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8459发布日期:2019-05-15 22:52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部分住居民楼的业主来说,相邻上下层之间的噪音干扰不可避免,特别是上层住户的生活噪音对下层住户的干扰,是影响居住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有些小区楼板比较薄,地面装修面层如果没有特殊考虑降噪处理,则产生的生活噪声很容易通过楼板传到下层,甚至上层人员走路声音都会清晰传到下层,给下层住户造成干扰。

楼板的隔音性能与楼板自身材料、厚度、内部构造等有关,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增强楼板隔音性能措施的研究发明也逐渐增多。这些措施包括:增加楼板厚度、楼板内部设置空腔、楼板与装修层之间设置空腔或隔音材料层等。这些靠无限增加楼板厚度的方式解决隔音的问题不现实,而增设楼板之间空腔、楼板中间增加隔声材料等技术因其隔音效果良好,造价低的优点,逐渐被推广使用。

现有的增强楼板隔音性能的措施集中在新建建筑的楼板施工措施,或者在楼板结构面上层增设隔音措施。现实生活中,上层住户为降低对下层住户噪音干扰而费时费钱主动在本层地面做隔音措施的情形非常少,因此下层住户对解决上层住户生活噪音的干扰的有效措施非常少。本发明即可以解决下层住户的此痛点,下层住户通过在本层顶板下面施工(即自己房子内部),完成隔音效果显著的双层夹芯楼板,可以完美解决上层住户噪音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对已有房屋改造,形成双层夹芯楼板,通过在本层顶板安装隔声吸音材料形成隔音材料夹芯层,在隔音材料夹芯层下部通过新增一层密实的楼板,将原顶板做成″双层夹芯楼板″,从而大幅减少上层噪音向下传播,实现隔音效果。本发明是贴合已有房屋的使用需求,施工简便,适用性强,对各类楼板均适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包括在所述已有建筑楼板的下表面上形成隔音材料夹芯层;在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下表面上形成密实层。其中所述夹芯层和/或密实层可以由多层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由选自聚苯类挤塑板、隔音岩棉板、柔性橡胶板、陶铝吸音板和木制隔音吸音板等常见隔音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厚度一般为20-5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夹芯材料层通过黏胶法或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已有建筑楼板的下面。

进一步的,所述密实层为混凝土板层或类似砂浆类密实面层,所述混凝土板层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已有建筑楼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板层为预制混凝土板、或者通过现浇混凝土板方法形成,所述现浇混凝土板方法包括:

第一步:穿过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在所述已有建筑楼板底部植入多个悬挂螺栓,由此形成多个吊挂点;或者直接利用固定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的固定螺栓作为吊挂点;第二步:将钢筋网片焊接所述吊挂点上;第三步:采用喷射混凝土或者喷射砂浆法或人工抹灰法施工形成内含所述钢筋网片的密实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喷射的混凝土为细骨料混凝土或轻型骨料混凝土,喷射的砂浆为高强砂浆。

进一步的,所述密实层的厚度一般为30-10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本发明的以有建筑楼板隔音楼板能够解决已有建筑中上下层隔音问题,通过在已有建筑楼板下制作安装隔音材料夹芯层和新增密闭楼板,使得原有单层楼板变为双层楼板(双层夹芯楼板),有效的隔绝上层住户的噪音传播,具有对已有建筑上层噪音隔音效果显著的优点。并且本发明是已有建筑中下层住户在自家空间内解决上层住户生活噪音干扰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贴合已有房屋需要的优点。

2、本发明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在已有建筑楼板下安装,不用全屋安装,但可以有选择的安装在对环境噪音敏感的卧室、书房等屋顶,对于客厅、厨房等对噪音不敏感房间可不安装,所以本发明具有安装灵活,适用性强的优点。

3、本发明一种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的安装可以采用胶黏法或者固定螺栓固定法固定于已有建筑楼板的下面,不需要对原有楼板底部装修面作处理,使得本发明具有施工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建筑楼板隔音楼板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胶黏法固定隔音材料夹芯层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固定螺栓固定隔音材料夹芯层剖面图;

图4为密实层内钢筋网片焊接于生根吊挂点剖面图;

图5为密实层内钢筋网片焊接于生根吊挂点平面图;

图6为密实层构造剖面图;

1已有建筑楼板装饰层2已有建筑楼板3隔音材料夹芯层

4密实层5胶黏层6固定螺栓端部垫片7固定螺栓8钢筋网片9吊挂点10悬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已有建筑楼板隔音板包括隔音材料夹芯层3和密实层4,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用于将所述已有建筑楼板2传下来的噪音反射和吸收,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位于已有建筑楼板2下面,所述密实层4位于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下面。已有建筑楼板与本发明已有建筑楼板隔音板组成了双层夹芯楼板,如图1所示。

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由选自聚苯类挤塑板、隔音岩棉板、柔性橡胶板、陶铝吸音板或木制隔音吸音板等隔音材料所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为聚苯类挤塑板,所述已有建筑楼板隔音板能够起到隔音作用的原理是:作为具备一定柔性的中间隔音材料夹芯层3,在上层住户已有建筑楼板2和下层密实层4间形成多层界面,切断声波沿着上层住户已有建筑楼板2直接向下层传播的通道,使得噪音声波传到夹芯层下面密实层4层时经过大幅衰减,再经过下层密实层4层的衰减,到达下层住户房间时基本衰减完全。在本实施例中已有建筑楼板为混凝土楼板,但本发明不仅适用混凝土楼板,对于各类楼板都适用,即使已有建筑楼板为木楼板、钢楼板或其他材料楼板,本发明均可适用。

