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0343发布日期:2019-01-16 06:3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时,上层剪力墙吊装后在交错扣合的节点中穿入四根纵向钢筋,随后将纵向钢筋与上下的环筋绑扎,保证纵向钢筋不产生位移。但是实际施工时,由于上侧的纵向钢筋绑扎较困难,无法检查钢筋绑扎是否完好,会给施工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纵向钢筋绑扎定位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

所述的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均设有两处。

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或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或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另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连接结构,包括构件甲上的环筋甲和构件乙上的环筋乙,环筋甲和环筋乙内穿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所述的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纵向钢筋与定位结构配合。

所述的定位板设有至少三块。

所述的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均设有两处,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均设有两根。

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或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或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另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构件甲的环筋甲落入构件乙的环筋乙内,将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穿设在环筋甲和环筋乙之间,同时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与定位板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配合,最后浇筑混凝土。

所述的纵向钢筋至少穿过三块定位板。

所述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均设有两根,上下两侧的两根纵向钢筋分别与上下两侧的两处定位结构配合。

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或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或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另一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上下侧的纵向钢筋之间加设定位板,以下侧的纵向钢筋为基础,通过定位板对上侧的纵向钢筋进行定位支撑,保证纵向钢筋的定位准确,提高连接节点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种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2为第一种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3为第二种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4为第二种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5为第三种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6为第三种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7为第四种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8为第四种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中:1-构件甲,2-环筋甲,3-构件乙,4-环筋乙,5-纵向钢筋,6-定位板,7-定位孔,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6,所述的定位板6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

所述的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均设有两处。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7。

如图3-4所示,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5-6所示,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7-8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8。

实施例2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连接结构,包括构件甲1上的环筋甲2和构件乙3上的环筋乙4,环筋甲2和环筋乙4内穿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所述的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之间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纵向钢筋5与定位结构配合。

所述的定位板6设有至少三块。

所述的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均设有两处,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均设有两根。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7。

如图3-4所示,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5-6所示,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7-8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8。

实施例3

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构件甲1的环筋甲2落入构件乙3的环筋乙4内,将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穿设在环筋甲2和环筋乙4之间,同时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与定位板6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配合,最后浇筑混凝土。

所述的纵向钢筋5至少穿过三块定位板6。

所述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5均设有两根,上下两侧的两根纵向钢筋5分别与上下两侧的两处定位结构配合。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孔7。

如图3-4所示,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5-6所示,下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槽8,上侧的定位结构为定位孔7。

如图7-8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均为定位槽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免绑扎的连接节点定位装置、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构件甲上的环筋甲和构件乙上的环筋乙,环筋甲和环筋乙内穿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位于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纵向钢筋与定位结构配合。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构件甲的环筋甲落入构件乙的环筋乙内,将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穿设在环筋甲和环筋乙之间,同时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与定位板上下两侧的定位结构配合,最后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以下侧的纵向钢筋为基础,通过定位板对上侧的纵向钢筋进行定位支撑,保证纵向钢筋的定位快速、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清;郜玉芬;郭壮雨;张中善;蒋荣波;李胜杰;龚成利;刘子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09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