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201发布日期:2018-09-04 20:1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住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模式特别是大学生们的生活模式己经发生了巨大的更新,高校学生对宿舍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宿舍的通风、采光、保温条件、宿舍功能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成为宿舍设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宿舍卫生及盥洗设施布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卫生间布置在走道一侧;二是将卫生间布置在房间外侧;前者缺点在于卫生间通风处理不好易产生异味,影响宿舍及走环境。后者缺点在于房间采光通风面宽减少,卫生间的噪音隔绝不好,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

2001年起,我国住宅建设对集成化设计进行了综合性研发,住宅注重节能环保的集成技术应用,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推动了集成住宅的建设。随后集成化设计在其他类型建筑中应用广泛,集成化设计的特点是将建筑物的结构及其相配套的设施、服务等各种体系优化组合而成的建筑产品,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低碳、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在此,我们将集成化设计理念应用在宿舍设计中,形成后勤综合系统,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包括若干个房间预制单元。

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包括方框形结构墙面、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布置在结构墙面上方,底板布置在结构墙面下方。所述结构墙面、底板和顶板合围出房间。所述房间内设有户内隔墙板。所述户内隔墙板将房间分隔为各个功能区。所述户内隔墙板与结构墙面的拼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顶板的上板面具有凸缘Ⅱ。所述底板的下板面具有凸缘Ⅰ。所述顶板搭接在框架梁上。所述框架梁的顶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结构墙面的底部与安装槽插接配合。所述结构墙面与安装槽之间填充有粘性建材。所述底板扣合在下层房间的顶板上。所述底板和下层房间的顶板之间形成楼板中间层。所述楼板中间层从下到上依次布置现浇混凝土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现浇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底板和下层房间的顶板胶结凝固为一个整体。

工作时,每个楼层并列设置有两排房间预制单元。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均与框架结构连接。每排预制单元中,各预制单元横向拼接。两排预制单元之间形成走廊C。楼层竖向连接形成住宅系统。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T型或L型钢。所述连接件浇筑在户内隔墙板以及结构墙面中,并通过锚固件与内隔墙板以及结构墙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中布置有钢筋。

进一步,所述结构墙面侧壁上设置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板面贴合。所述内翻边与底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进一步,房间沿进深方向依次被户内隔墙板分隔出卫生间C、洗漱间C和晾晒间C。房间其余空间为寝室C。

进一步,房间内还布置有管道井C。所述管道井C中布置污水、生活用水管线。

进一步,所述顶板的边缘还具有空调机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1.功能布置优化处理,增加了卧室的采光通风面宽;

2.资源利用高效,减少环境污染;

3.现场装配化施工,缩短工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后勤综合系统平面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后勤综合系统剖视图;

图3为底板和顶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后勤综合系统平面图;

图5为L1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后勤综合系统剖视图;

图7为L2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寝室C1、晾晒间C2、厨房C22、洗漱间C3、卫生间C4、管道井C5、走廊C6、结构墙面1、内翻边101、户内隔墙板2、底板3、凸缘Ⅰ301、顶板4、凸缘Ⅱ401、空调机箱402、现浇混凝土层5、水泥砂浆层6、框架梁7、安装槽701、连接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prefabricated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system),简称PLCS,利用集成化设计理念,将各个孤立的部分或缺乏联系的部分组成相互协调的新系统。此综合系统将晾晒、卫生间和生活阳台划分成三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设计,再将各个单元合理结合起来,形成宿舍空间。

参见图2,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包括3个楼层。每个楼层并列设置有两排房间预制单元。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均与框架结构连接。每排预制单元中,各预制单元横向拼接。两排预制单元之间形成走廊 C6。楼层竖向连接形成住宅系统。

参见图1,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包括方框形结构墙面1、底板3和顶板4。所述顶板4布置在结构墙面1上方,底板3布置在结构墙面 1下方。所述结构墙面1、底板3和顶板4合围出房间。所述房间内设有户内隔墙板2。房间沿进深方向依次被户内隔墙板2分隔出卫生间C4、洗漱间C3和晾晒间C2。房间其余空间为寝室C1和管道井C5。所述管道井C5中集中布置污水、生活用水管线,便于管线的安装和检修,同时有效的隔绝了管道水流产生的噪音。所述户内隔墙板2 与结构墙面1的拼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

