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型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287发布日期:2018-09-04 20:2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型停车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汽车价格的不断降低,汽车在城市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城市中的停车场也快速增加,特别是室外露天停车场迅猛发展。目前,城市的室外停车场路面普遍采用封闭式的硬化路面,如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这些大面积的硬化路面对城市的雨水径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城市洪涝的危险。针对这个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集水型的停车场,以减轻停车场对城市径流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水型停车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型停车场,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停车位,所述停车位包括平行设置的并以利于机动车轮胎行走的第一停车道和第二停车道,所述第一停车道和第二停车道之间设置有弧形状的集水凹槽,第一停车道和第二停车道的上端分别向集水凹槽倾斜,所述集水凹槽的前端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经输水管道与储水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凹槽由卵石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停车道和第二停车道均由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粗砂层以及植草砖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停车道和第二停车道的后端分别横设有一轮挡。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凹槽为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状。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停车位之间设置有车位分隔线。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道埋设于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两侧停车道之间设置集水凹槽,不仅可对停车位上的雨水进行收集,最大的减少了径流,而且减少了硬质铺地的面积,提高了生态性和景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

1-停车位;2-第一停车道;3-第二停车道;4-集水凹槽;5-排水口;6-输水管道;7-储水池;8-碎石垫层;9-粗砂层;10-植草砖;11-轮挡;12-车位分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水型停车场,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停车位1,所述停车位1包括平行设置的并以利于机动车轮胎行走的第一停车道2和第二停车道3,所述第一停车道2和第二停车道3之间设置有弧形状的集水凹槽4,第一停车道2和第二停车道3的上端分别向集水凹槽4倾斜,所述集水凹槽4的前端底部开设有排水口5,所述排水口5经输水管道6与储水池7相连通;通过在两侧停车道之间设置集水凹槽,停车道上的雨水进行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水凹槽内,再经由输水管道输送至储水池内,实现对停车位上的雨水进行收集,最大的减少了径流,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凹槽4由卵石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停车道2和第二停车道3均由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8、粗砂层9以及植草砖10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停车道2和第二停车道3的后端分别横设有一轮挡11。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凹槽4为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状,便于集水凹槽4内的雨水靠自身重力流入排水口5内。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停车位1之间设置有车位分隔线12。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道6埋设于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