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841发布日期:2018-11-20 18:4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帐篷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生态旅游越来越向往。向往去风景美丽的地方旅游并能置身于其中几天几夜。但是美丽的风景地往往交通不便利,同时不可以建造钢筋水泥等永久性建筑。现在国家提倡建设露营地,让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休闲度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0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帐篷房。简易帐篷房,房顶有一个脊。房的前后墙的顶部是等腰三角形。房的前后墙是架结构。房的前后墙之间的房顶、左右墙有支撑架结构。房的前墙有门。在房顶、前后墙、左右墙、门等处,用螺钉将软质物料从外向内上在架结构上。即在房内上螺帽。在房外的螺钉头处加垫圈。房的左右墙上有窗户。门可以上锁。窗户一方和房的软质物料是一体的。另外三方安装拉链。拉链的锁柄在窗户内。只能在窗户内拉动。这样使窗户有一定的关锁作用。外人在外面开不了窗户。或者设置两层拉链。或者简易帐篷房的后墙是硬质物料。或者简易帐篷房的门是硬质物料。或者简易帐篷房的前墙是硬质物料。或者简易帐篷房的前后墙、房顶、左右墙、门的软质物料,都设置两层以上。

但是这种帐篷房窗户与门的调节是只能控制窗户与门完全打开或者关闭,不能调节帐篷房内与外界通风的面积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房,其优点是可以灵活调节帐篷房内与外界的通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帐篷房,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上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固定帐篷,固定帐篷连接有可转动帐篷;

可转动帐篷包括第二壁厚圆管和若干第三壁厚圆管,第二壁厚圆管与固定帐篷固定连接;

第二壁厚圆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膜结构篷布;

第三壁厚圆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玻璃;

第二壁厚圆管和第三壁厚圆管均与所述连接组件铰接;

当所有的第三壁厚圆管都通过穿绳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上时,帐篷房内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大;

当最靠近固定台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通过穿绳相互绑定时,帐篷房内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壁厚圆管支撑膜结构篷布,第三壁厚圆管支撑软玻璃;固定帐篷与可转动帐篷连接形成一个空腔,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内与外界进行通风的时候,使用者给第三壁厚圆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三壁厚圆管绕着铰接轴绕着远离固定台的方向转动。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大时,将最靠近固定帐篷的第三壁厚圆管与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抵触,然后将穿绳穿过膜结构篷布的穿孔后打结,将所有的第三壁厚圆管都通过穿绳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上,防止第三壁厚圆管向下转动,将可转动帐篷与固定帐篷固定,此时可转动帐篷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大;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小时,将最靠近固定台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通过穿绳相互绑定,由于软玻璃的长度有限,最靠近固定台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不能向下转动,此时可转动帐篷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小;中间状态时,将最靠近固定台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通过穿绳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三壁厚圆管上,从而可以改变可转动帐篷与外界的通风面积的大小。通过调节可转动帐篷与外界的开口的大小调节帐篷房与外界的通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帐篷包括若干第一壁厚圆管和通过第一方管固定连接于第一壁厚圆管的中壁方管;

第一壁厚圆管与中壁方管均呈弧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壁厚圆管与中壁方管与固定台形成弧状封闭,形成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壁厚圆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膜结构篷布;

中壁方管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帆布内帐;

膜结构篷布和帆布内帐之间形成中空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结构有利于隔温隔热,而且膜结构篷布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透光性,使得帐篷房的内部温度更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固定台上的外圈方管和通过第二方管连接与外圈方管的内圈方管;

内圈方管固定连接与中壁方管;

第一壁厚圆管靠近固定台一端连接有第二凸块;

外圈方管连接有若干对供第二凸块插入的第一凸块;

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壁厚圆管的第二凸块插入第一凸块之间,然后通过螺栓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固定,进而将第一壁厚圆管和中壁方管固定连接与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壁厚圆管通过固定组件连接于第二壁厚圆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壁厚圆管与第一壁厚圆管固定连接,进而将固定帐篷与可转动帐篷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帐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壁厚圆管内侧的连接块和连接杆连接块;

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壁厚圆管上的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将相邻的第一壁厚圆管固定连接,使得固定帐篷可以更稳定地连接在固定台上,不会倾倒,进而稳定地支撑膜结构篷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可转动帐篷与外界的开口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帐篷房与外界的通风面积;

2、固定帐篷的中空结构的设定,可以提高帐篷房的隔温隔热性能;

