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可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9872发布日期:2018-12-11 21:0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光栅可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信号检测技术和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或物进入被保护区域设备停止工作防范控制的信号检测。



背景技术:

光栅广泛应用在钢铁、有色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加工、塑胶五金加工等领域,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操作工人及第三方的危险,减少事故综合成本,有利于公司自身、操作工人及社会。

现有技术中,落地光栅通常安装在2个固定框内,分别装在进入被保护区域的两侧,固定框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调整好以后将膨胀螺栓锁死,光栅即可以起保护作用。现场中由于人或者叉车的碰撞导致 2个固定框发生位置或角度便宜,有时候膨胀螺栓和水泥地的孔松了也导致倾斜,不能接受信号,保护失灵且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现场调整起来非常麻烦,需要重新打膨胀螺栓或者转动固定框,而且位置的微调全靠硬敲或者垫杂物等手段,当有时候偶尔触碰固定框,设备停止工作,形成非保护引起的设备停机,制约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可靠、方便调节的落地式光栅可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栅可调装置,包括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的下端由调节式连接结构连接在基础座上,光栅反射柱和/或光栅接收柱绕自身柱芯转动和/或水平向位移调节。

光栅发送端和接收端即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它们的下端连接在基础座上,在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的下端与基础座即地面上,通过调节式连接结构的连接可以实现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的转动水平向位移调节,实现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之间的位置对应,确保发射光栅被及时可靠的接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焦简洁,即便是出现了因碰撞等事故导致的光栅反射柱、光栅接收柱之间的错位现象,也可以及时方便的调节与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托座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座的侧视图;

图5是连接法兰与托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5旋转18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论述。

一种光栅可调装置,包括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其特征在于: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下端由调节连接机构固定基础座1上,光栅反射柱10和/或光栅接收柱20绕自身柱芯转动和/或水平向位移调节。

就上述技术方案而言,提供了光栅反射柱10和/或光栅接收柱20绕自身柱芯转动和/或水平向位移调节的方式,所以在初装时或安装后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均可实施有效方便的调节。

作为优选方案,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下端有连接法兰 30,连接法兰30与托座40相连,连接法兰30和/或托座40的连接孔为周向布置的条形孔。更为优选的方案是,连接法兰30上开设弧状条形孔31,弧状条形孔31在同一圆周范围内间隔布置三个。在连接法兰30 上设置弧状条形孔31且其布置在同一圆周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进行转动调节,实现光栅反射柱10的光栅发射方向、光栅接收柱20的光栅接收方向的适配调节。

所述的托座40为槽口向下的槽型板状且槽口处的外置翻边与基础座1相连,托座40的槽底板上开设有条形孔41,条形孔41的长度方向与槽长方向一致。所述的条形孔41整体呈品字形布置。

上述方案有利托座40与连接法兰30之间沿条形孔41的长度方向实施位移调节。

连接孔即条形孔41与弧状条形孔31之间选定合适的位置后由螺栓连接即可。

安装时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安装高度保持一致。

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下端可以焊接在各自的连接法兰 30上且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的柱长方向与连接法兰30的板面垂直,弧状条形孔31在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布置,其中弧状条形孔 31的弧长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约为50-6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周向转动和直线位移方向的调节方案,有利于初装时光栅反射柱10、光栅接收柱20之间的位置调整及错位后的复位纠正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