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3769发布日期:2019-04-12 23:04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各类建筑物外形日趋独特,给人们的生活增姿添彩,然而,这些具有复杂异形构造的建筑物的施工,由于体型较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和施工精度要求也较高,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需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要求。例如,一中外形为倒锥形的体育场馆的建设,由于该建筑物外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锥形,不仅支撑防护架难以搭设,且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混凝土脱落或相应的支撑结构垮塌,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使用若干根钢管搭建满堂支撑架,所述满堂支撑架在地面上的投影为封闭环形结构,在所述满堂支撑架以内预留多个斜柱孔,该斜柱孔两端分别与所述满堂支撑架顶面、地面连通,并且该斜柱孔与地面倾斜相交;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所述斜柱孔内壁上安装多块模板;

步骤三:提供多根预埋钢管,将预埋钢管的一端通过直角扣件安装在所述满堂支撑架之上,使预埋钢管的另一端沿着竖直方向深入所述斜柱孔以内;

步骤四:沿着所述满堂支撑架内侧表面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所述满堂支撑架以内获得建筑物本体,向所述多块模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以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所述斜柱孔以内获得建筑物支撑柱,并且使所述预埋钢管嵌埋在该建筑物支撑柱以内;

步骤五:分别在步骤三中所述建筑物本体和建筑物支撑柱表面洒水养护适当时间之后,拆除满堂支撑架和模板,获得倒锥体形建筑物。

步骤一中所述钢管规格为:外径×壁厚=φ48mm×2.6mm。

步骤一中所述使用若干根钢管搭建满堂支撑架,其中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钢管作为立杆,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斜柱孔相交的钢管作为水平杆,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斜柱孔宽度方向平行的钢管作为横杆,任意相邻两根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小于1.5m,任意相邻两根横杆之间的间距小于1.5m。

所述满堂支撑架还包括若干根剪刀撑杆a,剪刀撑杆a的一端与所述斜柱孔内壁连接,剪刀撑杆a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之上,并且剪刀撑杆a的中部通过蝴蝶扣与所述立杆、水平杆或横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斜柱孔在地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1m。

所述模板的材质是木材。

所述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步骤1:在步骤一中所述搭建满堂支撑架的同时,在所述满堂支撑架以内沿着竖直方向预留多个平梁孔,平梁孔的一端与所述满堂支撑架内壁连通,平梁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柱孔连通;

步骤2:在进行步骤二的同时,将所述模板安装在所述平梁孔内壁上;

步骤3:在进行步骤四的同时,向所述平梁孔内壁上模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以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所述平梁孔以内获得建筑物平撑梁。

所述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步骤1中所述搭建满堂支撑架的同时,提供若干根连墙杆,将连墙杆的一端与所述满堂支撑架固定连接,将连墙杆的另一端穿过平梁孔以后与所述满堂支撑架内壁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使连墙杆嵌埋在所述建筑物平撑梁以内。

