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能地下空间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7628发布日期:2019-08-24 10:2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ai智能地下空间停车场就是在有限的土地局域面积的一个车位或有限车位内向地下挖掘空间通过人工智能电梯和滑板车承载运输车辆的方法停放比原来多十倍或更多的车辆。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停车位内,一个车位的局域面积内只能停放一辆车,在经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处理后,以人工智能电梯和滑板车的方式运送地面车辆到地下空间存放,在相应的地下空间停放十倍以上或更多的车辆。这种停车位的方法就是将现有的停车位停车场停车坝停车库的地方的土地向下挖掘形成一个地下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计算出分配停车位的数量,用ai智能的方法将车辆停放在其内,达到停车的目的。所谓人工智能地下停车场无需人驾驶车辆进入地下停车,车辆的转移通过智能升降电梯和滑板车来实现,以流水线的方式布局最大利用停车空间,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空间用来停车,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停车辆的多少依据向下挖掘的深度和长度宽度而定。一般依据车身的高度宽度长度为基准确定一个车位的体积,在原有一个停车位的地方若能增加多停十辆车空间的话,就预备向下挖掘二十多米深,预估车身高度小于2米。车身的面积是一定的,也就是一辆车占的面积是一定的,高也是一定的,停放的车辆数是根据向下挖空间的深度和长度宽度而定。在现有的停车位停车场的情况下,向小区房屋下、绿地下、走道下、车道下以及车辆行驶的街道、公路,各种公共场所、公园、广场、医院、饭店、宾馆、电影院、学校、地铁口、大型游乐场等地下空间设置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让所有的机械车辆全部智能停放在地下空间里。只要城市里的各种车辆包括公交车、出租车、轿车、共享单车、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等车辆,只要它们不移动,就把它们全部转移到地下空间里智能存放;在地面上人们就看不见它们了。让停各种车辆的非机动车道变成绿色长廊公园,让人们穿梭在绿色植物的小径上班购物看电影去办各种的事情。

二、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停车是一种都市病。停车难,难停车,车位少,要停的车辆多,无处停车。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在有限的土地空间里,人口成几何倍增,住房成几何倍增,车辆成几何倍增。停车的空间是有限的,停车位的增加在不停挤压人们的生存资源,这样整个城市就成了一个巨大空间储物场,有限的空间装下了不断倍增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物质,装下了能动的生命和移动车辆,装下了不能移动的物品和静止的物体。在这样巨大的拥挤的环境里,城市拥挤爆炸将会成为隐患。

要解决这样一个城市停车的巨大难题,尽管政府、企业、单位、个人都在用尽一切办法一切手段拓展加大停车位的来源,挖掘潜在的停车位。甚至通过限购车辆来限制停车,通过收取高额停车费来限制停车。其实,人们穷尽所有要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治标不治本,停车难,难停车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给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压力。

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土地面积内解决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呢?向地下要空间,向城市表面土地下要空间,将一辆停车位的地方让其同时能停五辆车,停十辆车就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现在是一个保有车辆的大国,再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发展,人人拥有一辆车将不再是一个问题,甚至一人拥有几辆车也是可能的;在汽车数量达到保有量为十亿辆以上时,中国的土地资源会留出多少土地面积用来做停车位?不可思议,如果这些增加的大部分车辆的停车位按现有的标准规划在土地表面时,在城市及其周边将会增加多少土地面积用来供给停车?所以,以此为据向地下要空间,向地下要ai智能停车空间势在必行。

所谓向地下要空间,就是人们在常停车的一个车位处,一片停车处,一广场停车处,甚至停车基地,我们除了利用其表面局域的面积空间停车外,我们可以在这局域的空间面积处向地下延伸,向地下空间延伸得到我们想要停车的面积。比如,一个小区在局域面积土地表面内规划了五十辆的停车位,在这有限局域土地表面内也仅仅能停放五十辆车。如果在这一有限局域土地面积内向地下空间要停车位,我们经过土方作业,向地下挖掘二十多米,甚至五十多米深,然后经过精心空间设计,使这一局域面积原来只能停五十辆车的有限土地表面积一下子能几何倍增大量的停车位。向下挖掘二十多米深,假设车身高不大于2米,也即两米高一个停车位,保证长宽与原车位不变,同样一个原来的车位就可停下10辆车,是原来停车辆数的10倍,若能向下挖掘30米深,又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停5辆车,这样算下来,在同一个车位处向地下要空间我们就可多停15辆车,增加了15倍的停车数量。当然在考虑可行和成本的基础上向下挖掘50多米深,与原本一个车位相比可停下25辆车。那么一个土地表面积原来能停50辆车的情况下,依据以上指标技术情况下,向下挖二十多米深的情况下,原来停一辆车就可以下停10辆,50个一片停车位区域能停下500辆车。按现有的科技施工水平如果向地下挖掘30米50米的空间会让更多的停车满足人们的需求。

