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576发布日期:2019-04-03 04:1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烟道)常规做法是根据《住宅排气道》07j916-1施工,其第4页“5.4排气道接口位于楼板处及楼层之间”、“5.6排气道安装就位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将缝隙密封填实,并做好水处理”。图集中的a、b、c、d四种型号排气道上、下层接口均为平口对接,上层排气道依靠角钢或(圆钢)承托于钢筋混凝土楼板面。“排气道接头处用聚合物砂浆封严”。排气道接口处靠墙面采用“1:3水泥砂浆(1体积水泥:3体积砂)灌缝堵严抹平”。具体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图中1-角钢,2-预留洞口边,3-排气道,4-墙体,5-上层排气道,6-下层排气道,7-聚合物砂浆接头,8-钢筋混凝土楼面,9-水泥砂浆层,10-饰面层,11-c20细石混凝土。

经调查,目前,存在部分住户入住后的厨房排气道接头处出现渗漏油情况,油透出排气道边缘的墙体表面,影响墙面美观,住宅厨房排气道渗油修补极为困难。渗油原因与目前常规施工方法的不足存在较大关系。常规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做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图集要求及排气道出厂制品均为平直接口,且严格要求上、下层排气道垂直对齐。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单根排气管道重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上、下层管道安装完全垂直对齐,很容易出现一些错位,如图5所示,错位后的其中一侧的接头处聚合物砂浆12(聚合物封堵层12)截面厚度变小,达不到封堵渗油的效果,管道内的油渍会透过聚合物封堵层,渗入下层排气道外侧壁;

2、由于接缝处内侧没有封挡模板,使得接头处的聚合物砂浆12很难保证密实,封堵效果不良,如图6所示;

3、上层排气道采用角钢或圆钢承托,承托角钢或圆钢与油烟接触。因烟油内含盐成份大,承托角钢1或圆钢经油烟长时间熏染后锈蚀变形,油渍会通过锈蚀层进入排气道外壁与c20封堵混凝土之间的缝隙;

4、图集要求排气道靠墙距离l为30~50mm,临墙侧接口采用1:3水泥砂浆灌缝堵严抹平。正常情况垂直墙体先施工,后再安装排气道。排气道安装后,l为30~50mm宽度的操作空间不够伸手操作,该侧上、下排气道接缝处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及1:3水泥砂浆灌缝两道工序均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使得该侧接口封堵不能按图集要求实现,如图7所示,图中13为聚合物砂浆,14为1:3水泥砂浆;

5、排气道管体为高强玻镁耐火板材,管体与楼板预留洞口之间的封堵材料为c20细石混凝土。两种材料材质不同,经长期气温冷热交替变化,两种不同的材料之间易产生细微裂缝,如图8所示,上述1-4点不足之处渗油的情况,油渍便会通过聚合物砂浆裂缝13渗出到排气道外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可使上、下层排气道准确对齐安装,并有效防止渗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包括承插接头和承托件,承插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承接口和下承插口,下承插口一体式连接在上承接口的底端,上承接口的内口尺寸大于排气管道的外皮尺寸,下承插口的外皮尺寸小于排气管道的内口尺寸,上承接口包括水平承接段及由水平承接段外侧四周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承接口侧壁,上承接口侧壁内表面向外凹陷设有两道连通四面侧壁的环形嵌胶槽,环形嵌胶槽中设置有环形弹性胶圈,下承插口包括下承插口侧壁及连接在下承插口侧壁底端的导引部,下承插口侧壁由上承接口水平承接段内侧边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导引部由下承插口侧壁底端向内并向下倾斜延伸形成,通过承托件将承插接头支撑在排气管道预留洞口中,上层排气道承接在上承接口的上承接口侧壁内侧并由水平承接段支撑,下承插口下段插入下层排气道内侧与下层排气道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嵌胶槽的截面为半圆形,两道环形嵌胶槽中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环形弹性胶圈。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平承接段的宽度为c+3mm,c为排道壁厚,环形弹性胶圈的截面圆形的直径为15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承接口侧壁上端内侧设有倾斜45度的上导引斜边。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承插口的外皮尺寸为:短边的长度=a-2c,长边的长度=b-2c,其中a为排气道外围短边尺寸、b为排气道外围长边尺寸、c为排气道壁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承托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角钢和垂直连接在两条角钢两端之间的钢筋,上承接口的相对两对水平承接段下表面由角钢支撑。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下承插口未插入下层排气管道的上段为封堵材料内模板。

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接头装置的承插接头可根据图集尺寸定型化、标准化、工厂化、批量化生产,承接件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加工;

2、本发明接头装置安装快捷,能快速使上、下层排气道接头对齐,有效避免出现错位,能有效防止排气道内油渍外渗;

3、本发明接头装置的下承插口上端未插入下层排气管道的一段能作为封堵材料内模板,解决传统做法嵌缝不密实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图集排气管道施工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图集排气管道施工的a-a向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图集排气管道施工的b-b向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现有技术图集排气管道施工的排气管道接头封堵大样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上、下排气管道接头安装错位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上、下排气管道接缝处内侧没有封堵模板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墙体与排气管道间缝隙狭窄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两种不同封堵材料之间易产生细微裂缝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的承插接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的承插接头连接环形弹性胶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对下层排气道进行位置固定并弹安装控制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将承插接头与上层排气道连接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承插接头与上层排气道连接的示意图;

