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867发布日期:2018-09-14 20:53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中,大梁是其主要构件之一,也是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现有的大梁一般采用混凝土大梁或全钢结构大梁。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模具来完成混凝土大梁的浇筑,且模具一般为木质的或钢质的。如附图1所示,目前,大梁的浇注一般是现在模板1搭好,再直接倾倒混凝土浇注而成。此过程中,混凝土在落入时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大量的空气进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凝实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孔洞,影响大梁的密实度,降低大梁的强度。为此,亟需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其浇注的混凝土大梁的密实度高,具有良好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其浇注的混凝土大梁的密实度高,具有良好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包括模板,所述模板两端设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与所述模板可拆卸连接的进料漏斗,所述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漏斗相通的进料口,所述模板内安装有用于加强大梁强度的加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上设置由进料漏斗和进料口组成的进料组件,并在模板内安装加固组件以增强混凝土大梁的强度,利用进料漏斗承接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由进料漏斗进入进料口中,再由模板底部逐渐向上累积直至填满模板,在混凝土累积过程中,始终只有最上层的混凝土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以此减小混凝土中空气的含量,从而提高大梁的密实度,使大梁具有良好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与所述模板可拆卸连接的钢管和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组件设置成钢管和钢筋的组合,利用钢管增加大梁的抗弯能力,利用钢筋增加大梁的抗拉强度,从而改善大梁的力学性能,增强大梁防开裂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上固定有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管上固定横杆和竖杆,且横杆和竖杆交错分布,二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利用横杆和竖杆增加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从而增强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提升大梁的抗弯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插接配合有箍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杆和竖杆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上插接箍筋,利用箍筋提升大梁的抗剪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上固定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与所述钢管、所述钢筋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上固定环形块,环形块与钢管和钢筋插接配合,以此实现钢管和钢筋的安装,从而确保浇注混凝土后大梁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大梁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漏斗底部安装有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漏斗底部安装一块倾斜设置的斜板,使得混凝土从进料漏斗中落下后在斜板的导向作用下涌入模板内,从而确保混凝土大梁的顺利浇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漏斗高度为所述模板高度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料漏斗的高度设置成模板高度的两倍,利用较高的高度增加进料漏斗状混凝土的重力势能,利用重力势能增加混凝土液体的压力,从而确保混凝土顺利进入模板内进行浇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漏斗两侧固定有凸缘,所述模板上固定有滑轨,所述凸缘与所述滑轨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漏斗两侧设置凸缘,并在模板上固定滑轨,凸缘和滑轨滑移配合,以此实现进料漏斗与模板的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浇注完成后取下进料漏斗,从而便于进料漏斗的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模板上设置由进料漏斗和进料口组成的进料组件,并在模板内安装加固组件,浇注时,混凝土由进料漏斗进入进料口中,再由模板底部逐渐向上累积直至填满模板,此过程中,只有最上层的混凝土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以此减小混凝土中空气的含量,从而提高大梁的密实度,使大梁具有良好的强度;

2、在模板内安装钢管和钢筋,利用钢管增加大梁的抗弯能力,利用钢筋增加大梁的抗拉强度,从而改善大梁的力学性能,增强大梁防开裂的能力;

3、在进料漏斗两侧设置凸缘,并在模板上固定供凸缘滑移的滑轨,以此实现进料漏斗与模板的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浇注完成后取下进料漏斗,从而便于进料漏斗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实施例中箍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模板;11、环形块;2、进料组件;21、进料漏斗;211、斜板;22、进料口;23、凸缘;24、滑轨;3、加固组件;31、钢管;32、钢筋;33、竖杆;34、横杆;35、通孔;36、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大梁浇注用模具,包括模板1,模板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五块模板1拼接成一长方体形的存储内腔以便混凝土注入。位于存储内腔长度方向上的两块模板1上固定有多个环形块11。环形块11截面为环形,其中一个环形块11直径为其余的环形块11的三倍,且该环形块11位于模板1中部,其余环形块11位于模板1两边。两模板1之间安装有加固组件3,加固组件3包括一根钢管31和多根钢筋32。钢管31的直径与较大的环形块11的内圆直径相同,且钢管31与其插接配合。钢筋32的直径与其余较小的环形块11内圆的直径相同,且钢筋32与其插接配合。钢管31增加了大梁的抗弯能力,钢筋32增加了大梁的抗拉强度。

钢管31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钢管31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的横杆34和竖杆33。横杆34水平设置,分布在钢管31两侧,其远离钢管31的一端上开设有通孔35,通孔35与横杆34的上下两个表面贯通。竖杆33竖直设置,分布在钢管31顶部和底部,其远离钢管31的一端上亦开设有通孔35,通孔35与竖杆33的两侧表面贯通。横杆34和竖杆33交错分布,二者不在同一平面内,且横杆34和竖杆33上均安装有用于提升大梁的抗剪强度的箍筋36。结合图3所示,箍筋36形状为U形,其弯折部分为直角,且箍筋36与横杆34和竖杆33上的通孔35插接配合。

如图2所示,模板1上还安装有进料组件2,进料组件2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模板1两侧的进料漏斗21以及开设在模板1上的进料口22。进料口22开设在模板1底部,位于钢管31下侧,且进料口22与进料漏斗21相通。进料漏斗21高度为模板1高度的两倍,进料漏斗21高出模板1的部分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其远离模板1的一侧倾斜,以便混凝土注入。进料漏斗21底部远离模板1的一侧倾斜设置有一块斜板211,靠近模板1的一侧与进料口22相通。浇注时,混凝土从进料漏斗21中落下后在斜板211的导向作用下涌入进料口22内,并由模板1底部逐渐向上累积直至填满模板1。

如图1所示,进料漏斗21两侧固定有凸缘23,模板1上设有与凸缘23配合的滑轨24。滑轨24与模板1固定,其高度方向与模板1的高度方向一致,且其截面为L形,其侧壁与进料漏斗21侧壁抵触。凸缘23为长条形,其一边与滑轨24表面抵触,且凸缘23与滑轨24滑移配合,以此实现进料漏斗21与模板1的的可拆卸连接,便于进料漏斗21的重复利用。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先将钢管31和钢筋32插接在模板1两侧的环形块11中,再将进料漏斗21两侧的凸缘23滑入滑轨24中,将进料漏斗21安装在模板1两侧。之后将混凝土倒入进料漏斗21中,混凝土沿进料漏斗21下落,并在斜板211的导向作用下从进料口22涌入模板1的存储内腔中,并逐渐由模板1底部向上累积直至填满模板1内的存储内腔。待混凝土填满模板1内的存储内腔后停止浇注,当混凝土凝实后,将两侧的模板1拆下,再将进料漏斗21附近的混凝土清除,取下进料漏斗21即可。

上述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与由进料漏斗21进入模板1内,并由下往上逐渐积累,在混凝土累积过程中,始终只有最上层的混凝土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空气在混凝土内的含量较少,在混凝土凝实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从而提升混凝土大梁的密实度,使大梁具有良好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