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965发布日期:2019-04-09 21:1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工程结构抗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各部门均推出了相应的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城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其抗震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但在广大农村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的自建房,甚至即使是当地政府组织建设的居民小区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现状仍让人担忧。

出现上述严重震灾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1)建造村镇房屋的预算一般都较低,自建房也一般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施工队自行建造,从建造成本、施工工艺等方面都难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建造房屋,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可能不达标;(2)由于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很大,其强度仍有可能超过当地的设防烈度,在此情况下,即使房屋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建造,强震作用下仍存在失效破坏的可能。

隔震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起逐步应用于工程并已发展为减震控制领域最成熟的技术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减小结构水平刚度、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从而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目前工程上已应用较多的隔震装置主要包括叠层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等。常见橡胶支座的构造是将橡胶板与钢板交替叠合而成,制作方法主要是将未硫化的橡胶片与钢板采用胶粘处理并高温一体硫化。此类支座因钢板限制橡胶支座变形,其竖向刚度大,稳定性强,但水平剪切刚度低、变形能力很强,在高层隔震建筑中已广泛推广应用。

考虑到村镇房屋的上述特性,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尝试将隔震技术引入村镇建筑中以提升其抗震性能。但由上述内容可知,隔震橡胶支座具有高性能的前提是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重量大,对于预算较少的村镇低矮建筑而言代价过大,如果考虑到欠发达地区运输不便、重型安装器械偏少的问题,应用上述隔震装置的难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以解决现有的隔震橡胶支座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包括:输送带基体、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贴设于所述输送带基体的上、下表面,所述输送带基体内设有预留孔道,所述预留孔道的轴线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垂直,所述预留孔道内置有连接拉杆,所述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带基体包括多层依次叠加的织物芯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拉杆的两端均设有带螺纹的螺栓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设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沉头孔,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沉头孔和螺栓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拉杆包括橡胶本体,所述橡胶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螺栓孔开设在所述密封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内侧在所述沉头孔处分别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板卡设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织物芯输送带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覆盖橡胶层层、织物芯层和下覆盖橡胶层,所述织物芯层包括多层织物芯。

优选地,所述预留孔道为多个,多个所述预留孔道呈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采用硬质塑料板。

优选地,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橡胶本体采用胶粘连接,所述密封板为金属板,所述橡胶本体为高阻尼橡胶。

优选地,多层所述织物芯输送带之间采用输送带阻燃粘合剂粘合成型,成型压力为2~4mpa,成型温度为20~35℃。

优选地,所述织物芯输送带的层数为5~10层,所述织物芯的层数为4~6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叠层输送带支座,该支座基体由多层织物芯输送带叠加而成,两端以硬质塑料板封端,连接拉杆内置于输送带预设圆形孔道,且采用螺栓连接与塑料板锚固,该支座中不含叠层钢板,较同尺寸橡胶支座重量轻、成本低,适用于农村等偏远区域的低矮建筑防震;竖向设置的连接拉杆,可适应支座水平大剪切变形,能够提高该支座的竖向抗拉刚度、水平剪切刚度以及支座的耗能能力。

此外,若输送带选用经简单修复后质量尚可的废旧输送带,成本进一步减少且实现了橡胶资源的二次利用,对环境有利;而且该支座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预留孔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单层织物芯输送带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上压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连接拉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连接拉杆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剪切变形示意图;

图中;

1-输送带基体;2-上压板;3-连接拉杆;4-下压板;5-预留孔道;6-织物芯输送带;201-沉头孔;202定位凹槽-;301-橡胶本体;302-密封板;303-螺栓孔;601-上覆盖橡胶层;602-织物芯层;603-下覆盖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层输送带支座,包括:输送带基体1、上压板2、下压板4以及内置于输送带基体1中预留孔道5中的连接拉杆3,连接拉杆3与预留孔道5间隙配合,使得连接拉杆3与输送带基体1之间可相对活动,以便于安装。上压板2贴设在输送带基体1的上表面,下压板4贴设在输送带基体1的下表面,输送带基体1与上压板2、下压板4可采用专用胶粘剂粘接,也可采用无粘接的方式放置。预留孔道5的轴线垂直于上压板2和下压板4,连接拉杆3的上端与上压板2固定连接,连接拉杆3的下端与下压板4固定连接,从而将上压板2和下压板4固定连接并压合在输送带基体1上。

