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塔以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8166发布日期:2019-01-02 22:2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塔以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塔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带来大量的通信站址需求,因为各种原因,传统的、占地较大的站址获取十分困难,因而基站设备供应商致力于缩小占地面积的基站设计。其中,应用较广的设计方案之一是将基站和铁塔合一,即将基站安装到管状铁塔内部,使得占地面积大幅减小。但是该设计也需要解决基站的散热和防水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城区楼顶站点逐年流失,传统宏站站址谈点愈加困难,简洁、友好、美观的站点形态才能保持站点数量,或者使站点数量倍增。而对于一些旅游城市及热点地区,单管塔外部承载的天线及设备盒子影响周围环境,如图1所示,需要将设备102内置于管塔101内部。而若将设备 102至于管塔101内部,则需要保证在管塔101开口开门情况下设备的防水处理。

目前,如图2所示,一般将电源、基带或传输设备102放在室外柜201中,再将室外柜201整体安装到管塔101内,依靠室外柜201本身实现设备102的防水性能。

然而,将室外柜201内置于管塔101,由于管塔101开孔率的约束,管塔门202会限制放置进管塔101的室外柜201的形状和大小,使得管塔对设备的集成度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塔以及基站,用于实现管塔内部整体防水,从而提升管塔内置设备的集成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塔,包括:塔体和塔门;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塔体防水檐;所述塔门上设置有塔门防水檐;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的大小和形状对应;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通过活动结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塔体和塔门上设置相对应的塔体防水檐和塔门防水檐,且在采用活动结构连接的防水檐之间设置防水结构,实现了管塔门开合的防水,从而实现了管塔内部空间的防水,提升了管塔内置设备的集成度。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塔体由管塔壁和上下两个管塔隔板组成,所述塔体防水檐由塔体钣金件与所述管塔壁和所述上下两个管塔隔板采用防水固定连接形成。本实现方式中,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塔门防水檐由塔门钣金件与所述塔门的门壁采用防水固定连接形成。本实现方式中,说明了塔门防水檐的构成,以及塔门钣金件与塔门的门壁的连接方式,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固定连接为接缝焊接。本实现方式中,将上述的防水固定连接具体化为接缝焊接,实现了搭接缝隙防水,增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实现方式。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结构为防水胶条。本实现方式中,将上述的防水结构具体化为防水胶条,增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实现方式。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胶条黏贴在所述塔体防水檐的表面,当所述塔门关闭时,黏贴有所述防水胶条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塔门防水檐压缩接触。本实现方式中,将防水胶条黏贴在塔体防水檐的表面,当塔门关闭时,该表面与塔门防水檐压缩接触,实现了塔门的防水。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结构为铰链。本实现方式中,将上述的活动结构具体化为铰链,增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实现方式。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管塔为正多边形柱状体,所述塔体防水檐和所述塔门防水檐位于所述塔体内部,当所述塔门关闭时,所述塔体和所述塔门的接缝处保持所述管塔的正多边形结构。本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塔门关闭时,实现了所述塔门和所述塔体的塔壁接缝处平面对接,保持了管体的正多边形结构,使得塔体外观美观。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示管塔内扇形错位布置有设备。本实现方式中,设备在管塔内扇形错位布置,实现了各设备开门后独立安装和维护,提高了内部设备的安装维护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塔,以及设置在所述管塔之上的天线。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管塔包括塔体和塔门,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塔体防水檐;所述塔门上设置有塔门防水檐;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的大小和形状对应;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塔门防水檐与所述塔体防水檐通过活动结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塔体和塔门上设置相对应的塔体防水檐和塔门防水檐,且在采用活动结构连接的防水檐之间设置防水结构,实现了管塔门开合的防水,从而实现了管塔内部空间的防水,提升了管塔内置设备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防水固定连接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防水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与塔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管塔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管塔301包括塔体302和塔门303,所述塔门303上设置有塔门防水檐304,所述塔体302上设置有塔体防水檐305,所述塔门防水檐304与所述塔体防水檐305的大小和形状对应,所述塔门防水檐304与所述塔体防水檐305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306,所述塔门防水檐304与所述塔体防水檐305通过活动结构307连接。通过在塔体302和塔门303上设置相对应的塔体防水檐304和塔门防水檐305,且在采用活动结构307连接的防水檐之间设置防水结构306,实现了管塔门开合的防水,从而实现了管塔内部所有空间的防水。

由于管塔301内部所有空间防水,因此,在图3所示的管塔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管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备401在管塔301内部可扇形错位布置,实现了各设备在塔门303开门后独立安装和维护,提高了管塔内部设备的安装维护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图3所示的管塔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述的塔体302可由管塔壁501和上下两个管塔隔板502组成,图3所述的塔体防水檐305可由塔体钣金件503与所述管塔壁501 和所述上下两个管塔隔板502采用防水固定连接形成。如附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在图5所示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固定连接后塔体钣金件503平面即为塔体防水檐平面504。其中,防水固定连接区域701可以如附图7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图3至图7所示的管塔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塔门防水檐304由塔门钣金件801与所述塔门303的门壁802采用防水固定连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固定连接后塔门钣金件 801平面即为塔门防水檐平面803。其中,防水固定连接区域804可以如图8中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防水固定连接的方式具体可以为接缝焊接,通过接缝焊接,使得塔门钣金件801与门壁802之间的配合接缝,实现了搭接缝隙防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固定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活动结构307具体可以为铰链901,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铰链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结构还可以为其他部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防水结构306具体可以为防水胶条1001,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防水胶条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胶条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图示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塔体与塔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塔体302与塔门303通过铰链901连接,防水胶条1001黏贴在塔体防水檐平面504,在塔门303关闭状态下,塔门防水檐平面803与防水胶条1001压缩接触,实现了塔门防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图3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管塔的横截面图。图中,所述管塔为正多边形柱状体,所述塔体防水檐和所述塔门防水檐完全位于所述塔体内部,当所述塔门303在关闭状态时,所述塔体和所述塔门的接缝处保持所述管塔的正多边形结构,使得塔体外观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塔门关闭状态时,管塔的横截面可以为正多边形,如正十六边形,正十二边形等,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例如,若所述管塔为圆柱体,当所述塔门303在关闭状态时,所述塔体和所述塔门的接缝处需保持所述管塔的圆形结构,故管塔的横截面形状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塔门在支持旋转开合打开时,塔门和塔体之间直接实现防水,内部所有空间均为室内环境,且内部不需要额外的防水结构,可支持内部最大限度的直接放入室内设备,提升了管塔站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塔体旋转开门后,即可实现对内部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各设备之间安装维护互相不干涉,提升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效率。而且由于管塔防水结构完全位于管体多边形结构内部,塔门与塔体接缝处保持管体多边形结构,使得塔体外形美观。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上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管塔和设置在该管塔之上的天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基站,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但管塔内还设置有供电线路和信号线路。管塔的底部还可包括固定安装结构,例如具有螺孔的底盘,因而借助螺钉可将基站固定在平面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