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地板组件及其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570发布日期:2019-02-19 17:4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空调地板组件及其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热地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地板组件及其地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相比于散热片供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以其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特点,得以广泛应用。具体地,通过地板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达到取暖的目的。

受限于地热供暖对于地板散热效率的要求,现有地热地板大多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然而,复合地板的材料强度相对较硬,行走在地板上有一定的顿挫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现有地板的进行结构优化,以有效提升用户脚踏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地板组件及其地板,该地板通过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改善脚踏舒适感,在满足良好散热效率的基础上,可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地板,包括主体耐压层,还包括与所述耐压层底面固设为一体的弹性软垫层。

优选地,所述弹性软垫层采用软木屑覆pe膜热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耐压层采用如下成分体积比的材料制成:

pvc:助剂:钙粉:石墨烯=1:(0.05~0.15):(2.5~4):(0.1~0.3)。

优选地,所述耐压层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耐磨层和装饰层,并与所述耐压层共同热压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采用uv光固化树脂制成。

优选地,所述耐压层厚度为3mm~5mm,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3mm~0.5mm。

优选地,所述地板的至少一组相对侧边缘上设置有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边缘的锁槽部和锁条部,其中,所述锁槽部自所述地板的顶面向下延伸形成,所述锁条部自所述地板的底面向上延伸形成,两者具有相适配的上小下大的横截面,以适应相邻所述地板的拼装。

优选地,所述锁槽部的内侧壁为竖直平面、外侧壁为斜面,所述锁条部的外端面为竖直平面、内端面为的斜面;相适配的所述锁条部的内端面和所述锁槽部外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优选为40°~50°。

优选地,所述锁条部的顶部具有倒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地板组件,包括如前所述的地板和位于所述地板下方的热管;还包括:

由多个支架依次拼装形成支架层,所述支架的支架板本体的外周设置有拼装接口部,以根据铺设空间依次拼装;

由多个保温模块拼装形成的保温层,所述保温模块上开设有用于与支架的定位柱适配的安装孔,所述保温模块上开设有管插槽,并配置为:根据铺设空间依次拼装所述保温模块后,相邻所述保温模块上的所述管插槽可连通形成所述空调地板组件的热管安装通路;

所述热管嵌装于所述保温模块的管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地板在主体耐压层的底面固设有弹性软垫层。作为底部支撑缓冲,实际使用中用户具有较佳的脚踏舒适感,同时具有缓冲静音的作用,可有效规避复合地板存在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该弹性软垫层采用软木屑覆pe膜热压成型,在获得较佳脚踏舒适感外,还能够进一步隔绝潮气,确保使用空间保持良好室内湿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其耐压层采用如下成分体积比的材料制成:pvc:助剂:钙粉:石墨烯=1:(0.05~0.15):(2.5~4):(0.1~0.3);其中的石墨烯厚度为3mm~5mm。上述组分配比形成的耐压层具有较好的抗拉伸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热胀冷缩造成地板变形;同时,该耐压层的热导效率及防渗水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地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空调地板组件的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地板的层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扣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7的后视图;

图10为相邻支架拼装位置局部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a-a剖面图;

图12为该保温模块的主视图;

图13为该保温模块的后视图;

图1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保温模块的典型拼装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所述支架的定位柱与保温模块的凸部间配合关系的剖面图。

图中:

支架1、支架板本体11、镂空孔111、横条板112、纵条板113、斜拉条板114、中心孔115、立筋116、圆环117、拼装接口部12、外凸插装结构121、内凹容纳结构122、定位柱13、中空腔131、支撑环132、导向部133、保温模块2、安装孔21、管插槽22、凸部23、第一凸部231、第二凸部232、水平扩展段24、地板3、保护层31、耐磨层32、装饰层33、耐压层34、弹性软垫层35、锁扣结构36、锁槽部361、内侧壁3611、外侧壁3612、锁条部362、外端面3621、内端面3622、倒角3623、热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空调地板组件作为描述主体,详细说明本申请提出的模块化改进方案。应当理解,其支架及保温模块结构的具体形状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未构成实质性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地板组件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空调地板组件的装配爆炸示意图。

整体上,该地板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支架承载层、保温层、嵌装于保温层中的热管管路,以及表层地板。其中,针对承载及保温等功能的实现方式采用了模块化组装设计,根据铺设空间的实际情况,支架1依次排布拼接形成承载支架层,再将适配的保温模块2与相应支架1进行接插,依次排布拼接形成保温层以此进行热管4的安装。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室内湿度调整热管4中的介质温度,以达成制冷、制热的室温调节功能。