其中,输送带基体1由多层织物芯输送带6逐层叠加而成,不同层织物芯输送带6之间可采用专用胶粘剂粘接,也可采用无粘接的方式放置。每一层织物芯输送带6为矩形或圆形,每一层织物芯输送带6上都开设有圆孔,多个圆孔叠加重合形成预留孔道5。预留孔道5相当于穿过了每一层织物芯输送带6,通过在每一层织物芯输送带6的同样位置开设与预留孔道直径同样大小的孔,最终叠加后即形成上述的预留孔道5。织物芯输送带6具有质量轻、缓冲性能以及抗剪切性能好的特点,具体可选用工业中常见的织物芯增强输送带,织物芯输送带6的层数一般为5-10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拉杆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上压板2和下压板4固定连接,连接拉杆3的两端均设有带螺纹的螺栓孔303。上压板2和下压板4均采用硬质塑料板,硬质塑料板由尼龙板、聚四氟乙烯板等高强塑料板制成,硬质塑料板中预留设有与螺栓孔303对应的沉头孔201,以便与连接拉杆3锚固连接。通过将螺栓固定在沉头孔201和螺栓孔303中,从而将连接拉杆3一端与上压板2固定连接以及将连接拉杆3另一端与下压板4固定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拉杆3为圆柱形结构,具体包括:橡胶本体301以及连接在橡胶本体301的两端的密封板302,橡胶本体301为柱形结构,密封板302为圆形的金属材料结构,采用胶粘粘合在橡胶本体301的两端,粘接强度应大于橡胶抗拉强度,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橡胶本体不出现金属与橡胶之间粘结层撕裂破坏。螺栓孔303开设在密封板302的中心位置,用于与沉头孔201对接。作为优选的,橡胶本体301可选用高阻尼橡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压板2的内侧在沉头孔201处开设有定位凹槽202,下压板4与上压板2相同的结构设置,下压板4的内侧在沉头孔201处也开设有定位凹槽202,定位凹槽202用于对连接拉杆3的两端定位,便于固定连接,同时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其中,上压板2和下压板4的内侧均指贴设于输送带基体1的一侧,密封板302卡设在定位凹槽202中。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整个叠层输送带支座的结构稳定性,预留孔道为多个,多个预留孔道可呈阵列分布,图2中所示3乘3孔道仅作示意,实际布置应根据设计需求确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织物芯输送带6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覆盖橡胶层601、织物芯层602和下覆盖橡胶层603,覆盖橡胶层601、织物芯层602和下覆盖橡胶层603依次粘合,织物芯层602包括多层织物芯,织物芯的层数一般为4-6层,织物芯通常是由尼龙、涤纶等丝线制成的帆布。上覆盖橡胶层601、下覆盖橡胶层603的厚度均按照需求确定。作为优选的,织物芯输送带6可选用简单修复后质量尚可的废旧输送带,可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实现橡胶资源的二次利用。

上述实施例中叠层输送带支座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合适的织物芯输送带6,采用切割机裁切尺寸完全相同的圆形或矩形切片,切片立面图如图3所示;并根据设计需求如图2所示在织物芯输送带6上预留圆形孔,以便叠加后形成预留孔道5。

步骤2:输送带基体1之间有粘结时,将每块输送带切片涂抹粘合剂后交替竖向贴合,常温加压粘接成型即可。叠层输送带1之间无粘结时,仅需将每块输送带切片交替竖向贴合即可。

步骤3:将连接拉杆3置于输送带基体1中的预留孔道5中,再用上压板2和下压板4封住输送带基体1的上、下两端,连接拉杆3的两端需精确卡入上压板2和下压板4预设的定位凹槽202内,再通过连接拉杆3的螺栓孔303与硬质塑料板的沉头孔201对两者进行螺栓锚固。

一般情况下,织物芯输送带6的上覆盖橡胶层601、下覆盖橡胶层603的厚度不同,为了保证橡胶支座竖向构造的连续性,相邻输送带叠合时应一正一反交替叠合,以此保证叠合后织物芯间的橡胶层总厚度始终等于上覆盖橡胶层与下覆盖橡胶层的厚度之和。

作为优选的,在步骤2中,有粘结时织物芯输送带6粘结所用粘合剂为输送带阻燃粘合剂,如峡江xj-288、天和thx700等。

作为优选的,在步骤2中,输送带基体1在制作时,各层织物芯输送带6有粘结时的常温为20-35℃,成型压力为2-4mpa,加压时间为24小时,以增强粘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