图15是承托件安装在预留孔上的示意图;

图16是上下层排气道对齐的示意图;

图17是上下层排气道就位后的示意图;

图18是在上层排气道邻墙侧缝隙打发泡胶的示意图;

图19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缝的示意图;

图20是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堵承插接头外壁与预留洞口间隙的示意图;

图21是抹灰前在承插接头外壁与排气道外壁间铺钢丝网的示意图;

本发明附图标号说明:15-承插接头,16-承托件,17-上承接口,18-下承插口,19-导引部,20-水平承接段,21-环形嵌胶槽,22-上导引斜边,23-角钢,24-钢筋,25-上层排气道,26-下层排气道,27-环形弹性胶圈,28-墙体,29-承托预留洞,30-预留洞口,31-安装控制线,32-楼面,33-承插标记线,34-方条,35-耐候密封胶,36-发泡胶,37-聚合物砂浆,38-c20细石混凝土封堵,39-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住宅室内厨房排气道防渗油接头装置,包括承插接头和承托件。

承插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承接口和下承插口,下承插口一体式连接在上承接口的底端,上承接口的内口尺寸大于排气管道的外皮尺寸,内口尺寸是不含壁厚在内的内空部分尺寸,外皮尺寸即为包括壁厚在的外轮廓尺寸。下承插口的外皮尺寸小于排气管道的内口尺寸,上承接口包括水平承接段及由水平承接段外侧四周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承接口侧壁,所述水平承接段的宽度为c+3mm,c为排道壁厚。上承接口侧壁上端内侧还设有倾斜45度的上导引斜边。上承接口侧壁内表面向外凹陷设有两道连通四面侧壁的环形嵌胶槽,环形嵌胶槽中设置有环形弹性胶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承接口侧壁内表面向外凹陷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环形嵌胶槽,环形嵌胶槽的截面为半圆形,两道环形嵌胶槽中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环形弹性胶圈,环形弹性胶圈的截面圆形的直径为15mm。环形弹性胶圈起紧固上承接口内壁与上层排气道作用,及防止上层排气道接头处油渍上返。

下承插口包括下承插口侧壁及连接在下承插口侧壁底端的导引部,下承插口侧壁由上承接口水平承接段内侧边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导引部由下承插口侧壁底端向内并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所述下承插口的外皮尺寸为:短边的长度=a-2c,长边的长度=b-2c,其中a为排气道外围短边尺寸、b为排气道外围长边尺寸、c为排气道壁厚。

承托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角钢和垂直连接在两条角钢两端之间的钢筋,上承接口的相对两对水平承接段下表面由角钢支撑。通过承托件将承插接头支撑在排气管道预留洞口中,上层排气道承接在上承接口的上承接口侧壁内侧并由水平承接段支撑,下承插口下段插入下层排气道内侧与下层排气道连接。下承插口未插入下层排气管道的上段为封堵材料内模板。

实施安装时,承插接头已经在工厂制作完成,先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下层排气道进行位置固定,固定时仔细校对安装控制线,要求管道垂直、对中、稳固,临时固定避开本装置安装位置,如图12所示。接着把环形弹性胶圈嵌入承插接头的环形嵌胶槽内,为方便操作,嵌入前环形弹性胶圈可涂肥皂水或洗涤液。将承插接头与上层排气道连接,如图13所示,承插接头安装前,在排气道下端做承插标记线,承插标记线距排气道端口70mm。上层排气道水平放置于方条上。承插接头的上承口对准排气道下端,水平均匀用力推进承插,当承插接头上端口齐平承插标记线为止,当承插接头安装到位后,清理接缝干净。在接缝处注打耐候密封胶,要求耐候密封胶连续均匀,接缝平整、光滑,无漏打。如图14所示。

根据楼面已弹安的排气道安装控制线,安装承托件,角钢一端定位在承托预留洞中,要求承托件的角钢与连接钢筋之间的矩形洞口边在预装排气道位置的预留洞口之外。如图15所示。之后进行上、下层排气道对接安装,缓慢立起排气道,调直管体垂直对齐下层排气道,如图16所示。缓慢下放,使承插接头穿过承托件中间,最后慢慢下插入下层排气道上端口。上、下层排气道就位后如图17所示。安装全过程做到轻起慢落,严防硬性碰撞损坏装置。

上层排道安装完成后,对其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时注意固定件要避开其上层排道预留洞口。临时固定好的排气道与墙体间缝隙非常狭窄,手工不能伸入操作,采用发泡胶注射枪接长胶管注射发泡胶封堵,如图18所示。接着在上、下层排气道非临墙面接缝根据图集要求嵌聚合物水砂浆,要求嵌缝饱满、均匀,无裂缝、漏注,如图19所示。之后凿毛、清理干净楼面预留洞口周边混凝土,根据图集要求浇筑c20细石混凝土,要求浇筑密实。如图20所示。最后进行排气道外侧抹灰,在抹灰前在两者接缝处铺钢丝网,如图21所示,最后在钢丝网外抹灰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