其中,该地板3的底面可热压设置有弹性软垫层35,以增加脚踏舒适感,作为优选,该弹性软垫层35可采用软木屑覆pe膜一体成型,优选采用耐高温pe膜,兼具隔绝潮气的功能。

结合图3所示,该图示出了地板的层分解示意图。在弹性软垫层35的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31、耐磨层32、装饰层33和耐压层34,具体可采用多层热压工艺一次成形,无甲醛类胶水粘结而产生的影响。其中,保护层31优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uv光固化树脂,以防止由于紫外线造成高分地板老化变色;耐磨层32采用pvc压延成型,厚度优选为0.3mm~0.5mm,可保证长时间使用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防滑等极≧r9(din51130地板防滑测试等级);装饰层33可根据不同客户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特殊客户的个体喜好。

其中,耐压层34作为地板的主要承载层,优选采用如下成分体积比的材料制成:pvc:助剂:钙粉:石墨烯=1:(0.05~0.15):(2.5~4):(0.1~0.3),厚度可为3mm~5mm,其中,助剂的选择例如但不限于硅烷偶联剂,以防止制备过程中相分离。经试制,检测数据结果表明,钙粉的加入使得地板的阻燃效果达到b1(gb/t8624),并且可降低板体的热膨胀系数,试验数据表明,该体积比的钙粉加入量便利热膨胀系数可达0.64/1000(1/℃(1/k)20摄氏度);石墨烯的加入,在增加板体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地板的导热率。该地板3具有防水、防滑及耐用的优势,可同时铺设在卫生间或者厨户、阳台等区域,整体用材风格一致,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方案提供的地板采用了水密性较佳的锁扣结构,请一并参见图4、图5和图6。其中,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该锁扣结构36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该锁扣结构36的锁槽部361和锁条部362分别设置在地板3相对的两个侧边缘。如图4所示,锁槽部361自地板3的顶面向下延伸形成,该锁槽部361具有上小下大的横截面,优选地,内侧壁3611为竖直平面、外侧壁3612为斜面;相应地,如图5所示,锁条部362自地板3的底面向上延伸形成,该锁条部362具有上小下大的横截面,优选地,外端面3621为竖直平面、内端面3622为的斜面。实际拼装时,一者的锁条部362与另一者的锁槽部361扣合锁止,相邻地板3的板面齐平,完成组装。另外,在发生漏水时,地板3同样易于进行拆装检修,满足快速及时处理故障的需求。

其中,相适配的锁条部362内端面3622和锁槽部361外侧壁3612与竖直面的夹角优选为40°~50°,易于加工且可保持较好的水密性。为了避免出场运输过程中,锁条部362的顶部边缘过于尖锐,而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必要的坏损,进一步地,该锁条部362的顶部具有倒角3623。此外,组装完成后,该倒角3623不会与锁槽部361的槽底相抵,可吸收一定的加工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倒角3623的精度要求。由此,在满足连接位置水密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控制加工成本。

这里,“锁扣结构36”可以仅设置在地板3的一对相对侧边缘,地板3的长度可与铺设空间尺寸一致,也就是说,地板3在长度方向不需要进行拼接。当然,也可以在地板3的两个相对侧边缘上均设置锁扣结构36,由此可实现在铺设空间双向进行适应性拼装。

此外,基于本方案提供的模块化安装结构,其热管的外径可以优选为12mm。较小的热管直径可相对减小相邻管槽间距,在平衡系统内换热介质的流动阻力的基础上,可获得最佳的系统热效率。试验数据表明,系统热效率可达140瓦/m2~300瓦/m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地板,其热压成型工艺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其中,该支架1的支架板本体11的外周设置有拼装接口部12,由此可根据铺设空间实现相邻支架1的依次拼装。这里,拼装接口部12包括外凸插装结构121和内凹容纳结构122,两者形状尺寸一致,以便拼装。请一并参见图7至图,其中,图7为支架的主视图,图8为支架的左视图,图9为支架的后视图。

如图所示,支架1一侧边的外凸插装结构121与相对侧边的内凹容纳结构122相应匹配设置,具体地,分别与相邻的支架1的拼装接口部12的内凹容纳结构122和外凸插装结构121拼装适配,由此可横向成行、纵向成列的进行排布。图中所示,每侧边的外凸插装结构121和内凹容纳结构122依次间隔设置,该支架1的整个侧边均直接参与拼接和承载,可有效增加单边连接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外凸插装结构121和内凹容纳结构122的设置数量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具体可根据实际产品承载能力需求进行设定。此外,外凸插装结构121和内凹容纳结构122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燕尾槽状,实际上,基于快速拼接功能需要也可以采用相适配的其他形状,例如但不限于t字型等。

