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7220发布日期:2018-09-11 20:0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降雨时,屋顶处容易积水,屋顶长时间积水容易造成雨水穿过屋顶造成屋内的漏水。为了防止屋顶集水,通常在房屋的外壁上安装与屋顶相连通的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将屋顶上的雨水排到地面。

然而,排水管的出水量有限,当降雨速度超过排水速度时,就会造成屋顶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雨水停留在屋顶上的时间越久,对于房屋的伤害就越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其优势在于,当降雨速度较快时,通过雨水收集管可以对雨水进行分流,从而及时将屋顶的雨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包括开设于屋顶边缘的排水口和安装于房屋外壁上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排水管包括进水部、用于将雨水排到地面的排水部和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部,所述进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与所述集水部,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以控制进水部与集水部连通或断开的弹簧阀,所述集水部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初期,雨水较为浑浊,降雨量较小,弹簧阀将进水部与集水部的通道闭合,浑浊的雨水就从排水部排出;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较为清澈,在雨水的冲击下,弹簧阀将进水部与集水部的通道打开,清澈的雨水通过进入集水部并进入集水槽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当降雨量巨大时,雨水同时从排水部及集水部流出,从而实现了对雨水最大程度的分流,防止雨水积存。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阀包括与所述排水管的管壁相铰接的导向板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排水管管壁间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小时,导向板在压簧的作用下弹起,从而实现对进水部与集水部通道的封闭;当降雨量较大时,导向板在雨水的冲击下,压缩压簧,从而使进水部与集水部导通,雨水经过集水部流入到集水槽内,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部与所述集水部的连接处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板抵接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较小时,导向板在弹簧的推动下,抵接在挡块上,从而实现进水部与集水部的断开,防止降雨初期浑浊的雨水进入集水槽内,通过挡块的设置,提高了导向板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板设置有弯曲的导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从进水部向排水部流动,导向部的设置,减少了雨水对导向板的冲击,雨水经过导向板流向排水部时雨水流动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部与所述排水部的连接处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部与排水部连接处弧形的设置,减少了雨水对进水部与排水部连接处的冲击,从而延长了排水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弃流装置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排水管的铰接处设置有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将铰接处完全遮挡,从而使雨水流到铰接处时,挡片将雨水与铰接处隔开,防止雨水从铰接处的缝隙流入集水部,继而对集水槽内的水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压簧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大时,压簧被导向板压入让位槽内,从而使得导向板可以最大程度的转动,减少导向板对集水部内流道的遮挡作用,提高了雨水流动的流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部的下部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从集水部流入集水槽内时,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减少了流入集水槽内杂质的数量,提高了集水槽内雨水的清澈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部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过滤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盖内的杂质较多,需要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过滤盖将过滤盖及过滤网拆下,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盖及过滤网安装到集水部的底部,因而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下水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槽内收集的雨水高度达到溢流口的高度后,集水部的雨水继续流入集水槽内后,多余的雨水会经过溢流口及溢流管流向下水道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分流,同时,防止雨水从集水槽内溢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导向部、进水部与排水的连接处为弧形的设置,减少了雨水与排水管间的摩擦力与冲击力,从而延长了排水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弃流装置的可靠性;

2、通过挡片、挡块的设置,提高了导向板在连通或断开进水部与集水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弃流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水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排水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过滤盖、安装孔、过滤网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排水口;2、排水管;21、进水部;22、排水部;23、集水部;24、弹簧阀;241、导向板;2411、导向部;242、压簧;25、挡块;26、挡片;27、让位槽;28、过滤盖;281、安装孔;282、过滤网;3、集水槽;3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与附图2,一种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包括开设于屋顶边缘的排水口1和安装于防污外壁上的排水管2,排水管2与排水口1相连通。

参考附图3,排水管2的横截面呈矩形,排水管2包括进水部21、用于将雨水排到地面的排水部22和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部23。排水管2内还设置有用以控制进水部21与集水部23连通或断开的弹簧阀24,集水部23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3。

弹簧阀24包括与排水管2的关闭相铰接的矩形的导向板241和设置于导向板241与排水管2关闭间的压簧242。雨水从排水口1经排水管2向下流动,下雨初期,雨量较小且雨水较为浑浊,当雨水从进水部21向下流动时,经过导向板241的导向作用,流入排水部22,并通过排水部22流入到下水道中,从而实现对屋顶的排水;随着降雨的继续进行,雨量逐渐增大,雨水也变得更为清澈,当雨水从进水部21向下流动时,导向板241在雨水的冲击下,压缩压簧242,从而使进水部21与集水部23导通,雨水经过集水部23流入到集水槽3内,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从进水部21同时从集水部23与排水部22排出,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排水,防止屋顶雨水的积存。

排水部22与集水部23的连接处设置有供导向板241抵接的挡块25,挡块25的宽度与导向板241的宽度一致。当雨量较小时,导向板241在弹簧的推动下,抵接在挡块25上,从而实现进水部21与集水部23的断开,防止降雨初期浑浊的雨水进入集水槽3内。

导向板241的中部向靠近挡块25的一侧弯曲,形成一个弧形的导向部2411。进水部21与排水部22的连接处为弧形。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在导向板241的导向作用下从进水部21向排水部22流动,导向部2411的设置,减少了雨水对导向板241的冲击,雨水经过导向板241流向排水部22时雨水流动更加顺畅。

导向板241与排水管2的铰接处设置有挡片26,挡片26将铰接处完全遮挡,从而使雨水流到铰接处时,挡片26将雨水与铰接处隔开,防止雨水从铰接处的缝隙流入集水部23,继而对集水槽3内的水造成污染。

排水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让位槽27,压簧242安装在让位槽27内,当降雨量较大时,压簧242被导向板241压入让位槽27内,从而使得导向板241可以最大程度的转动,减少导向板241对集水部23内流道的遮挡作用,提高了雨水流动的流畅性。

集水部23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过滤盖28,过滤盖28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81,安装孔281内安装有圆形的过滤网282。当雨水从集水部23流入集水槽3内时,经过过滤网282的过滤,减少了流入集水槽3内杂质的数量,提高了集水槽3内雨水的清澈程度。同时,当过滤盖28内的杂质较多,需要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过滤盖28将过滤盖28及过滤网282拆下,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盖28及过滤网282安装到集水部23的底部,因而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集水槽3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31,溢流口31通过管道连接至下水道。当集水槽3内收集的雨水高度达到溢流口31的高度后,集水部23的雨水继续流入集水槽3内后,多余的雨水会经过溢流口31及溢流管流向下水道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分流,同时,防止雨水从集水槽3内溢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