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预埋定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100发布日期:2018-11-07 20:5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墙体预埋定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墙体预埋定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商对施工周期要求越来越短,同时客户对工程实体质量的要求也显著提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短周期、快速施工的同时,必须确保和提高建筑的实体质量。

传统的定线方式是在砌墙砖的同时进行设备的预埋施工,将单一的型钢支架安装到墙体内部。传统方法存在两大缺陷,一是采用传统的定线方式对于墙体的修建质量有不良影响,预埋型钢和砌砖同时进行,容易导致墙体变形,也影响了修建的效率;二是在传统的预埋定线方式伴随整个建筑的修建过程,效率低下,整体效果也难以提前得知,并且对于过线盒的安装位置不能进行精确的确定,容易导致安装位置跑偏,影响安装的整体效果。

因此,迫切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墙体定线装置及定线方式,以便于对户内过线盒进行合理的预埋安装,达到定位准确、安装牢固的效果,合理安排人工工期,极大的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墙体预埋定线装置,旨在通过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预埋定线装置及其定线方法,解决预埋施工的繁琐过程,快速对需要定线的部位进行施工,实现快速施工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墙体预埋定线装置,包括定位机构、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和过线盒。

具体地说,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两根水平且呈T字形铰接的第一型材;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根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二型材,第二型材与定位机构固定连接,一般第二型材与定位机构横向的一根第一型材连接。

定位机构横向的一根第一型材平行于安装墙面设置,纵向的一根第一型材垂直于安装墙面设置。定位机构的作用在于将整个定线装置固定于地面,对整个定线装置进行稳固定位。

支撑机构的两根型材分别位于横向的第一型材的两端,为调节结构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定位结构和支撑机构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均为角钢。

再进一步,便于进一步增加支撑机构的强度,所述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横向支撑件,横向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第二型材。横向支撑件也为角钢,其水平设置在两根第二型材之间。

再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第一筋条的一端与纵向的第一型材铰接,第二筋条的一端与横向支撑件铰接。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筋条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筋条上设置有槽口正对第一滑槽槽口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槽包括平行于第一筋条的轴线的轴向段和垂直于轴向段的周向段,周向段与轴向段连通。

再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筋条上设有滑套,滑套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的滑块。滑套通过滑块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配合在支撑筋条上滑动,当滑套位于第二筋条上时支撑筋条可折叠,当滑套下滑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连接处时,支撑筋条保持直线形结构,不可折叠。

支撑筋条一般倾斜设置,这样定位机构、支撑机构和支撑筋条构成三角稳定结构,使支撑机构的防倾倒能力更好,增加了整个定线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型材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滑片、定向机构和调节螺杆,滑片的两端与滑槽滑动配合。

第二型材的滑槽为纵向设置的直槽,滑片为金属薄片状,滑片水平设置在两根第二型材上并平行于安装墙面;调节螺杆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安装墙面设置,调节螺杆的作用在于安装固定过线盒,将过线盒以正确的角度平稳固定。

再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定向机构包括平行片和连接片,所述的平行片平行于滑片,平行片的两端与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片连接滑片和平行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定向机构包括防偏挡片,防偏挡片连接在滑片上并与第二型材平行,防偏挡片与第二型材的边缘贴合。

再进一步,为了使过线盒安装更加稳定,所述的调节螺杆数量至少为二,调节螺杆垂直于滑片的表面并相对于滑片表面伸缩。调节螺杆表面设置有螺纹,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可调整调节螺杆的端头与滑片的相对距离,从而调整过线盒的位置。

再进一步,所述的过线盒通过连接钢板与调节螺杆连接。连接钢板为长条形的连接件,连接钢板的一面与调节螺杆连接,另一面与过线盒连接,连接钢板与过线盒通过螺栓紧固。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调整滑片在支撑机构上的位置,所述滑片的两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穿过通孔和滑槽并使滑片与第二型材贴合。需要调节滑片上下时,只需要松开螺栓,即可进行调整。

再进一步,为了调整两个调节螺杆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定线装置能够兼容更多尺寸的过线盒,所述的滑片上设置有调节槽,调节螺杆穿过调节槽,且调节螺杆上设置至少两个螺母,螺母将滑片夹紧;需要调整调节螺杆在滑片上的位置时,只需要将螺母松动,然后可调整螺杆的位置。

再进一步,所述的过线盒为方形金属线盒。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应用该墙体预埋定线装置进行定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过线盒的安装墙面处进行定位放线;

S02:将定线装置安装过线盒的一面平行于安装墙面,保留一定的安装距离,并将定位机构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

S03:根据定位放线位置,调整过线盒在定线装置上的相对位置,使过线盒位于正确的安装位置;

S04:将过线盒固定于墙面放线位置处。

以上即可实现本墙体预埋定线装置,并能够通过该定线装置进行安装过线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角钢等作为材料,在施工现场易于获取,成本低廉,加工方式简单,实现容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线装置上的调节机构可实现过线盒固定位置的调整,并能够进行紧固,实现了从三个方向上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确定,保证了安装的准确有效。

