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190发布日期:2018-10-02 17:5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中的非承重墙,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



背景技术:

目前,楼房等建筑物中的非承重墙基本是在构筑楼房主体时一起建造的,其比较笨重且耗费材料,施工周期长、费用高,保温隔热效果差。用于构造非承重墙的材料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隔墙板、玻璃砖、黏土砖、砌块。其中:隔墙板隔音、隔热、保温效果较差;玻璃砖隔热、保温效果较差且造价较高;黏土砖和砌块比较笨重,隔热、保温效果较差且不可移动,施工周期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重轻、成本低、施工时间短,且隔音、保温效果好的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包括前墙面板和后墙面板,所述的前墙面板与所述的后墙面板之间固定有多个与其相垂直的水平支撑组件,所述的前墙面板、所述的后墙面板和所述的水平支撑组件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棉,所述的水平支撑组件包括竹筒、前连接板组件、前连接件、后连接板组件和后连接件,所述的前连接件插入所述的竹筒中且与所述的前连接板组件相卡接,所述的前连接件与所述的前连接板组件封闭配合,所述的后连接件插入所述的竹筒中且与所述的后连接板组件相卡接,所述的后连接件与所述的后连接板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的竹筒内灌注有泡沫菱苦土混凝土,当所述的泡沫菱苦土混凝土与所述的前连接件、所述的后连接件凝固成整体时,所述的前连接板组件和所述的后连接板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竹筒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的前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的前墙面板固定,所述的后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的后墙面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前连接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和前转接板,所述的前面板与所述的前转接板粘结固定,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至少一块前连接片,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端设置有前卡槽,所述的前面板上设置有前容置孔,所述的前转接板上设置有前圆孔,所述的前圆孔上设置有供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端穿过的前安装槽,所述的前连接片插入所述的竹筒中,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端穿过所述的前安装槽并旋转使其与所述的前转接板相卡接,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端位于所述的前容置孔中,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端与所述的前容置孔的空隙处填充有封闭块,所述的前转接板位于所述的竹筒内,所述的后连接板组件包括后面板和后转接板,所述的后面板与所述的后转接板粘结固定,所述的后连接件包括至少一块后连接片,所述的后连接片的外端设置有后卡槽,所述的后面板上设置有后容置孔,所述的后转接板上设置有后圆孔,所述的后圆孔上设置有供所述的后连接片的外端穿过的后安装槽,所述的后连接片插入所述的竹筒中,所述的后连接片的外端穿过所述的后安装槽并旋转使其与所述的后转接板相卡接,所述的后连接片的外端位于所述的后容置孔中且与所述的后容置孔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的后转接板位于所述的竹筒内,当所述的泡沫菱苦土混凝土与所述的前连接片、所述的后连接片凝固成整体时,所述的前面板和所述的后面板分别固定且覆盖在所述的竹筒的前端和后端。

优选地,所述的前连接片和所述的后连接片均为一块,所述的前连接片和所述的后连接片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阻力块;当泡沫菱苦土混凝土与前连接片、后连接片凝固成整体时,可使前连接片、后连接片与泡沫菱苦土混凝土的固定牢固。

优选地,所述的前连接片和所述的后连接片均为两块且呈十字插接,所述的前连接片的外边缘和所述的后连接片的外边缘均呈阶梯状;当泡沫菱苦土混凝土与前连接片、后连接片凝固成整体时,可使前连接片、后连接片与泡沫菱苦土混凝土的固定牢固。

优选地,所述的前面板与所述的前墙面板粘结固定,所述的后面板与所述的后墙面板粘结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前面板、所述的前转接板、所述的后面板和所述的后转接板的的材质均为竹板或木板,所述的前连接片和所述的后连接片的材质均为竹、木或钢。

优选地,所述的前墙面板和所述的后墙面板的材质为木板或竹材人造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该轻质墙的结构简单巧妙,水平支撑组件中的竹筒与前连接板组件、后连接板组件的连接牢固可靠,且后连接件与后连接板组件之间具有空隙,若泡沫菱苦土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膨胀时可从空隙处胀出,以防止竹筒被破坏;

(2)、前墙面板、后墙面板和水平支撑组件可实现单独的工业化生产,然后再组装成轻质墙,其生产效率高,且施工工艺简单、墙体施工周期短;

(3)、所使用的原材料基本是绿色天然且价格低廉的竹材和木材,其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属于环保型墙,且生产成本低;

(4)、该轻质墙比重轻、强度高、易安装、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隔音、保温效果好;

(5)、该轻质墙既可用作外墙,也可用作隔断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轻质墙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平支撑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平支撑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平支撑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前连接板组件与前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前连接板组件与前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连接板组件与后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包括前墙面板1和后墙面板2,前墙面板1与后墙面板2之间固定有多个与其相垂直的水平支撑组件A,前墙面板1、后墙面板2和水平支撑组件A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棉3,水平支撑组件A包括竹筒4、前连接板组件、前连接件、后连接板组件和后连接件,前连接板组件包括前面板5和前转接板6,前面板5与前转接板6粘结固定,前连接件包括一块前连接片7,前连接片7的外端设置有前卡槽71,前面板5上设置有前容置孔51,前转接板6上设置有前圆孔61,前圆孔61上设置有供前连接片7的外端穿过的前安装槽62,前连接片7插入竹筒4中,前连接片7的外端穿过前安装槽62并旋转使其与前转接板6相卡接,前连接片7的外端位于前容置孔51中,前连接片7的外端与前容置孔51的空隙处填充有封闭块52,前转接板6位于竹筒4内,后连接板组件包括后面板8和后转接板9,后面板8与后转接板9粘结固定,后连接件包括一块后连接片10,后连接片10的外端设置有后卡槽101,后面板8上设置有后容置孔81,后转接板9上设置有后圆孔91,后圆孔91上设置有供后连接片10的外端穿过的后安装槽92,后连接片10插入竹筒4中,后连接片10的外端穿过后安装槽92并旋转使其与后转接板9相卡接,后连接片10的外端位于后容置孔81中且与后容置孔81之间具有空隙,后转接板9位于竹筒4内,前连接片7和后连接片10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阻力块11,竹筒4内灌注有泡沫菱苦土混凝土41,当泡沫菱苦土混凝土41与前连接片7、后连接片10凝固成整体时,前面板5和后面板8分别固定且覆盖在竹筒4的前端和后端,前面板5与前墙面板1粘结固定,后面板8与后墙面板2粘结固定。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轻质墙,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前连接片7和后连接片10均为两块,两块前连接片7和两块后连接片10均呈十字插接,前连接片7的外边缘和后连接片10的外边缘均呈阶梯状。

上述实施例一、二中,前面板5、前转接板6、后面板8和后转接板9的材质均可为竹板或木板,前连接片7和后连接片10的材质均可为竹、木或钢;前墙面板1和后墙面板2的材质可以为木板或竹材人造板。

上述实施例中,水平支撑组件A的组装方法为:先将前面板5与前转接板6粘结固定成前连接板组件,将后面板8与后转接板9粘结固定成后连接板组件,再将前连接片7与前连接板组件相卡接,并将封闭块52放入前连接片7的外端与前容置孔51的空隙处,使前连接片7与前连接板组件封闭配合,然后将前连接片7插入竹筒4的前端,使前面板5覆盖在竹筒4的前端,在竹筒4中灌注泡沫菱苦土混凝土41,再将后连接片10与后连接板组件相卡接,将后连接片10插入竹筒4的后端,待泡沫菱苦土混凝土41凝固后,前面板5和后面板8分别固定在竹筒4的前端和后端,得到水平支撑组件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