依次方法推算,何愁没有停车位,何愁再有停车难的事,停车将不再是一个话题。在大型的停车场,若用这种方式向地下要空间要停车位,在城市我们可以节省多少土地面积用来做它用,用来拓宽公路,用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用来增加人们的休闲广场,甚至用来做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建筑家居和办公场所。

当然在一些地方,有人在一局域面积内在地面上建起了立体地面停车场。这样的停车场很少,也很难推广,其致命局限是在地面上建立体停车位,仍然要需占用地面空间,其升降载重的技术,难度要比在地下建停车场的技术高,空间载荷大的情况下难度也更大,比如一竖层从上向下停10辆车其载荷和设备的重量会超过20吨。建造成本技术更高,停车难度更大,产生噪音,对环保也是不利,其有效性也是难以推广的。

如果在有限局域面积内,我们向地下要空间,向地下挖掘空间,相对比较这会更省,更安全,载荷可分层分解;而且这种方式建停车场,更利于环境,更利于停车场与人和谐相处。因为这种方式建停车场不增加占用地上空间,用的仅是地面下的空间,一次建成,永久使用。对环境,对种植花草树木也不影响,在城市有限局域空间里无形多出一个原有停车位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停车空间,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彻底解决城市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解决因停车问题挤压了人们对土地它用地的需求。给城市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将带来的城市无限价值。人们将节约的土地种植花草树木,腾出更多的空间,释放城市压力,将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向下挖掘的成本控制,在现有建筑物地下或地面,楼内的地面一层二层有商业停车位出租出售,一般普通停车位价格都在十五万左右,如果向下挖掘地下空间停车位的成本控制在5万元左右,人人购房人人购买停车位,中型小区50辆为一片停车区的话,以二十米深为标准,能停下500辆车,一辆车位成本控制在5万元左右,共计费用花费在2000万元左右建一个地下空间停车场,那将是非常便宜和实用的。如果在大型公共区域,国家出资建设地下智能共享停车位那将是最好的,每天每车仅仅收取一点停车维护费就可以了甚至不收任何费用。这样将彻底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如果从社会效益来分析,社会效益巨大。也许那一天我们的街道两则公路的两则包括非机动车道人们看不到任何机械车辆停放,原来的一些防阻栏杆,一些隔离带就可以不要,一些马路边的高高低低坎儿完全可以推平,人们看不见警擦贴罚单,多出了原来停车的地方完全种上绿色植物,多了一条沿公路街道两旁的绿化带,车流也更顺畅。在小区内部,因所有的车辆全停放在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里,地面上看不见车辆,小区就会多出很多的面积用来绿化,修建更多的绿色休闲场所,供人们娱乐。

考虑现有地下大型停车场的不足,在此累述一下原有小区商场医院宾馆学校等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其中有的地下停车场就是一种摆设,很少有人开车下地下室停车;主要原因是地下停车场的灯光昏暗,人迹罕至,有一种阴森可怕的气氛,这从心理上导致人们不愿在地下空间停车;再说一些小区地下停车场就是个无人区,脏乱差全有,还有地下停车场因人们停车后还要在地下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目的地,也是不愿意去地下停车的一种原因。以致这种不能停车的地下停车场浪费惊人,因此智能改造原有一些小区地下停车场,也是本发明的一个内容。把这种地下停车场进行智能改造智能升级,改造成智能无人停车场,人不再随车下到地下,这样从根本上解除了对地下停车的心里阴影。最大利用了原有旧的地下停车场。

