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267发布日期:2018-10-13 02:1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建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结构。



背景技术:

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为了方便施工经常会居住在工地临时住房中。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669127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筑结构,其侧墙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层面板、消音板、内层面板,消音板上布满小孔,内层面板和消音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中放有两层呈波形的铁丝网,铁丝网和外层面板之间形成若干空腔,铁丝网和消音板之间也形成若干空腔,两层铁丝网中间填充有陶瓷棉,该降噪工地房建筑结构,噪声能通过消音板上的小孔进入间隙,被间隙中铁丝网中间填充的陶瓷棉吸收,呈波形这是的铁丝网与消音和外层面板之间均形成空腔,使得噪声能够在该空腔内反复与陶瓷棉撞击,增加了吸音的次数,提高了吸音、降噪能力,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

但是该墙体中添加了若干层结构后重量增加较多,不易于运输拼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结构,其优势在于易于搬运拼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有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墙板,相邻墙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拼装机构,所述墙板中还有设置有降噪机构,位于最下方的墙板连接有稳定底座,所述稳定底座与墙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稳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面上安装稳定底座,墙板可通过拼装机构快速拼装成为墙体,墙体与底座连接后通过稳定机构令两者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墙板内部设置有降噪机构可以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墙板由墙体等模板拼接而成可方便的拆分运输,也可以方便的拼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墙板包括外饰板与内饰板,所述降噪机构包括设置在内饰板与外饰板之间的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之间设置有隔音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包括外饰板与内饰板,降噪机构包括设置在内饰板与外饰板之间的两块消音板,消音板之间设置有隔音玻璃,工地房外部的声音传递至工地房内部依次经过消音板与隔音玻璃的降噪,可以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板包括正墙板与副墙板,所述拼装机构包括设置在正墙板上且围绕正墙板侧面一周的嵌入框 ,所述正墙板的两面各设置有一副嵌入框,两副嵌入框之间的区域为嵌入槽,所述副墙板的四侧面上设置有一圈与嵌入槽配合的嵌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副墙板的嵌入环塞入进嵌入框中可以将相邻的正墙板与副墙板拼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环为橡胶材质,且所述嵌入环与嵌入槽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环为橡胶材质,且嵌入环与嵌入槽过盈配合,使得嵌入环与嵌入槽能够紧密结合提高工地房的墙体的整体性,有效防止外界的雨水、灰尘侵入工地房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环的四角位置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嵌入框的四角位置设置有第二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嵌入环的四角位置有第一倒角,在嵌入框的四角位置有第二倒角,斜对角的副墙板的第一倒角抵接,斜对角的正墙板的第二倒角抵接使得正墙板与副墙板能够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墙板的外饰板上的扣件,所述扣件中穿过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穿过稳定底座插入工地房所处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杆穿过稳定底座插入工地房所处地面,使得稳定底座能够与稳定牢固的与地面连接,将墙板通过扣件与稳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稳定底座与墙体能够牢固的连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件包括固定在外饰板上的铰接耳,铰接耳一共两对,每对铰接耳分布在稳定杆的两侧,所述铰接耳铰接有L型的扣瓣,每瓣扣瓣远离铰接耳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瓣扣瓣扣合在一起将稳定杆包围在其中,通过螺栓与两块固定块螺纹连接能够将墙板与稳定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底座包括有底板,所述稳定底座上依次设置有与墙体下端的墙板配合的配合框与配合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框与墙体底部的副墙板的嵌入环配合连接,配合条与墙体底部的正墙板的嵌入槽配合,增加了墙体与稳定底座之间的一体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的四个边角位置固定有插入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板下端的插入针插入至地面中,使得稳定底座能够更稳定的与地面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地房外部的声音传递至工地房内部依次经过消音板与隔音玻璃的降噪,可以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

2、稳定杆穿过稳定底座插入工地房所处地面,使得稳定底座能够与稳定牢固的与地面连接,将墙板通过扣件与稳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稳定底座与墙体能够牢固的连接一体;

3、配合框与墙体底部的副墙板的嵌入环配合连接,配合条与墙体底部的正墙板的嵌入槽配合,增加了墙体与稳定底座之间的一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墙板与副墙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墙板;3、稳定底座;4、外饰板;5、内饰板;6、消音板;7、隔音玻璃;8、正墙板;9、副墙板;10、嵌入框;11、嵌入槽;12、第一倒角;13、第二倒角;14、稳定杆;15、铰接耳;16、扣瓣;17、固定块;18、螺栓;19、底板;20、插入针;21、配合条;22、配合框;23、嵌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墙体1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墙板2,墙板2中设置有可有效减少外界噪音传入工地房内部的降噪机构,相邻的墙板2通过设置在墙板2上的拼装机构连接在一起,位于最下端的墙板2连接有稳定底座3,稳定底座3与墙体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可将墙体1与稳定底座3牢固连接在一起的稳定机构。

如图1、5所示,墙板2包括外饰板4与内饰板5,降噪机构包括设置在内饰板5与外饰板4之间的两块消音板6,消音板6通过粘合的方式与外饰板4、内饰板5连接在一起,消音板6之间设置有双层中空隔音玻璃7,隔音玻璃7也通过粘合的方式与消音板6连接在一起,工地房外部的声音传递至工地房内部依次经过消音板6与隔音玻璃7的降噪,可以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

如图1、4所示,墙板2包括正墙板8与副墙板9,拼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正墙板8上且围绕正墙板8侧面一周的金属嵌入框10,正墙板8的两面各固定有一副嵌入框10,两副嵌入框10之间的区域为嵌入槽11,副墙板9的四侧面上固定有一圈与嵌入槽11配合的橡胶材质的嵌入环23。在嵌入环23的四角位置有形成有第一倒角12,在嵌入框10的四角位置形成有第二倒角13。正墙板8与副墙板9拼接在一起时,嵌入环23嵌入至嵌入槽11中,令嵌入环23与嵌入槽1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关系。同时,墙体1中斜对角的副墙板9的第一倒角12相互抵接,斜对角的正墙板8的第二倒角13相互抵接,从而使得正墙板8与副墙板9紧密结合提高工地房的墙体1的整体性,有效防止外界的雨水、灰尘侵入工地房内部。

如图1、2所示,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墙板2的外饰板4上的扣件,扣件中穿过有稳定杆14,稳定杆14穿过稳定底座3插入工地房所处地面中,使得稳定底座3与墙体1能够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且与地面牢固的连接。该扣件包括固定在外饰板4上的铰接耳15,铰接耳15一共两对且分布在稳定杆14的两侧,铰接耳15铰接有L型的扣瓣16的一端,每瓣扣瓣16远离铰接耳15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17,两瓣扣瓣16扣合在一起将稳定杆14包围在其中,通过元宝螺栓18与两块固定块17螺纹连接能够将墙板2与稳定杆14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1、3所示,稳定底座3包括有底板19,将底板19下端的四个边角位置固定有插入针20,插入针20插入至地面中使得稳定底座3能够更稳定的与地面连接。底板19上依次固定有与墙体1下端的正墙板8配合的橡胶配合条21、与副墙板9配合的金属配合框22。墙体1下端的副墙板9的嵌入环23嵌入配合框22中,底板19上的配合条21的嵌入墙体1下端的正墙板8的嵌入框10中,增加了墙体1与稳定底座3之间的一体性。

拼装过程:

步骤一:将稳定底座3的插入针20插入至地面中;

步骤二:将稳定杆14穿过稳定底座3并插入地面中;

步骤三:令正墙板8、副墙板9与稳定底座3连接,并通过扣件将正墙板8、副墙板9与稳定杆14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指定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相互配合的关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