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通信杆基站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412发布日期:2018-11-07 21:0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存量铁塔使用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都是2G/3G/4G同时存在,本身对铁塔需求仍旧很大,特别是随着将来5G的快速发展。对基站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站难,选点不易,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愈发突出。而要实现降低建站成本,使基站能够共建共享是最有效的途径。而大量的存量铁塔当初设计时并未考虑其他运营商共享利用。针对有条件进行改造加固的简易通信杆着实普遍,这种提高基站安全性能的加固装置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加塔体载荷、符合行业标准、满足共享需求、降低建站成本的简易通信杆基站的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通信杆基站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撑系统、横杆系统、抱箍系统、底座系统以及现浇基础系统,所述抱箍系统安装于基站塔体的管体上,所述斜撑系统的底部与底座系统固定连接后嵌装在现浇基础系统内,所述斜撑系统的上部与抱箍系统连接,所述横杆系统分别与斜撑系统、抱箍系统连接支撑稳固斜撑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增加了简易通信杆基站的载荷能力,使原有的简易通信杆基站满足共享基站的要求,很好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了建站成本。

进一步,所述斜撑系统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机房两侧的连杆,每个连杆分别抱箍系统和底座系统连接;所述连杆包括多根中间斜杆和底部斜杆,中间斜杆之间通过焊接法兰盘后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最顶端的中间斜杆的端部与抱箍系统连接,所述底部斜杆的一端与最底部的中间斜杆通过焊接法兰盘后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斜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系统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斜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可调整位置的伸缩耳板,所述伸缩耳板包括与底部斜杆端部螺纹连接的螺杆和固定在螺杆外端上的耳板,所述耳板与底座系统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斜杆的端部焊接有用于与螺杆连接的连接螺母,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固定用的固定螺母。

进一步,所述抱箍系统包括多层的抱箍结构,最上层的抱箍结构与斜撑系统连接,中间各层抱箍结构与横杆系统连接。

进一步,每层抱箍结构包括两半圆形弧形板,每个半圆形弧形板的两端设有往外弯折延伸的翼板,两半圆形弧形板套于管体后相对的翼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一半圆形弧形板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抱箍耳板。

进一步,所述翼板与半圆弧形板之间设有加强用的筋板,中间的所述抱箍耳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所述抱箍结构的直径与管体直径等同。

进一步,所述横杆系统包括多层横杆结构,每层横杆结构包括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杆与连杆之间、连杆与基站塔体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稳固。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管体上的抱箍结构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连杆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包括一圆柱形结构,其外侧焊接有两成角度设置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分别与连接杆、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系统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与伸缩耳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耳板。

进一步,固定耳板与伸缩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耳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所述现浇基础系统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C20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加塔体载荷、符合行业标准、满足共享需求、降低建站成本,能很好的利用原有的简易通信杆基站建立共享基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斜撑系统的中间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斜撑系统的底部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系统和斜撑系统的嵌入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参见图1、图2,一种简易通信杆基站的加固装置,包括斜撑系统2、横杆系统3、抱箍系统、底座系统5以及现浇基础系统4,所述抱箍系统安装于基站塔体6的管体上,所述斜撑系统2的底部与底座系统5固定连接后嵌装在现浇基础系统4内,所述斜撑系统2的上部与抱箍系统连接,所述横杆系统3分别与斜撑系统2、抱箍系统连接支撑稳固斜撑系统2。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增加了简易通信杆基站的载荷能力,使原有的简易通信杆基站满足共享基站的要求,很好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了建站成本。

参见图1-4,斜撑系统2的支撑高度和角度按照铁塔的实际荷载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整体计算。所述斜撑系统2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机房7两侧的连杆,每个连杆分别抱箍系统和底座系统5连接;所述连杆包括多根中间斜杆21和底部斜杆22,中间斜杆21之间通过焊接法兰盘23后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最顶端的中间斜杆21的端部与抱箍系统连接,所述底部斜杆22的一端与最底部的中间斜杆21通过焊接法兰盘23后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斜杆22的另一端与底座系统5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斜杆22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可调整位置的伸缩耳板24,所述伸缩耳板包括与底部斜杆22端部螺纹连接的螺杆25和固定在螺杆25外端上的耳板24,所述耳板24与底座系统5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斜杆22的端部焊接有用于与螺杆25连接的连接螺母26,所述螺杆25上安装有固定用的固定螺母2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来实现伸缩耳板与底座系统5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调整,达到方便安装连接螺栓的位置,转动螺杆25调整距离和角度,最后拧紧固定螺母6,实现快捷安装,缩短安装时间。

参见图5,所述抱箍系统包括多层的抱箍结构1,最上层的抱箍结构1与斜撑系统2连接,中间各层抱箍结构1与横杆系统3连接。每层抱箍结构1包括两通过火曲热弯工艺而成的半圆形弧形板11,每个半圆形弧形板11的两端设有往外弯折延伸的翼板15,两半圆形弧形板11套于管体后相对的翼板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一半圆形弧形板11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抱箍耳板12。所述翼板15与半圆弧形板11之间设有加强用的筋板14,中间的所述抱箍耳板1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3。所述抱箍结构1的直径与管体直径等同。整个抱箍系统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方便拆卸。每层抱箍结构1有一定的上下可调幅度方便在通信杆杆体上下移动来降低横杆系统3的制作偏差。

参见图1、图2、图6,所述横杆系统3包括多层横杆结构,每层横杆结构包括多根连接杆31,所述连杆与连杆之间、连杆与基站塔体之间均通过连接杆31连接稳固。所述连接杆31是一圆形管,连接杆31的两端均是耳板结构,连接杆31的一端耳板结构与管体上的抱箍结构1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另一端的耳板结构、或两端的耳板结构与连杆之间通过卡箍8固定连接,所述卡箍8包括一圆柱形结构,其外侧焊接有两成角度设置的连接耳板81,连接耳板81分别与连接杆31、连杆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耳板81之间通过加强筋板82连接。

参见图7,所述底座系统5包括一底板51,所述底板51上设置有用于与伸缩耳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耳板52。固定耳板52与伸缩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耳板52与底板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53。

本实施例所述现浇基础系统4是通过计算满足使用要求及承载能力,浇筑的混凝土C20砼,并将底座系统5嵌入其中固定最终和斜杆系统2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抱箍系统的各层抱箍结构1安装于基站塔体6的管体上,安装斜撑系统2时,先将斜撑系统2与最上层的抱箍结构1连接固定,再连接斜撑系统2与底座系统5,连接时可以通过伸缩耳板调整位置来方便安装,底座系统5与斜杆系统2安装好后嵌入安装在现浇基础系统4内。在斜撑系统2安装好后,再安装横杆系统3,安装横杆系统3时可以上下调节相应抱箍结构1的位置,方便横杆系统安装,从而实现在原有塔体的基础上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在考虑原有塔体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塔体的现在承载能力,及基站共享之后添加荷载的情况,通过加固既满足共享需求,同时降低建站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