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引流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3517发布日期:2019-04-05 22:1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引流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水工程,具体是利用物质的表面性能完成引流排水任务。

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普通房屋的平顶结构和各楼层都是通过严格的防止雨水渗漏来实现,对施工场地、工艺和气象要求较高,尤其是它们都不耐老化加上偷工减料使防水年限不长而反复维修,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理想的防水效果,而且废料回收困难、对环境污染也较严重,资源消耗大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防水技术防水年限不长、施工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物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表面特性完成对渗漏水流的引流防水任务。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

一种分体式引流防水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防水板1,所述防水板1的底面为疏水面;所述防水板1间的拼接处安装有引流件4,引流件4两侧为亲水面6,亲水面6最低处低于防水板1底面,引流件4底部两侧连接有排水沟3,排水沟3连通排水系统。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流件4上部由亲水材料制成或外表面涂有亲水物质构成亲水面6。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流件4顶部连接有平板5,平板5底面与防水板1顶面贴合。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流件4上部为亲水面6;引流件4下部为非亲水面,引流件4和平板5组成亲水性引流件2。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与排水沟3、引流件4与平板5加工成整体;或将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与排水沟3分开加工,安装时再经卡口连接或销孔接口连接或焊接、或直接将排水沟3摆放在引流件4的正下方,将引流件4与平板5分开加工,安装时再经卡口连接或销孔接口连接,或在引流件4的上方加工孔洞,用直杆穿过孔洞将引流件4悬挂在防水板1上来代替平板5。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流件4由亲水材料制成或外部包裹亲水物质构成的亲水面6。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亲水面6为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亲水性材料如海绵或纤维制品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材料亲水面由亲水性海绵或纤维制品制成。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亲水面6底部为上凹或下凸的亲水性弧形、v型、u型曲面7;亲水性弧形曲面7的最高点或顶点低于防水板1的底面。弧形曲面7也可加工成向下凸的曲面、斜面、弧线、曲线或斜线等;弧形曲面7也可加工成开口向下的半弧形、半v型、半u型曲面、斜面、弧线、曲线或斜线等,使渗漏水流能沿着连续向下延展的亲水性材料流动。

进一步的改进,将亲水性引流件或导流件2的上沿直接紧贴在防水板[1]排水口的疏水性背水面上。

进一步的改进,将防水板1上表面的四周或防水板1的所有表面均加工成无浸浸润现象或疏水性的表面,防止水流对防水板1的浸蚀。

进一步的改进,将引流件2与排水沟3加工为分体结构,将加厚防水板1的侧壁加工能自由摆放排水沟3的横向凹口8,将排水沟3摆放在引流件2正下方的横向凹口8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它解决了现有防水工程的技术难关,使防水工程从过去严格的和完全封闭式的防水向堵疏结合方式发展,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2、它对施工场地、工艺和气象要求不高,防水期限长,施工过程无有害物质产生,是环保形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它既可以用现有材料进行标准化的型材或预制构件生产,可用于各种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工程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亲水性引流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亲水性引流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亲水性引流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亲水性导流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的亲水性导流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实施例2的亲水性导流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实施例2的亲水性导流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它是充分利用水流能在亲水性物质中或表面较好的吸附、浸润和流动,而在疏水性物质中或表面难以吸附、浸润和流动的原理,将自身防水性能较好的排水口背水面为疏水性表面的防水件架空后相互紧密拼接在一起,在防水件的排水接口间安装亲水性引流件,在亲水性引流件的下方低于防水件背水面处加工或安装排水沟,由排水沟将亲水性引流件引流而来的渗漏水流排入排水系统。

具体的,结合图1、图2、图4,它是将自身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板1的背水面的四周加工成疏水性的表面,用支柱或墙体架空后拼接在一起,将带平板5和排水沟3的亲水性引流件2的亲水性引流件4紧密安装在防水板1的接口间,平板5挂靠或紧贴在防水板1的上表面上防止亲水性引流件2脱落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流渗漏。亲水性引流件2和防水板1安装好后宜在防水板1的上表面用混凝土或其它合适的密封材料密封,最大限度的阻止雨水渗漏。当水流从防水板1的接口间渗漏后,由于防水板1的背水面为疏水性表面,渗漏水流难以在防水板1背水面的疏水性表面上浸润和吸附,渗漏水流将在亲水性引流件4上快速浸润和吸附,使渗漏水流能自主离开防水板[1]并被引流到排水沟3,最后由排水沟3将收集的渗漏水流排入排水系统。

亲水性引流件2也可省去平板[5],亲水性引流件[4]也不安装在防水板[1]的接口间,而直接将亲水性引流件[4]紧贴在防水板[1]排水口的疏水性背水面上。

亲水性引流件2的排水沟3的上沿与平板5的距离应大于防水板1的厚度既便于亲水性引流件2的安装又不影响引流效果,排水沟3的两侧上沿应为无表面浸润现象的表面防止水流从排水沟3的侧壁浸润影响防水效果。