3、通过可转动帐篷的透明软玻璃的设置提高了帐篷房的透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固定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可转动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三壁厚圆管与外圈方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二壁厚圆管与第三壁厚圆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穿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台;2、帐篷;21、固定帐篷;211、第一壁厚圆管;2111、膜结构篷布;212、中壁方管;2121、帆布内帐;213、第一方管;214、固定组件;2141、连接块;2142、连接杆;22、可转动帐篷;221、第二壁厚圆管;222、第三壁厚圆管;2221、软玻璃;23、铰接轴;3、连接组件;31、外圈方管;32、内圈方管;33、第二方管;34、第一凸块;35、第二凸块;4、螺栓;5、穿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帐篷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台1和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于固定台1的帐篷2。固定台1由防腐木平台组成,可以支撑整个帐篷2在地面上,且有防腐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帐篷2包括固定帐篷21和可转动帐篷22,固定帐篷21包括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固定台1上的若干第一壁厚圆管211和中壁方管212,第一壁厚圆管211与中壁方管212均呈弧状,且两者之间由第一方管213(结合图4)网状固定连接。第一壁厚圆管211与中壁方管212下端面与固定台1呈现不同的角度。

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台1上的外圈方管31和内圈方管32。外圈方管31和内圈方管32之间通过第二方管33连接。连接组件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圈方管31上的若干对第一凸块34和固定连接在第一壁厚圆管211靠近固定台1一端的第二凸块35,第二凸块35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第一凸块34。

如图3和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壁厚圆管211顶部之间通过固定组件214固定连接,固定组件21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壁厚圆管211上的连接块2141和连接杆2142,连接杆2142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壁厚圆管211上的连接块214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固定组件214可以设置多组,将相邻的第一壁厚圆管211连接地更稳定。

如图6所示,可转动帐篷22包括通过固定组件214固定连接于第一壁厚圆管211的第二壁厚圆管221和通过铰接组件23转动连接于外圈方管31上的若干第三壁厚圆管222。结合图7,第三壁厚圆管222靠近固定台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35,第二凸块35与第一凸块34之间通过铰接轴23连接,使得第三壁厚圆管222可以绕着铰接轴23转动。

结合图1,在第一壁厚圆管21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膜结构篷布2111,中壁方管212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帆布内帐2121,在膜结构篷布2111和帆布内帐2121之间形成中空结构。中空结构有利于隔温隔热,而且膜结构篷布2111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透光性,使得帐篷房的内部温度更合适。也可以在中空结构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得帐篷房在晚上的时候也可以有适宜的温度。

在第二壁厚圆管221外表面也固定连接有膜结构篷布2111,在第三壁厚圆管222上固定连接有软玻璃2221,且软玻璃2221设置为透明,使得人们可以从帐篷2内看到外面的风景,也可以提高帐篷房内的透光性。在膜结构篷布2111和软玻璃2221上设有供穿绳5穿过的穿孔(图中未画出)。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内与外界进行通风的时候,使用者给第三壁厚圆管222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三壁厚圆管222绕着铰接轴23绕着远离固定台1的方向转动。

结合图8,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大时,将最靠近固定帐篷21的第三壁厚圆管222与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221抵触,然后将穿绳5穿过膜结构篷布2111的穿孔后打结,将所有的第三壁厚圆管222都通过穿绳5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221上,防止第三壁厚圆管222向下转动,将可转动帐篷22与固定帐篷21固定,此时可转动帐篷22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大。

结合图9,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小时,将最靠近固定台1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222通过穿绳5相互绑定,由于软玻璃的长度有限,最靠近固定台1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222不能向下转动,此时可转动帐篷22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小。

中间状态时,将最靠近固定台1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222通过穿绳5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三壁厚圆管222上,从而可以调节可转动帐篷22与外界的通风面积的大小。

工作过程:当使用者需要将帐篷房与外界隔离的时候,使用者给靠近固定台1一端的第三壁厚圆管222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第三壁厚圆管222绕着铰接轴23转动,直至可转动帐篷22远离固定帐篷21一端与地面抵触,可转动帐篷22处于张紧状态,将帐篷房内与外界进行隔离。因为帐篷房长12米,高3米,宽6米,体积较大,可转动帐篷22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大时,将最靠近固定帐篷21的第三壁厚圆管222与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221抵触,然后将穿绳5穿过膜结构篷布2111的穿孔后打结,将所有的第三壁厚圆管222都通过穿绳5绑在与之相邻的第二壁厚圆管221上,此时可转动帐篷22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大。当使用者需要帐篷房与外界通风面积最小时,将最靠近固定台1的两个第三壁厚圆管222通过穿绳5相互绑定,此时可转动帐篷22与外界的通风面积最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