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情况,在城市巨大进步的同时,停车难,难停车的停车位资源相对减少,这将阻碍城市进步。因此寻找更多的资源空间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向地下要空间,向地面上要空间(基于前面提过其技术难度大的其他原因,此处不做累述),这是人们选择的不二方法。本发明内容具体就是向地下要资源,要空间。向地下要停车场。结合ai智能技术,把地下停车位打造成人工智能停车场。

依据现有车辆的长宽高立体面积测算,一辆车辆的车位平均占用13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大一点的车如:4697×1878×1836型号的车辆也在13平方米面积以内。依据现有停车位的标准,一般情况家用轿车suv来测算;其长为≤5米,宽度≤2.5米,高度≤2米,依次计算出占地面积≤13平方米。停小型车为主的停车场,车位尺寸采用215×2.7×5-6米的尺寸,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小于5米。停车场为:1、一般标准是2.5m×5.3m为最佳标准车位尺寸。2、斜车位标准规划;宽2.8米,斜长6米,两斜线的垂直距离保持在2.5米标准;3、一字车位标准规划:宽2.4米,长6米。ai智能地下空间停车位设计因不考虑人随车进入地下,所以其停车位高度可以降低以节省大量的空间。

依据现有车辆的长宽高体积测算,一辆车的车位平均占用体积约为26立方米。以此为依据向地下要空间一辆车车位的体积为为26立方米左右,这已考虑楼层板厚度了。按现在要求向下挖掘23米深为标准,车身高为2米,一竖行能预制10辆车位在地下空间里。向地下开挖土方作业。在停车位左右上下前后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架设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在每一层的位置分别设立承重,使其逐渐分层分担几十辆上下的立体车重和自重,要求二十几米以下的四周设立钢筋混凝土墙和框架时要考虑几十辆车的载重重荷。其作用有以下几点:1、承重作用,2、安装智能设备,3、防水功能。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墙和框架时,要求承重达到到二十辆车的载重重荷,混凝土的钢筋自重和空间上面土地以及土地上物体的承重在设计时都要计算在内。混凝土的防水防潮功能都不能被遗漏。其承重墙每层分设承重载荷大梁,以分解所有车辆的立体载荷,包括混凝土以上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重量都要考虑进去。

从经济上的考虑,一个原本只停一辆车的地方;以现在市场价卖车位。一般现有标准一个车位十五万左右元,那么若向下要空间,设立立体停车位,一辆车分摊五万元左右,再考虑前期基建投资,智能设备的投资和管里费用算在一起;五万元左右一个车位就太划算了。若是在购买商品房时,公摊面积算在房屋里的话,停车位土地表面积是不花钱的,其花费仅是前期基建,中期智能设备和后期维护上。

这里分两种情况向地下要空间:现有小区的改建,新小区的预设;对后者土建图纸要求设计地下空间停车位,新小区停车位设计图纸与在建楼房配套,规划的更科学更可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建房地产开发新小区时,在设计停车位图纸时,预设地下立体空间智能停车位,并在房款里多加5万元购买地下智能空间停车位。这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万元也不多,比起现在的车位价格完全能接受,量大也许成本会更低。一房一户一车位,多买限制在五个车位以内。对旧式小区停放车辆的改建,土建不多不难,智能设备也不贵,改造起来也快也容易。从后期维护来看属物业管理,设备维护也最省事。

基于以上事实,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因城市发展带来的停车难难停车城市病,停车问题就不再是困扰。以此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至少交警不用每天上街贴条了,也减轻了人们对罚款的怨声载道,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特殊车辆车位的设置。对于不是一般家用轿车的车型车位设置,可设计特殊车型车位。设置加长加宽价高。这样的地下空间智能停车位数量相对较少,这主要针对大型公交车的停车基站。

对整个地下空间ai智能停车场的制备分土建工程和智能设备的安装工程,二者互相嵌合,互补性施工;首先图纸的设计,预算停车空间,其次开挖土方,浇筑混凝土底座和四周防护墙,浇筑框架结构,ai智能设备安装(安装成工厂流水车间方式停放车辆,流水似进车停车出车),水电安装,防水施工等几步。

对于ai智能停车场的安装方法和造价,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实施。一般分三种情况:1、对老旧建筑物的原有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停车点以及其它停车基地以及医院商场学校机关单位电影院宾馆饭店等停车位的改造,对它们的车位进行智能改造,重新规划,重新进行ai智能停车位的布局和设计。2、对在建新建建筑物的地下智能空间停车场的设计布局。3、对街道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地面地下停车场的重新智能改建设计布局。