所述每根建筑物平撑梁以内嵌埋有至少两根连墙杆。

所述建筑物本体之上还预设有入口孔,所述满堂支撑架还连接有入口撑架,入口撑架位置与该入口孔相对,在进行步骤二的同时还包括将所述模板安装在入口撑架外表面之上,入口撑架以内还包括多根剪刀撑杆b,剪刀撑杆b的一端与安装在入口撑架外表面之上的模板链接,剪刀撑杆b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之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所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将需要浇筑的斜柱孔预留在满堂支撑架以内,并在相应的预留斜柱孔以内设置预埋钢管,大大增加了浇注成形的建筑物支撑柱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使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平梁孔,在平梁孔以内浇筑成形建筑物平撑梁,同时建筑物平撑梁以内也相应埋设有连墙杆,增强了建筑物平撑梁的承载能力,能够将建筑物外侧倾斜设置的建筑物支撑柱拉住,保持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保证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特别通过增设相应的剪刀撑杆a和剪刀撑杆b用于支撑相应的模板,使模板在倾斜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建筑物的修筑质量和精度,提高了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满堂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满堂支撑架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入口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使本发明倒锥形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满堂支撑架,2-模板,3-预埋钢管,4-建筑物本体,5-连墙杆,11-斜柱孔,12-立杆,13-水平杆,14-横杆,15-剪刀撑杆a,16-平梁孔,17-入口撑架,18-剪刀撑杆b,41-建筑物支撑柱,42-建筑物平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使用若干根钢管搭建满堂支撑架1,满堂支撑架1在地面上的投影为封闭环形结构,在满堂支撑架1以内预留多个斜柱孔11,该斜柱孔11两端分别与满堂支撑架1顶面、地面连通,并且该斜柱孔11与地面倾斜相交;进一步地,优选钢管规格为:外径×壁厚=φ48mm×2.6mm。使用若干根钢管搭建满堂支撑架1,其中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钢管作为立杆12,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斜柱孔11相交的钢管作为水平杆13,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斜柱孔11宽度方向平行的钢管作为横杆14,任意相邻两根水平杆13之间的间距小于1.5m,任意相邻两根横杆14之间的间距小于1.5m。满堂支撑架1还包括若干根剪刀撑杆a15,剪刀撑杆a15的一端与斜柱孔11内壁连接,剪刀撑杆a15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之上,并且剪刀撑杆a15的中部通过蝴蝶扣与立杆12、水平杆13或横杆14连接在一起。优选斜柱孔11在地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1m。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斜柱孔11内壁上安装多块模板2;优选模板2的材质是木材。

步骤三:提供多根预埋钢管3,将预埋钢管3的一端通过直角扣件安装在满堂支撑架1之上,使预埋钢管3的另一端沿着竖直方向深入斜柱孔11以内;

步骤四:沿着满堂支撑架1内侧表面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满堂支撑架1以内获得建筑物本体4,向多块模板2围绕形成的空间以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斜柱孔11以内获得建筑物支撑柱41,并且使预埋钢管3嵌埋在该建筑物支撑柱41以内;

步骤五:分别在步骤三中建筑物本体4和建筑物支撑柱41表面洒水养护适当时间之后,拆除满堂支撑架1和模板2,获得倒锥体形建筑物。

此外,建筑物本体4之上还预设有入口孔,满堂支撑架1还连接有入口撑架17,入口撑架17位置与该入口孔相对,在进行步骤二的同时还包括将模板2安装在入口撑架17外表面之上,入口撑架17以内还包括多根剪刀撑杆b18,剪刀撑杆b18的一端与安装在入口撑架17外表面之上的模板2链接,剪刀撑杆b18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之上。

采用本发明所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将需要浇筑的斜柱孔预留在满堂支撑架以内,并在相应的预留斜柱孔以内设置预埋钢管,大大增加了浇注成形的建筑物支撑柱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使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平梁孔,在平梁孔以内浇筑成形建筑物平撑梁,同时建筑物平撑梁以内也相应埋设有连墙杆,增强了建筑物平撑梁的承载能力,能够将建筑物外侧倾斜设置的建筑物支撑柱拉住,保持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保证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特别通过增设相应的剪刀撑杆a和剪刀撑杆b用于支撑相应的模板,使模板在倾斜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建筑物的修筑质量和精度,提高了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倒锥体形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步骤1:在步骤一中搭建满堂支撑架1的同时,在满堂支撑架1以内沿着竖直方向预留多个平梁孔16,平梁孔16的一端与满堂支撑架1内壁连通,平梁孔16的另一端与斜柱孔11连通;进一步地,在进行步骤1中搭建满堂支撑架1的同时,提供若干根连墙杆5,将连墙杆5的一端与满堂支撑架1固定连接,将连墙杆5的另一端穿过平梁孔16以后与满堂支撑架1内壁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使连墙杆5嵌埋在建筑物平撑梁42以内。优选每根建筑物平撑梁42以内嵌埋有至少两根连墙杆5。连墙杆5的外径不小于φ14mm,连墙杆5的长度不小于600mm。

步骤2:在进行步骤二的同时,将模板2安装在平梁孔16内壁上;

步骤3:在进行步骤四的同时,向平梁孔16内壁上模板2围绕形成的空间以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在平梁孔16以内获得建筑物平撑梁4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