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所述已有建筑楼板2的下表面上形成隔音材料夹芯层3;步骤二:在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下表面上形成密实层4。

步骤一为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安装,隔音材料夹芯层的安装可以采用胶粘法、固定螺栓固定法,本实施例中,采用胶黏法固定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于已有建筑楼板2的下面。如图2所示,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通过胶黏层5固定于所述已有建筑楼板2的下面,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安装能满足夹芯层贴紧上层楼板,不影响密实层4施工即可。由于隔音材料夹芯层3下部还需要安装密实层4,因此对隔音材料夹芯层3在已有建筑楼板2下固定牢固程度要求不高,能保证施工过程中隔音材料夹芯层3能挂在已有建筑楼板2下方即可。另外,在安装隔音材料夹芯层3时,已有建筑楼板下方的刮白等已有建筑楼板下表面上的装修面层不需要铲除,多一层交界面对于噪音声波的反射衰减是有利的,并且也体现了本发明施工简便的优点。

步骤二为密实层4的制备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密实层4选用预制混凝土板材,预制混凝土板材采用细骨料混凝土制备,作为改进优化,也可以采用加气型细骨料混凝土,还可以采用预掺有小直径聚苯颗粒等空气含量高的轻型骨料,形成的预制混凝土板材内部气体、空腔多,更有利于隔音。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悬挂固定密实层4于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的下面,板缝通过胶黏方式密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用于已有建筑楼板的隔音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固定螺栓7固定法固定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于已有建筑楼板2的下面;步骤二:采用现制混凝土法制作安装所述密实层4于所述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下面。

步骤一为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隔音材料夹芯3为木制隔音吸音板,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安装采用固定螺栓7的方法,如图3所示,隔音材料夹芯层通过固定螺栓7穿过隔音材料夹芯层3固定于已有建筑楼板2的下面。为了增加固定螺栓7和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接触面积,避免损坏隔音材料夹心层,在固定螺栓7的端部设置固定螺栓端部垫片6。

步骤二为密实层4的制备安装方法,本实施例中,密实层4选用现浇混凝土板法制备安装密实层4于隔音材料夹芯层3的下面。现浇混凝土板制作安装方法步骤包括:第一步:穿过隔音材料夹芯层3,在已有建筑楼板2底部植入悬挂螺栓10形成生根的吊挂点9;第二步:钢筋网片8焊接在这些生根的吊挂点9上;第三步:采用喷射混凝土或者喷射砂浆法,完成所述密实层4的制作安装。即在已有建筑楼板2底部植入悬挂螺栓10方式生根形成吊挂点9,将钢筋网片8焊接在这些生根的吊挂点9上。植入的悬挂螺10采用在混凝土中生根的螺栓,可以优选膨胀螺栓或者化学螺栓。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膨胀螺丝。悬挂螺栓10的直径和间距需要根据密实层4厚度情况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已有建筑楼板2为混凝土楼板情况下,新增密实层4厚度小于50mm,可以采用m6或m8膨胀螺栓,间距不大于1000mm均布植入已有建筑楼板底部;密实层4厚度为50-100mm,可以采用m6或m8膨胀螺栓,间距不大于800mm均布植入已有建筑楼板2底部,密实层4厚度为大于100mm时,需要特别计算确定螺栓直径与间距,如图4和图5所示。新增密闭楼板内钢筋网片8焊接于生根吊挂点后,进行密实层4混凝土浇注施工。由于密实层4与已有建筑楼板2仅隔着隔音材料夹芯板,厚度约20-50mm,因此,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工法施工,或者采用喷射砂浆施工。喷射的混凝土或者砂浆可以采用细骨料混凝土或高强砂浆,作为改进优化,也可以采用加气型细骨料混凝土或砂浆,或者采用预掺有小直径聚苯颗粒等空气含量高的轻型骨料,形成的混凝土层内部气体、空腔多,更有利于隔音。采用喷射施工的混凝土及砂浆,可以通过添加增稠剂等方式增加其粘稠度,减少喷射施工时的回弹坠落量。密实层构造剖面,如图6所示。除了采用机械喷射法施工外,也可以采用人工手工抹子方法将密实层4材料一点点抹到夹心层3下部。需要说明的是,施工时不用追求密实层4与夹心层3之间的密实度,由于本施工目的是隔断噪音向下传播,因此,密实层4与夹心层之间的空隙不会影响隔断噪音的效果。但要尽量保证密实层4自身的密实度,起到阻隔噪音的目的。另外,为了密实层4施工的便利性及增加密实度,钢筋网片8可以设置多层,每层钢筋网片8网眼间距也可以不同。

应该理解的是,也可以直接利用固定隔音材料夹芯层的固定螺栓7作为悬挂点,不再另外形成悬挂螺栓10。例如固定螺栓7采用较长的长度,充分地突出隔音材料夹芯层,露出的部分可以后续用来作为密实层4中钢筋网片8的悬挂点。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