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挑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0150发布日期:2018-09-18 20:03阅读:4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挑阳台。



背景技术:

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阳台一般有悬挑式、嵌入式、转角式三类。

如公布号为CN105275085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阳台,所述阳台地面标高高于相同层的室内地面标高,阳台地面和室内地面间通过楼梯连通。所述的阳台为封闭阳台,或者为不封闭阳台。该发明由于阳台标高高于相邻室内标高,所以在阳台面积同样情况下,增加了室内的采光。

在实际使用当中,外挑阳台设置在室外,外挑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面积小,若是外挑阳台上放置重物时,外挑阳台可能会与建筑物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挑阳台,减小了阳台与建筑物分离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挑阳台,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增大建筑物与基体之间连接面积的加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大建筑物与基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了基体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包括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块、基体一体浇筑成型,从而加大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面积,加强了建筑物与阳台之间的连接强度,阳台上承力能力从阳台距建筑物近的一侧到阳台距建筑物远的一侧依次递减,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块下方设置有呈外弧形的增加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块、基体、第一加强块一体浇筑成型,在阳台距建筑物远的一侧受力时,阳台受到的力传递到第一加强块和增加块上,从而加强了阳台的承力能力;减小了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块下方开设有呈内弧形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的连接面积大,增加了扬天的承力能力,由于第一加强块下方开设有弧形槽,从而节约了混凝土;节省了混凝土的同时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包括纵截面呈阶梯型的第二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块与基体一体浇筑成型,对应不同的阶梯将阳台分成了若干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受力强度上限值不同,在存放物品时,将物品放置在基体靠近建筑物的一侧,从而在节省了混凝土的同时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经济效益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包括纵截面呈阶梯型的第三加强块。所述第三加强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各级阶梯的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第三加强块与基体一体浇筑成型,从而保持了阳台的完整性,加强杆加强了第三加强块上各级阶梯之间的连接性,加强杆起到了装饰美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包括与基体距建筑物远的一侧连接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使基体距建筑物远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在基体距建筑物远的一侧受力时,基体受到的力传递给连接杆,从而传递到建筑物,从而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杆与建筑物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建筑物的一端设置有与基体下方外侧面抵接且呈L形的抵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片与基体下方和外侧面抵接,在基体距建筑物远的一侧受力时,基体受到的力传递给抵接片后传递到连接杆,从而传递到建筑物,从而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大建筑物与基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了基体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通过阶梯型的第二加强块,对应不同的阶梯将阳台分成了若干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受力强度上限值不同,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基体;2、加强件;3、第一加强块;4、增加块;5、弧形槽;6、第二加强块;7、加强杆;8、连接杆;9、抵接片;10、螺栓;11、安装片;12、第三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外挑阳台,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基体1,基体1上设置有增大建筑物与基体1之间连接面积的加强件2。基体1、加强件2与建筑物之间通过钢筋加固。通过增大建筑物与基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了基体1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加强件2包括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加强块3。第一加强块3下方设置有呈外弧形的增加块4。第一加强块3、增加块4、基体1一体浇筑成型,从而加大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面积,加强了建筑物与阳台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一加强块3的不同。

第一加强块3下方开设有呈内弧形的弧形槽5。第一加强块3与基体1一体浇筑成型。这样设置,节省了混凝土的同时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基体1靠近建筑物的一端的上方承力能力强,基体1远离建筑物的一端的上方的承力能力弱。减小阳台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断裂的概率。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加强件2的不同。

加强件2包括纵截面呈阶梯型的第二加强块6,阶梯型可以是单阶梯、双阶梯或者三阶梯。第二加强块6与基体1一体浇筑成型。对应不同的阶梯将阳台分成了若干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受力强度上限值不同,在存放物品时,将物品放置在基体1靠近建筑物的一侧,从而在节省了混凝土的同时加强了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经济效益高。

实施例4:如图1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加强件2的不同。

加强件2包括纵截面呈阶梯型的第三加强块12、与基体1距建筑物远的一侧连接的连接杆8。第三加强块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各级阶梯的加强杆7。加强杆7、第三加强块12与基体1一体浇筑成型。连接杆8呈倾斜设置,连接杆8为金属杆。连接杆8设置有多个,连接杆8靠建筑物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片11,安装片11与建筑物抵接,安装片11与建筑物通过螺栓10连接。连接杆8距建筑物远的一侧设置有抵接片9,抵接片9呈L形,抵接片9与基体1下方外侧面抵接。通过安装连接杆8,从而加强了基体1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