实际位置信号,控制围栏布置装2置进入指定地点。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走过程,通过循迹模块4来调整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走路线。

陀螺仪的型号为enc-03;加速度计的型号为mma7260;

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v358m;编码器的型号为74ls148d。

变电站现场设备周围的地面上画有单色线,与周围地面形成明显色差,每个设备对应的围栏布置点设有十字交叉的单色线,安全围栏布置装置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设有三个红外光电传感器组成循迹模块4,其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输出,发射管发射红外光照射地面,光线经地面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输出高电平信号;照射在单色线上时,发射端发射的光线被单色线吸收,接收端接收不到反射光线,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驶时,由三个红外光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送第二控制模块5,判断执行哪一种预先编制的程序来控制遥控车体13的行驶状态。正常行驶时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直行;若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向左行驶;若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向右行驶;若三个传感器均能检测到单色线时,通过第二控制模块5内部设有的计数器来判断是否到达指定地点,在到达指定地点后开始布置围栏。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一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1和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远程控制装置1通过通讯模块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连接,用于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到达布放地点;

远程控制装置1包括定位模块10和第一控制模块11,定位模块10与第一控制模块11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1与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连接,将定位信号发送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使其到达布防地点;

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包括布防车,所述布防车包括遥控车体13和布放装置;布放装置设置在遥控车体13上,遥控车体13上还设有第二控制模块5,布放装置和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还连接有报警模块7;布防装置采用的是探测式布设方式,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带电区域,通过报警模块来提醒作业人员;第一控制模块11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用于控制布防车到达定位布放地点。

第二控制模块5还可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传输到远程终端9,进行远程报警。

遥控车体13还设有循迹模块4和电源模块6,所述循迹模块4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接收循迹模块4采集的信号对遥控车体13行驶过程进行位置调整使布防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布放;

电源模块6,用于给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供电。

循迹模块4包括红外光电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用于探知布防车的运动路线和位置,并将信号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5,对布防车的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设置在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的中间位置,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分别设置在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两侧,并且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距离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与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的距离相等。

布放装置包括云台12和布防模块3,云台12和布防模块3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布防模块5设置在云台12上,布防模块3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陀螺仪u2和加速度计u3,所述陀螺仪u2和加速度计u3通过信号调节电路与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用于提供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角度信息,其中,加速度计u3提供z轴信号,用于对陀螺仪u2的积分漂移进行抑制。

如图4所示,信号调节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陀螺仪u2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三引脚,陀螺仪u2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陀螺仪u2第三引脚与加速度计u3第三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连接到电源模块vcc;加速度计u3的第十三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还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引脚,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引脚还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五引脚还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五引脚;运算放大器u1的第八引脚连接到电源模块vcc,电源模块vcc还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五引脚,运算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八电阻r8和第一电容c1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七引脚;加速度计u3提供z轴信号,用于对陀螺仪u2的积分漂移进行抑制。

定位模块10包括一次系统模拟电路、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为变电站停常用一次系统模拟图。

所述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连接,停电时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中对应的开关合上后通过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输出位置编码信号到第一控制模块11,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到达指定布放地点。

所述遥控车体13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转轴连接在一起,传动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遥控车体13内部还设有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驱动器和转向器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11和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

如图5、6所示,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包括逻辑转换电路和编码器,一次系统模拟电路图上开关、刀闸和接地刀闸均配有旋钮开关,用于模拟预演,由于检修状态是通过接地刀闸体现的,故仅将接地刀闸的旋钮开关接入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接地刀闸旋钮开关与逻辑转换及编码电路中的开关一一对应,接地刀闸旋钮开关的变位会在逻辑转换电路中产生高低电平信号,对应的检修状态通过与逻辑转换,然后经由编码器编码后,形成与之对应一次设备的实际位置信号,控制围栏布置装2置进入指定地点。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走过程,通过循迹模块4来调整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走路线。

一次系统模拟电路中的接地刀闸k1、接地刀闸k17、接地刀闸k5、接地刀闸k6、接地刀闸k10、接地刀闸k11、接地刀闸k3、接地刀闸k4、接地刀闸k8、接地刀闸k9、接地刀闸k12、接地刀闸k18、接地刀闸k13、接地刀闸k14、接地刀闸k15、接地刀闸k16、切换开关w1、接地刀闸k19、切换开关w2、接地刀闸k20、切换开关w3、接地刀闸k21、切换开关w4、k23接地刀闸、接地刀闸k22分别与逻辑转换电路连接通过编码电路输出编码信号到第一控制模块,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到达指定布放地点。第一控制模块包括stc89系列单片机。

陀螺仪的型号为enc-03;加速度计的型号为mma7260;

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v358m;编码器的型号为74ls148d。

变电站现场设备周围的地面上画有单色线,与周围地面形成明显色差,每个设备对应的围栏布置点设有十字交叉的单色线,安全围栏布置装置遥控车体13车头位置的底部设有三个红外光电传感器组成循迹模块4,其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输出,发射管发射红外光照射地面,光线经地面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输出高电平信号;照射在单色线上时,发射端发射的光线被单色线吸收,接收端接收不到反射光线,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行驶时,由三个红外光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送第二控制模块5,判断执行哪一种预先编制的程序来控制遥控车体13的行驶状态。正常行驶时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直行;若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和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向左行驶;若第三红外光电传感器4.3能检测到单色线,第一红外光电传感器4.1和第二红外光电传感器4.2则不能检测到,安全围栏布置装置2向右行驶;若三个传感器均能检测到单色线时,通过第二控制模块5内部设有的计数器来判断是否到达指定地点,在到达指定地点后开始布置围栏。

如图7所示,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2,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控制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保持对应地点的最佳围栏布置方向;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调节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在竖直方向的布放角度,形成一个严密的测距带。

第二控制模块5通过云台12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在垂直面和水平面作快速的旋转运动,形成测距区域(即,围栏的布设区域)。所述云台为本领域常用的旋转云台。

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在垂直面作接近180°角的快速旋转运动,红外射线构成一个近似矩形的测距区域(即围栏的布设范围),l是围栏的布设长度,h围栏的布设高度,17是垂直面的围栏布设区域;当人员进入测距区域时,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1的射线会探测到人体:s*cosθ≤l时,(角度信息由角度传感器提供)判断人员闯入围栏,装置报警;s*cosθ>l时,判断人员在围栏布设区域之外,装置不报警。

布防装置采用的是探测式布设方式,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探知人员与带电设备的距离,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带电区域,通过报警模块7来提醒作业人员。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