以2楼为例,工作时,1楼房间预制单元的顶板4搭接在框架梁 7上。参见图3,所述框架梁7的顶面上设有安装槽701。所述结构墙面1的底部与安装槽701插接配合。所述结构墙面1与安装槽701 之间填充有粘性建材。

所述顶板4的上板面具有凸缘Ⅱ401。所述底板3的下板面具有凸缘Ⅰ301。

所述底板3扣合在下层房间的顶板4上。所述底板3和下层房间的顶板4之间形成楼板中间层。所述楼板中间层从下到上依次布置现浇混凝土层5和水泥砂浆层6。所述现浇混凝土层5、水泥砂浆层6、底板3和下层房间的顶板4胶结凝固为一个整体。

所述结构墙面1侧壁上设置有内翻边101。所述内翻边101的下端面与底板3的上板面贴合。所述内翻边101与底板3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晾晒、卫生间、生活阳台均采用模块设计,各构成部件在工厂预制,材料性能高,耐久性强。现场装配化施工,缩短工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此种预制装配式系统,减少建筑噪音、粉尘等排放,资源利用高效,减少环境污染。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PLCS)注重解决传统宿舍通风、采光、噪音三方面问题,将晾晒、卫生间、生活阳台三个区域采用集成化设计,置于宿舍进深方向,开设天窗,与走廊形成自然通风。卧室与生活阳台间设置门窗,有效隔绝噪音。传统宿舍单元设置阳台、卫生间,宿舍内部采光面积减少。此系统与传统宿舍单元相比,功能布置的优化处理,增加了卧室的采光通风面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PLCS),与实施例1相比,三个模块的重新组合形成单间公寓空间,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多样需求。

参见图6,装配式后勤综合系统包括3个楼层。每个楼层并列设置有两排房间预制单元。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均与框架结构连接。每排预制单元中,各预制单元横向拼接。两排预制单元之间形成走廊 C6。房间预制单元的门布置在结构墙面1面向走廊C6一侧,窗布置在结构墙面1远离走廊C6一侧。楼层竖向连接形成住宅系统。

参见图4,所述房间预制单元包括方框形结构墙面1、底板3和顶板4。所述顶板4布置在结构墙面1上方,底板3布置在结构墙面 1下方。所述结构墙面1、底板3和顶板4合围出房间。所述房间内设有户内隔墙板2。房间沿进深方向依次被户内隔墙板2分隔出卫生间C4、洗漱间C3和厨房C22。房间其余空间为寝室C1和管道井C5。所述管道井C5中集中布置污水、生活用水管线,便于管线的安装和检修,同时有效的隔绝了管道水流产生的噪音。所述户内隔墙板2 与结构墙面1的拼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8为T型或L 型钢。参见图5,所述连接件8浇筑在户内隔墙板2以及结构墙面1 中,并通过锚固件与内隔墙板2以及结构墙面1连接。

以2楼为例,工作时,1楼房间预制单元的顶板4搭接在框架梁 7上。参见图3,所述框架梁7的顶面上设有安装槽701。所述结构墙面1的底部与安装槽701插接配合。所述结构墙面1与安装槽701 之间填充有粘性建材。

所述顶板4的上板面具有凸缘Ⅱ401。所述顶板4在位于厨房C22 处还具有空调机箱402。所述底板3的下板面具有凸缘Ⅰ301。

参见图7,所述底板3扣合在下层房间的顶板4上。所述底板3 和下层房间的顶板4之间形成楼板中间层。所述楼板中间层从下到上依次布置现浇混凝土层5和水泥砂浆层6。所述现浇混凝土层5 中布置有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5、水泥砂浆层6、底板3和下层房间的顶板4胶结凝固为一个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厨房C22中还布置有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位于中空调机箱402旁,收集屋顶雨水,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可用于宿舍冲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