另外,在支架板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3,用于与保温模块2的安装孔21相适配,该定位住13作为该保温模块2的拼装定位结构。保温模块2上的安装孔21分别与相应支架1的定位柱13进行插装,以形成空调地板组件的保温层,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介质热量的无效散失。

为了更好地平衡支架的承载能力及自重,该支架板本体11上开设有镂空孔111,可有效控制自重,降低产品材料成本。作为地板基础构件,在满足承载功能的基础上,具有镂空孔111的支架板本体11能够受力产生微变形,进而能够吸收不平整地面缺陷,确保系统整体均匀受力。这里,该镂空孔111的形状和大小形式不作限制,例如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大致呈对称方式设置,只要满足兼顾承载能力及地面缺陷适应能力的实现方式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结合图7和图9所示,该支架板本体11由交错设置的横条板112、纵条板113和斜拉条板114形成不同的镂空孔111,承重及抗拉伸等综合承载能力较高,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整体厚度。同样地,为了进一步减重获得更好的徽变形能力,在横条板112、纵条板113和斜拉条板114的交汇位置处的支架本体板11上开设有中心孔115,这里,中心孔115优选采用圆形孔,以适应承载应力集中。

另外,拼装接口部12的外凸插装结构121和内凹容纳结构122,可进一步配置为:拼装完成后相邻支架1的适配内凹容纳结构122和外凸插装结构121之间的间隙s为0.05mm~0.3mm。请参见图10,该图示出了相邻支架拼装位置局部示意图。该间隙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支架1在横向、纵向及斜向上均具有位移量,方便进行拼装操作,同时,在适应微变形的过程中,拼装接口部12还能够自适应调整支架1自身的姿态,能够完全规避徽变形出现时支架板面翘起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方案,该横条板112、纵条板113和斜拉条板114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立筋116,在减轻产品重量的基础上,仍可兼具较好的承载能力。请参见图11,该图为图9的a-a剖面图,该图示出了纵条板113上设置的立筋116的具体结构形式,断面大致呈t字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的特点,其中,横条板112和斜拉条板114上相应立筋116的具体设置方式与图11所示一致,故附图中不再作进一步示明,以简化图示。

进一步地,中心孔115的边缘具有向下延伸的圆环117,该圆环117与各立筋116分别相连,且圆环117与立筋116的底部齐平;如此设置,立筋116与圆环117的底部同时与地面压抵,相互协同提高支架整体承载能力。

实际使用时,作为空调地板组件,用户行走及介质流动均会产生声响,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可以在定位柱13内部设置中空腔131,该中空腔131可吸收声波构建声波传递过程的阻碍,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如图9所示,该中空腔131的开口位于支架板本体11的下表面,且中空腔131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环132,同样地,支撑环132与圆环117和立筋116的底部齐平,一并参与支架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定位柱13的顶端具有内收导向部133。组装过程中,保温模块2的安装孔21可快速实现与定位柱13的基本对正,大大提高了保温模块2的组装效率。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支架方案,优选无卤阻燃pc-abs合金高分子材料,可防水且阻燃效果极佳。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具有产品精度及良率均较高的特点。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施工拼装效率,可以在支架1的非对称位置设置标记z,例如但不限于产品logo,这样,操作者识别该标记并依据拼装规律即可快速完成拼装,可完全规避拼接方向不对应而导致外凸插装结构121与内凹容纳结构122无法实现拼装,反复调整影响施工效率的情形。

其中,与支架1适配的保温模块2上开设有用于与支架1定位柱13适配的安装孔21,请一并参见图12和图13,其中,图12为该保温模块的主视图,图13为该保温模块的后视图。保温模块2上的安装孔21的间距,与相应支架1上的定位柱13的间距完全一致。

如图所示,保温模块2上开设有管插槽22,并配置为:根据铺设空间依次拼装保温模块2后,相邻保温模块2上的管插槽22可连通形成空调地板组件的热管安装通路,请一并参见图14,该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述保温模块的典型拼装关系示意图。例如但不限于,图中虚线示例性安装通路示意。由此,根据布管设计,热管4在每个保温模块2进行相应排布,并且基于该连通关系可机动灵活地完成相应空间的整体布管。当然,也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盘管方向。