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的两侧亲水面6的上沿应能与防水板1的侧壁紧密接触、下沿应低于防水板1的背水面,以保证亲水面6能将渗漏水流引流到排水沟3中。当引流件4为非亲水性物质或表面时,可将亲水性引流件2的平板5以下的引流件4的两侧上方加工成亲水性的表面或粘贴亲水性物质作亲水面6,并使亲水面6的宽度大于防水板1的厚度,如图4所示;或用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亲水性材料作亲水面6包裹亲水性引流件2的平板5和引流件4的上部,并使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亲水性材料的末端低于防水板1的背水面,如图3、图6所示;当引流件4为亲水性物质或表面时,可直接将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紧密安装在两防水板1接口间而省去加工亲水性的表面或粘贴亲水性物质的工序,如图5所示。

为使亲水面6能紧贴防水板1的侧面,既阻止雨水过多从防水板1接口处渗漏,又保证将渗漏水流全部引流到排水沟3中,可在亲水性物质作亲水面6的亲水性物质与引流件4间增加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材料如海绵或纤维制品,或直接用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亲水性材料如亲水性海绵或纤维制品作亲水面6。

亲水性引流件2可安装在防水板1的四周,也可只在防水板[1]的需要排水的排水口侧安装,而将其它接口进行完全密封或封堵来保证水液不渗漏,或用其它引流防水、开放式防水、导流防水和新型防水方式将渗漏水流排入排水系统。

在墙壁与防水板1的背水面接口处以下的墙壁上开凿一能自由安装亲水性引流件2的横向开口,并将横向开口上方向下的表面加工成疏水性的表面,防止渗漏水流沿墙壁向下流动而影响防水效果。

在防水板1背水面的四周边缘和墙壁横向开口上方向下表面的边缘加工开口向下的疏水性表面凹口或弧面,阻止渗漏水流向接口以内流动。

各亲水性引流件2的排水沟3之间可用与之匹配的直接、三通、四通接头连接,使渗漏水流最终排入排水系统;也可在各排水沟3的端头下方安装较大的主排水沟或有较大开口进水口的主排水管将排水沟3排出的水流排入排水系统,此时宜将排水沟3的端头加工成向下的无表面浸润现象的曲面,或在端头的下表面加工疏水性的横向凹槽或凸棱,或在端头悬挂亲水性的引流件,使排水沟3的水流只能流进排水系统,而不能在排水沟3的端头随意流动。

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与排水沟3既可加工成整体;也可分别加工再通过各种卡口连接,或经销孔接口连接,或焊接,或直接将排水沟3摆放在引流件4的正下方。

亲水性引流件2的引流件4与平板5既可加工成整体,也可通过各种卡口连接,或经销孔接口连接,或焊接,也可在引流件4的上方加工孔洞,用直杆穿过孔洞悬挂在防水板1上来代替平板5,便于亲水性引流件2的安装和维修。

在某些不需将引流的水流直接排入指定排水系统的场合,也可省去引流件[4]下方的排水沟[3],由亲水性引流件[4]直接将渗漏的水流排出,使水流离开原来的防水板[1]和墙壁。

亲水性引流件2的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间可填充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材料如海绵或纤维制品使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的接口更加密实,能更好的阻止水流渗漏;或将亲水性引流件2的平板5的背水面、防水板1上表面的四周、墙壁接口处的表面加工成疏水性表面,并将亲水性引流件2的平板5的疏水性背水面与防水板1上表面四周和墙壁接口处的疏水性表面紧密贴合,由紧密贴合的疏水性表面阻止水流渗漏,还可在紧密贴合的疏水性表面间填充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疏水性材料如疏水性海绵或纤维制品,使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的接口更加密实,能更好的阻止水流渗漏。

为了提高防水系统的防水性能,可将防水板[1]必需进行疏水性表面处理以外的所有表面均加工成无表面浸润现象或疏水性的表面,防止水流对防水板[1]的浸蚀,提高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2,当引流件2与排水沟3为分体结构时,可将防水板1加厚并在侧壁加工能自由摆放排水沟3的横向凹口8,安装时直接将排水沟3摆放在引流件2正下方的横向凹口8中即可。横向凹口8的疏水性上表面以平整无斜坡为宜。此时可将防水板1加工中空的孔洞9以减轻防水板1的自重。

实施例2

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实施例1中的亲水面6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的亲水性导流件2,结构如下:

结合图7、图8、图9,它是将自身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板1的排水口的背水面加工成疏水性的表面,用支柱或墙体架空后紧密拼接在一起,将两端间带弧形曲面7的亲水性导流件2紧密安装在防水板1的接口间,亲水性导流件2的最窄处应大于防水板1的厚度,亲水性导流件2经上部的平板5挂靠或紧贴在防水板1的上表面上防止亲水性导流件2脱落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流渗漏,在亲水性导流件2的最低处的正下方安装排水沟或排水管收集渗漏水流。亲水性导流件2和防水板1安装好后宜在防水板1的上表面用混凝土或其它合适的密封材料密封,最大限度的阻止雨水渗漏。当水流从防水板1的接口间渗漏后,由于防水板1的排水口背水面为疏水性表面,渗漏水流难以在防水板1的排水口背水面的疏水性表面上浸润和吸附,渗漏水流将在亲水性导流件2上快速浸润和吸附后向下流动,在弧形曲面7的导流作用下,渗漏水流最终被导流到亲水性导流件2的最低处后滴下进入正下方的排水沟或排水管,最后排入排水系统。

亲水性导流件2的最窄处应大于防水板1的厚度既便于亲水性导流件2的安装又不影响导流效果。

亲水性导流件2的两侧亲水面的上沿应能与防水板1的侧壁紧密接触、下沿最高处应低于防水板1的背水面,以保证亲水性导流件2能将渗漏水流导流到最低处。

亲水性导流件2上方的平板5可用尺寸适宜的直杆代替。也可将柔性的亲水性材料包裹直杆或平板5的上部后将两侧下垂并将边缘加工成纵向的开口向下的弧形曲面7作亲水性导流件2,如图10所示。也可用直杆或平板5穿过中空的上部为平直的、下部为纵向的开口向下的弧形曲面7的表面亲水件作亲水性导流件2,如图11所示。

为使亲水性导流件2能紧贴防水板1的侧面,既阻止雨水过多从防水板1接口处渗漏,又保证将渗漏水流能全部被亲水性导流件2导流到最低处,可在亲水性导流件2内部增加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材料如海绵或纤维制品,或直接用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亲水性材料如亲水性海绵或纤维制品加工亲水性导流件2。

亲水性导流件2的平板5与弧形曲面7可加工成整体;亲水性导流件2的平板5与弧形曲面7也可分开加工,安装时再经卡口连接;或将亲水性导流件2的上方加工孔洞,用直杆穿过孔洞将亲水性导流件2悬挂在防水板1上来代替平板5。

亲水性导流件2可安装在防水板1的四周,也可只在防水板[1]的需要排水的排水口侧安装,而将其它接口进行完全密封或封堵来保证水液不渗漏,或用其它引流防水、开放式防水、导流防水和新型防水方式将渗漏水流排入排水系统。

在墙壁与防水板1的背水面接口处以下的墙壁上开凿一能自由安装亲水性导流件2的横向开口,并将横向开口上方向下的表面加工成疏水性的表面,防止渗漏水流沿墙壁向下流动而影响防水效果。

在防水板1排水口的背水面边缘和墙壁横向开口上方向下表面的边缘加工开口向下的疏水性表面凹口或弧面,阻止渗漏水流向接口以内流动。

亲水性导流件2也可不安装在防水板1的接口间,而直接紧贴在防水板1排水口的疏水性背水面上。

也可在亲水性导流件2的上方加工孔洞,用直杆穿过孔洞悬挂在防水板1上来代替平板5,便于亲水性导流件2的安装和维修。

亲水性导流件2两端间弧形曲面7也可加工成开口向下的v型、u型曲面或斜面,或加工成弧线、曲线或斜线等;弧形曲面7也可加工成向下凸的曲面、斜面、弧线、曲线或斜线等;弧形曲面7也可加工成开口向下的半弧形、半v型、半u型曲面、斜面、弧线、曲线或斜线等,使渗漏水流能沿着连续向下延展的亲水性材料流动,使渗漏水流能自主离开防水板[1]。

亲水性导流件2的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间可填充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材料如海绵或纤维制品使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的接口更加密实,能更好的阻止水流和泥沙渗漏;或将亲水性导流件2的平板5的背水面、防水板1上表面的排水口、墙壁接口处的表面加工成疏水性表面,并将亲水性导流件2的平板5的疏水性背水面与防水板1上表面排水口和墙壁接口处的疏水性表面紧密贴合,由紧密贴合的疏水性表面阻止水流渗漏,还可在紧密贴合的疏水性表面间填充质地均匀和受力易变形的疏水性材料如疏水性海绵或纤维制品,使平板5与防水板1和墙壁的接口更加密实,能更好的阻止水流渗漏。

为了提高防水系统的防水性能,可将防水板[1]必需进行疏水性表面处理以外的所有表面均加工成无表面浸润现象或疏水性表面,防止水流对防水板[1]的浸蚀,提高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中,防水板1的结构和材料不限于本申请中所列及,凡具有能实现同等防水功能者不论结构和材料均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