(一)、对现有建筑屋地下停车位进行智能改造升级的设计说明。以旧小区停车位智能改造举例,其它类似。

首先规划,图纸设计,开挖土方,智能设备安装。这几个过程完成后,实施以下几个智能停车步骤。

对现有小区的要求:在现有小区大门口,几乎都设置了车辆进出专用通道,刷卡进出车辆,抬杠放心,车辆人物品进入小区,进入小区规划的汽车位停车。

1、进行小区大门口ai智能设备升级,使其数据升级更新,达到车辆一旦进入智能识别区范围,数据读取立即识别。

2、车辆停在规定的识别区域内,人与物品脱离车辆。

3、车辆自动停在智能滑板车上随升降机落下在地下空间里。

4、地下ai智能设备滑板车将车停放在指定的空域里。

5、从进门停车落进地下空间智能找到车位停放;出车时智能升上地面,开车离开大门。

从以上几个过程中,其关键的几步时:大门口停车到位,人与物品离开车辆,车辆自动落入地下空间,智能滑板车托举其车辆找到车位停放,出车时智能滑板车托举其车辆从地下升上大门口,人驾驶车辆离开,共计五步完成一次停车出车的过程。大门口ai智能设备的安装,其实在原有的大门设备的基础上,提升大门口ai智能设备,达到智能需求。以每辆车为单位录入数据,获得车辆及车主或小区业主信息。保存在大门ai智能设备上,为随时进门车辆开启停车模式,也可将信息网联在手机上,通过刷手机智能停放车辆。

(二)、对在建新建建筑物的地下智能空间停车场的设计说明:在建小区或在建停车场的地下空间智能停车位的安装过程,规划设计土建智能设备的安装。这种新建地下智能空间停车位随新建房屋建筑依次施工,房屋建好了,智能地下空间停车场也建好了。其多了一个智能设备的安装要求和安装流程,比如进门口ai智能设备读取数据。按照常规,一辆车进入大门停下,取卡读取数据,人下车取物离开,车在智能设备的运行下自动落入地下停车空间,地下空间停车场智能识别定位,智能滑板车将落下的车辆挪动到空车位处。也可用手机扫描停车手机扫描出车,完成一次停车过程。

人若出门办事需要用车,通过ai智能设备或用手机发出指令,地下ai智能停车场或大门智能设备收到指令,智能滑板车托举车辆从地下通过智能电梯升上地面大门口处,人带上行李,坐上车,驾驶离去,完成一次智能进车、停车、出车的过程。

地下智能停车位的建立。这是一个复杂的基础土方挖掘和ai智能设备安装的过程。需要开挖土建工程和安装智能停车位设备。这个过程需要与ai智能大门进行网络系统配套。其过程需要根据小区具体布局,设计图纸,并与地下ai空间智能设备网联互通。

基建图纸的设计,设计ai智能设备的安装方式。基建图纸的设计,容车位计算,开挖土方,智能设备安装,排水,供电,防水,以及钢筋混凝土墙体制备。本处以一小区地表停车位为一百辆为例进行具体操作。地上一百辆,地下以一千辆停车需求进行布局(向下挖掘的深度为23米),开挖地下空间土方,为了更大量的节约地下空间,本处以平面布局,十层停车位立体空间,让小区周边的商场,饭店,活动中心,以及公路两边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车辆都有停车位置的求要设计。在收集信息时,对外部分采用共享停车模式预备车位。对外开放共享停车位。

相互之间的层高以以一辆车两米高度布局空间,因停车场人不再进入,所以一以个车位高度为两米计算。整个地下空间按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进行计算设计安装。为了承重在地下整体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配备智能设备。智能进入车辆,智能转移车辆,智能升降,智能左右前后停放车辆。自动设备安装,升降设备的安装。以23米高度为智能空间,以一竖行立层停放10辆车为一单位,在钢筋混凝土上安装升降智能设备,其安装10层,停放10辆车,可左右前后转移车辆停放,如果按100辆车为单位,预设空间按1000辆车计算空间。预备智能落口电梯设备,在落下口处通过智能滑板车左右前后智能转移停放车辆。在落口电梯设备上安装左右上下前后进出口供智能滑板车自由进出,车辆停在滑板车上通过智能电梯落下,智能寻找空置停车位;然后通过滑板车的载体将车辆重新停放到位,完成一次车辆停放过程。出车时,智能滑板车托起停放车辆,运输到上升口处通过智能电梯设备的智能升起,将车辆升至地平面处,完成一次智能滑板车到地面运输停车转移过程。