3.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次安装完成之后快速拆卸,进行下一次的安装使用,其重复利用率高,相比现有技术直接将安装固定用的型材直接埋入墙体,本实用新型效率高,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机构;2-支撑机构;201-滑槽;3-横向支撑件;4-支撑筋条; 401-第一筋条;402-第二筋条;403-滑套;404-第一滑槽;405-第二滑槽;5- 滑片;501-调节槽;502-防偏挡片;6-调节螺杆;7-连接钢板;8-过线盒;9- 平行片;10-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墙体预埋定线装置,包括定位机构1、支撑机构2、调节机构和过线盒8。

具体地说,所述的定位机构1包括两根水平且呈T字形铰接的第一型材;所述的支撑机构2包括两根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二型材,第二型材与定位机构1 横向的一根第一型材连接。

第一型材的长度为400mm,定位机构1横向的一根第一型材平行于安装墙面设置,纵向的一根第一型材垂直于安装墙面设置,纵向的第一型材的一端焊接在横向的第一型材中部。

第二型材的长度为600mm,支撑机构2的两根型材分别位于横向的第一型材上,两根第二型材的间距为300mm,第二型材与第一型材之间采用焊接。

为了增加定位结构和支撑机构2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均为角钢,角钢的规格为∟40×40×3mm。

为了便于进一步增加支撑机构2的强度,所述的支撑机构2上设置有横向支撑件3,横向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第二型材。横向支撑件3也为角钢,其水平设置在两根第二型材之间,横向支撑件3的规格为∟40×40×3mm,其固定在两根第二型材的中间位置。

支撑机构2上设置有支撑筋条4,所述支撑筋条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筋条401和第二筋条402,第一筋条401的一端与纵向的第一型材铰接,第二筋条402的一端与横向支撑件3铰接。

第一筋条40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404,第二筋条402上设置有槽口正对第一滑槽404槽口的第二滑槽405。

第一滑槽404包括平行于第一筋条401的轴线的轴向段和垂直于轴向段的周向段,周向段与轴向段连通。

支撑筋条4上设有滑套403,滑套403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04和第二滑槽405配合的滑块。支撑筋条4采用φ20mm的螺纹钢条。

支撑筋条4倾斜设置,使定位机构1、支撑机构2和支撑筋条4构成三角稳定结构,使支撑机构2的防倾倒能力更好,增加了整个定线装置的稳定性。

第二型材上设置纵向设置的直线形滑槽201,滑槽201的宽度为15mm,滑槽201贯穿第二型材,滑槽201的上端距离第二型材的上端20~30mm,滑槽201 的下端距离第二型材的下端20~30mm。

滑槽201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滑片5、定向机构和调节螺杆6,滑片5的两端与滑槽201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滑片5采用∟40×40×3mm的角钢。滑片5水平设置在两根第二型材上并平行于安装墙面;调节螺杆6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安装墙面设置;定向机构包括平行片9和连接片10,所述的平行片9平行于滑片5,平行片9的两端与滑槽201滑动配合,连接片10连接滑片5和平行片9。

为了使过线盒8安装更加稳定,调节螺杆6数量为二,调节螺杆6的尺寸是长度为300mm,直径为20mm。调节螺杆6垂直于滑片5的表面并相对于滑片 5表面伸缩。调节螺杆6表面设置有螺纹,通过转动调节螺杆6可调整调节螺杆6的端头与滑片5的相对距离,从而调整过线盒8的位置。

过线盒8通过连接钢板7与调节螺杆6连接。连接钢板7为长条形的连接件,连接钢板7的一面与调节螺杆6焊接,另一面与过线盒8连接,连接钢板 7与过线盒8通过螺栓紧固。

为了方便调整滑片5在支撑机构2上的位置,所述滑片5的两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穿过通孔和滑槽201并使滑片5与第二型材贴合。

为了调整两个调节螺杆6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定线装置能够兼容更多尺寸的过线盒8,所述的滑片5上设置有调节槽501,调节螺杆6穿过调节槽501,且调节螺杆6上设置至少两个螺母,螺母将滑片5夹紧。调节槽501的宽度为 15mm,调节槽501的两端距离第二型材的距离为10~2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线盒8为方形金属线盒。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应用该墙体预埋定线装置进行定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过线盒8的安装墙面处进行定位放线;

S02:将定线装置安装过线盒8的一面平行于安装墙面,保留一定的安装距离,并将定位机构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

S03:根据定位放线位置,调整过线盒8在定线装置上的相对位置,使过线盒8位于正确的安装位置;

S04:将过线盒8固定于墙面放线位置处。

在步骤S02中,定线装置距离墙面的距离为200mm,且定位机构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地面。

以上即可实现本墙体预埋定线装置,并能够通过该定线装置进行安装过线盒8。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墙体预埋定线装置,包括定位机构1、支撑机构2、调节机构和过线盒8。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定向机构包括防偏挡片502,防偏挡片502连接在滑片5 上并与第二型材平行,防偏挡片502与第二型材的边缘贴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