本方案中,热管4下方的保温模块2本体部分形成向下传递的阻隔,因此热量可最大限度的向上传递。进一步地,为了获得良好的保温(保热、保冷)性能,优选采用导热系数在0.04w/m.k以下,密度为30kg/m3~30kg/m3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阻燃石墨eps发泡高分子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向下无效散失,从而为快速提高室内温度提供了有效保障。

结合图12和图14所示,在保温模块2的顶部具有间隔排布的凸部23,相邻凸部23间形成相互交错的管插槽22,交错的管插槽22使得系统布管设计更加灵活。可以理解的是,管插槽22的设置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均布横纵交错,具体根据产品材料选择及工艺实现方式的选择进行调整,只要满足灵活布管的功能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相应地,安装孔21位于凸部23所在位置处的保温模块2上,与热管4的布置间不会产生任何干涉。该凸部23为保温模块2相对较厚的部位,相对较长的安装孔21长度能够确保其与支架1定位柱13之间的配合定位面积,获得较好的插装稳定性。

通常,地板需要具备较大的承重能力,对于空调地板组件来说,需要降低或者避免载荷作用于热管,以避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为了避免承重载荷作用于热管,进一步地,安装孔21可以为通孔,且保温模块2的厚度满足:插装于安装孔21内的定位柱13,其外端不低于保温模块2的上表面。请一并参见图15,该图示出了支架定位柱13与保温模块2凸部的配合关系剖面图。图中所示,定位柱13的外端高于保温模块2的上表面,也即,定位柱13的顶面与凸部23的顶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t,该距离t优选0.2mm~0.5mm。如此设置,完成地板铺设后,地板3与支架1直接压抵承载,可完全规避保温模块2受力形变,从而确保排布在保温模块2管插槽22内的热管4(图15中未示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当然,图中所示仅为示例性图示,各线条所呈现的尺寸比例关系对本方案的实质内容并未构成限制。

进一步地,凸部23具有孤形外周表面,便于适配折弯部的热管,除夹持作用外兼具良好的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相邻凸部23之间的最小尺寸w与待安装热管4的外径尺寸适配,请参见图14所示。应当理解的是,这里的“尺寸适配”是指基于保温模块2的材料特性夹持并定位热管4的尺寸关系,而非理论上的相同尺寸。

具体地,每个凸部23上的多个安装孔21形成一组,图中所示一组为四个。作为模块化设计,为了使得相邻保温模块2间避开布管,以避免热管滑出,本方案对凸部23的布置作了进一步优化,位于保温模块2外缘处的凸部23为第一凸部231,位于保温模块2中部的凸部23为第二凸部232;并配置为:相邻保温模块.2拼接后,外缘处的相邻第一凸部231上的多个安装孔21可形成所述一组,也就是说,相邻外缘处同样可形成四个一组的安装孔21,确保铺设空间连接方式的一致性。显然,具有此类外缘处的保温模块2为标准模块。

当然,实际铺装空间存在无法全部由标准模块完成铺设的情形,因此,还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保温模块2的至少一侧外缘具有延伸形成的水平扩展段24,具体如图14所示双点划线外区域。图中所示,保温模块2'仅单侧具有水平扩展段24,适用于空间临边位置处;保温模块2〃的相垂直的两侧具有水平扩展段24,适用于空间拐角位置处。如此设计,能够确保边缘位置和拐角位置的纵向平整度,并可在铺设空间形成热量向下散发可能性的绝对阻隔,以确保获得较佳的系统热效率。

这里,该水平扩展段24的设置不局限于图中所示两种情形,对于较为特殊的铺装位置,可以三侧外缘具有该水平扩展段24,也可以两个相对侧外缘设置该水平扩展段。但需要明确的是,保温模块2'和保温模块2〃为辅助配套使用,上述标准模块的使用量最大。

此外,第二凸部的横截面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孤形外周表面,例如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具有倒圆的矩形(图中未示出)等,只要具有热管安装导向贴合使用均可。

除前述支架及保温模块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空调地板组件。如图1所示,该组件包括地板3和位于地板3下方的热管4;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支架1和保温模块2;其中,多个支架1依次拼装形成支架层,多个保温模块2的安装孔21与相应支架1的定位柱13适配拼装形成保温层,本方案的热管4嵌装于保温模块2的管插槽22内。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地板组件采用了模块单元化的设计构思,地板、热管、保温及支架的单元化分层设计,辅以支架层与保温层的模块拼装方式,以及热管与保温模块的嵌装实现方式,在满足系统稳定运行获得良好热效率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铺装效率及检修维护成本。

综上,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块化地板换热组件,可实现快速铺装作业,便于检修;具有阻水、阻燃性能好,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整体铺装厚度,在当前层高受限的空间中,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