(三)、对街道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筑物的地面地下停车场的重新智能改建在建设计说明。

对原有街道公路等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的改建并延伸城市街道公路等地下空间停车场的建设和公园区广场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的建设。把车停放在街道、公路、大型公园医院、大型商场等的地下智能空间;当然共享单车、电动车、三轮车都转移在地下智能空间,这种地下空间可根据具体位置而设置,这种地下空间可大可小,灵活配备,比如电动车可以一次落入地下空间5辆,自行车可以一次落入地下空间10辆;这样人行辅道街道公路两旁的人行道完全可以改造成幽静的长廊公园。人们再也看不见满街辅道上的各种停放的车辆了。整个街道城市公路也沿整个非机动车道全部绿化成公园,人们出行上街买东西购物、上饭馆、住宿、看电影、逛商场,先走一段公园幽径的小路,再进入各自需要的目的地,多么美啊!为这个城市增加了多少绿化面积,增加了多少公园面积,地面上其它地方除了公路上移动的车辆外,就不见停车的各种车辆,看见的全是绿色植物直扑眼帘。当然我们绝不会忘了盲人的走道,幽静的小道可用盲道砖铺设,正常人可以走,盲人也可以行走,节约了资源。

在街道或城市公路地下空间设立停车场时,相对宽度就以两边楼房门头为限,长度以两头红绿灯为限。在红绿灯处设立ai智能进车门,出车门,四个方向都设立,且互联互通。设立智能下降设备,每一个红绿灯口都可自由升降,自由进出口。地下空间设立ai智能停车场,车一旦进入智能停车门后,人就下车办自己各种的事情。然后回来把根据自己办事处的远近距离车辆智能识别出门口。在人口聚集的医院、商场、电影院、地铁口、大型娱乐中心、公园、宾馆、饭店、广场等各种场所,设立智能地下空间停车场和设立智能进出口。在其1000米范围内设立地下空间停车场以及在建筑物地下空间设立ai智能停车场,共享地下空间智能停车。

四、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文涉及地下空间停车场领域广泛,涉及现有建筑屋地下停车位进行智能改造升级,涉及在建新建建筑物的地下智能空间停车场的建设,涉及街道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筑物的地面地下停车场的重新智能改建在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仅举例一处公共停车场说明实施方式。举例地上停一百辆车地下停一千辆车的地域面积做智能地下空间停车场的具体实施。向下挖掘23米深,长140米,宽20米共计停车楼层十层,采取双车道来回运行;每层停一百辆车,分两排停放,每排50辆车,车位及过道等配套设施按国家标准执行。总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地质勘查,图纸设计,ai智能载荷电梯制造安装,ai智能滑板车制作安装,芯片设计制作安装,建筑施工六个步骤。

1、地质勘查:实地勘察地上停放一百辆车地下空间停放一千两车的位置地质结构,勘察地貌地形,地质构造、水文、地下水,勘察土、沙土、砂岩、岩石的物化性能,力学性质,勘察地质自然现象,比如泉涌、地下渗透,地流,勘察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影响的地质结构变动;勘察地铁铁路地下已埋件和预埋件及其周边建筑情况。汇总以上勘察数据,总结其特点和运行规律;以此设计建筑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的结构和特点。预报地下空间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做出测评汇总,为下一步设计制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2、图纸设计:地下空间ai智能停车场分以下四个科目。

(1)上下智能载荷电梯设计说明,滑板车设计说明,设计电梯载荷车辆的方法数量:①本案智能电梯采用简易垂直升降无遮挡式设计,总要求与现有载荷电梯差别不大。本案要求电梯分上下两层,第一层高2米,第二层设计成一个平台即可,可以加2米搞的遮盖,四周加简易护栏;每层各临时停放一辆车,两层临时停两辆车,电梯净载重6吨,自成独立运行体系;地平面横排布局十台独立运行的电梯,分别叫1号进门口、2号进门口、3号进门口......9进门口、10号进门口。电梯每横排整层载荷车辆10辆,上下两层共计最大同时载荷20辆车临时停放升降;每台电梯升降独立运行;一次性最多上下20辆车,要求每一个车位电梯单独升降,每台电梯净宽2.2米,净长为5.1米,净高2米,框状吊仓结构;10辆车横排整体电梯位置要求净空长为23米。独立电梯上下车辆临时停车办法:车多情况下,一层进去一辆车,电梯下降两米,第二辆车进去临时停放在上层平台上,其它9台电梯类似运行;然后电梯降落在计算好的位置,由智能滑板车从电梯上智能搬运车辆到指定位置停放,每一台电梯承载平台上布置一辆智能滑板车,共计20辆智能滑板车。②智能滑板车的设计说明:设计要求其四个轮子360度智能旋转,承载最大载荷3吨,其长度宽度以承载的车辆四个轮胎为标准,在滑板车上设计四个微型液压杆自由升降支座以停放固定车辆四个轮子和停放车辆在地面的作用,微型液压杆支座可以自由升降高度位10厘米;要求其承载车辆搬运时,车辆轮胎离地面5厘米,微型液压杆支座固定轮胎时留出轮胎下小半部分以使其着地;当滑板车搬运车辆到指定位置后,滑板车微型液压杆支座自动落下5厘米与地面接触,微型液压杆支座收起,车辆轮胎着地车辆停稳,滑板车从车辆四个轮胎中间离开;同理车辆从地下空间停车场出行地面时,智能滑板车滑进车辆底下,伸出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支起轮胎,车辆离开地面5厘米,滑板车托起车辆进入智能电梯收起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车辆临时停稳,电梯升起到地面,车主驾驶车辆离开。本文智能滑板车的微型液压杆支座还可以这样设计:滑板车的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分别支撑车辆前后大梁左右四个支撑位置,四个微型液压杆支撑位置设计成自动升降10厘米,这样托举车辆大梁以及搬运时更简单智能。智能滑板车配备360度方向的智能识别传感器;前后左右智能运动前行,达到前行后退,左右横行,前移平移;设计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且可以自动调节,四个支座长宽与所承载汽车四个轮子配套;以上载荷智能电梯和智能承载滑板车通过自己设计让其它厂家加工定做或购买。③智能电梯与智能滑板车的配套设计,将360度智能滑板车镶嵌在电梯平台上,滑板车的四个支座可以在10厘米范围自动升降,车辆停在其上,轮子固定在支座上;在智能滑板车搬运停放车辆时,自动朝计算好的方向离开电梯;智能滑板车在电梯上前后进出,提高进出车辆的效率。车辆进入电梯临时停放在电梯平面上,电梯平面与地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以让车辆顺利进入电梯平面上停放;电梯落下地下空间停车场时,电梯承载平面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让智能滑板车承载车辆顺利从电梯平面离开。由于前文对智能滑板车的支撑位置与车辆前后大梁配套设计,所以此处滑板车直接放在电梯平面上且相对固定,进入电梯的车辆直接停在电梯平面上,电梯平面设置四个固定车辆轮子的支座,智能滑板车搬运车辆时滑板车的四个支撑点托举大梁,车辆被托举离开着地平面,滑板车离开。

(2)智能电梯的设计安装的位置:载荷升降电梯的位置设计在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进出大门口,供进出车辆方便;从节约资源考虑,本案要求在同一位置同一部电梯既同时可以降落进地下空间停车,又可以承载车辆升起出行。

(3)土建方面的设计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求按地下空间有关规范要求,包括电梯土建施工,土建预留电梯安装位置和各种预埋件的设计,土建方面比如防水防火排水消防电缆等按地下建筑物规范要求设计;设计成智能无人停车场;本案要求框架十层,层高2.3米,包括层板厚度,整体层净高23米,净长140米,净宽20米。每层停放一百两车,分两排停放,每排停放50辆车。

(4)设计成本:按每个车位5万元计,一千个停车位共计5千万元;土建工程预计2500万元,智能设备制造和安装2000万元,后期维护500万元。

3、ai智能载荷电梯制造安装:升降载荷电梯设备的制造与安装:总安装要求与现有垂直升降载荷电梯差别不大,交给厂家制造安装即可。本案要求载荷电梯的配套钢缆和电动机匹配6吨的载荷;上下ai智能载荷电梯的制造采用现有结构电梯方式,本电梯采取吊框结构,空间就是承载一辆车的位置,安装上下两个吊框结构空间,上下间距2米,上一个空间高度也是2米;安装横排一次可摆放10辆的临时停车位电梯平台,分上下两排,两层临时停放,共计一次最多临时停放20辆。安装要求每一个停放的临时停车位上下一体独立在电梯升降运行,自成系统,施工分别操作。计算出智能电梯横排长度23米,即十辆车位宽度;纵向5.1米即一个车身的长度。每一个车位就是一部独立电梯的升降运行个体,十部电梯也同时系统联系在一起。按现有规模地下空间停放一千辆车计算进出车辆进出会非常频繁,车辆流量大,按流水线方式安装进出存放车辆,一次升降承载最大20辆车进出足够;本案采用垂直升降电梯形式进行搬运车辆,将车辆停放在地下空间停车场。电梯位置安装在车辆进出大门口,电梯安装成两层结构。制作安装电梯智能接收器和智能识别技术,将智能识别仪器安装在显眼的进出口处,通过各种识别传感器收集和传出数据,汇总芯片智能算出识别进出车辆的牌照规格数量等,自动升降电梯数量。具体制造要求去厂家定做;然后安装。

4、ai智能滑板车制作安装:材料准备,安装过程,主平台采用轻质钢化材料或钢架结构,四个轮子用硬质塑胶材料,可以购买,四个支座采用微型液压杆技术;备置360度智能识别传感器,前后左右都要安装;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的备件制备,10厘米小范围微型液压杆升降支座,微型液压杆支座上部采用硬度强度高性能优越的轻质金属混合材料做丫口;动力备置,安装智能滑板车的动力,用高性能的锂电池做智能滑板车的动力源。智能滑板车的安装和运行,根据设计要求智能滑板车的制作;安装时四个轮子智能360度旋转,安装360度智能识别传感器;能前进后退,能左右直道横行,能左右平移;智能滑板车上面制作四个微型液压杆支座且支座可以前后左右上下10厘米小范围移动,微型液压杆支座支撑停车车辆的四个轮胎;将智能滑板车主体镶嵌在电梯的承载平台内,与电梯平面平整,车辆进出停在电梯平面后,微型液压杆支座自动升起,卡住固定住四个轮胎或托起大梁。制作智能滑板车的长度宽度与车辆四个轮胎或大梁配套嵌合。安装滑板车的四个微型液压杆支撑点要与汽车前后大梁四个受重点配套一致;安装各种识别传感器,接受传出各种信息,制作网联匹配的智能芯片;制作智能滑板车接受智能信号的接收器。依据以上方法将ai智能滑板车制作安装授予生产厂家进行生产。

5、芯片设计制作: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是无人停车场,其智能性要求更高,安装成智能共享停车位模式。制作整个智能停车场构成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制作app程序网联住每一个环节,将智能滑板车,智能升降电梯智能连接,智能连接每一个停车司机手机上,将停车场信息自动发布在直线距离一公里范围内所有需要停车的司机手机中,智能引导车辆停车存放出行;设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车号识别等智能识别;设计自动收费,设计提前预设进出车辆数据,将这些信息统一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人工智能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和出行。将设计好的内容交给芯片制作专业公司制造;然后安装。

6、建筑施工: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地下空间ai智能停车场的施工和配套工程的施工,其具体步骤有以下一些施工程序完成。编制施工目录、工程概况、安全使用规范、制定施工方法、保证质量安全措施。主体地下空间停车场和电梯间的施工。挖掘土方工程及降水施工。护坡的施工,地下空间停车场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配合比、材料选取、钢筋配置、坍塌度及抗渗剂外加剂的添加方法等。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场的柱子、墙体、梁及层板的混凝土的施工,施工方法和步骤。防水施工,材料选取、施工措施及要求施工的现场条件、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顺序。回填土和绿化工程的施工。工程机械计划。劳动力及进度计划。保障施工的各种条件。钢筋工程的施工及质量保障。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保障。安全文明施工的保障措施。各中单位的协调配合,领导与监督。所有土建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土建工程结束后,每层车位划分布局汇总数据报备给给芯片制作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