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816发布日期:2018-10-30 21:3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悬挑钢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



背景技术:

悬挑梁是一种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可为固定、简支或自由段,建筑物设计、施工乃至加固领域中,经常可遇到悬挑梁结构。悬挑梁是静定结构,其连接的可靠性是悬挑梁接长改造的关键。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采用工字钢作为主承重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其包括由两块承重板11和一块连接板12构成的钢梁主体1,承重板11分别位于连接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且连接板12与两块承重板11均垂直设置。该种大悬挑钢梁主要通过连接板12与承重板11构成T字型的承重结构进行承重和抵抗垂直于悬挑钢梁长度方向的剪切力。承重过大或者钢材强度不够时,承重板11仍有可能发生形变,带来安全隐患,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其具有结构强度高、抗弯能力强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包括钢梁主体,所述钢梁主体由长度方向一致的连接板和两块承重板构成,所述连接板位于两块承重板之间共同构成横截面为工字型的钢梁主体,两块所述承重板上均设置有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沿承重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增强板,所述第一增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承重板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增强板的设置,使得承重板原来集中于承重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的承重,部分分散到第一增强版与承重板的连接处,使得承重板的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抵抗更强的垂直于悬挑钢梁轴线长度方向的剪应力,提升了大悬挑钢梁的整体刚度、抗弯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强板宽度方向远离承重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增强板,所述第二增强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增强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增强板对第一增强板的抗剪切作用起到了增强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悬挑钢梁的整体结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增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增强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增强板和第一增强板共同构成横截面为V字形的增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增强板和第二增强板共同形成横截面为V型的增强结构,与承重板一起围成三角形的结构,结构更稳固,对承重板的增强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强板与第二增强板等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增强板与第二增强板的宽度相同,使得与承重板所围的三角形架构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受力更均匀、增强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强板垂直于承重板设置,第二增强板平行于承重板设置;所述第二增强板位于第一增强板的一侧,与第一增强板共同构成横截面为L形的增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增强板和第二增强板构成的横截面为L型的增强结构,相较于单一的增强板,能承受的剪切力更大,对悬挑钢梁的加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强板垂直于第二增强板,且与第二增强板的中线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增强板与第二增强板共同构成横截面为T形的增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为T形的增强结构是横截面为L形增强结构的强化版,抗折抗剪切力的性能更好,对悬挑梁的加固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强板与承重板连接处设置有辅助增强板,所述辅助增强板同时与承重板和第一增强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板同时垂直于第一增强板和承重板,对悬挑钢梁的整体承重能力和抗剪切力的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作用,而且能增加第一辅助增强板和承重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增强板为三角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板容易焊接,切焊接后结构稳定,增强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承重板上设置有第一增强版,极大地增加了悬挑钢梁的承重能力和抗弯能力,加固效果显著;

2、第一增强板和第二增强板相配合,增强加固效果更佳;

3、三角形板焊接后结构稳固,且同时与第一增强板和承重板垂直,具有进一步地辅助增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悬挑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具有横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具有横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具有横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梁主体;11、承重板;12、连接板;2、第一增强板;3、第二增强板;4、辅助增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参照图2,其包括钢梁主体1,钢梁主体1由一体成型的两块承重板11和连接板12构成。承重板11与连接板12相互垂直且长度方向一致,两块承重板11分别连接于连接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共同构成横截面为工字形的钢梁主体1。

参照图2,两块承重板11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增强结构,增强结构由与钢梁主体1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增强板2和第二增强板3构成。第一增强板2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承重板11之间焊接,另一侧与第二增强板3焊接。第二增强板3与第一增强板2相互垂直于设置,且第二增强板3位于第一增强板2靠近连接板12的一侧。

参照图2,每块承重板11上均设置有两处增强结构,且分别位于连接板12的两侧。

参照图2,第一增强板2与承重板11的焊接处设置有若干辅助增强板4,辅助增强板4为同时与第一增强板2和承重板11垂直的三角形板。辅助增强板4通过焊接与第一增强板2和承重板11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有结构所用的钢材均选用强度等级为Q345的钢材,其结构强度和抗弯能力与现有技术中选用Q420钢材的工字型的悬挑钢梁相当。即表明,设置界面加固结构后,大悬挑钢梁的整体强度和抗剪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需要增强悬挑钢梁结构刚度,或者因选用的钢材强度不够、需要采用补救措施对悬挑钢梁进行加固的情况。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参照图3,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增强板2焊接于第二增强板3的中线处,且第一增强板2与第二增强板3相互垂直,从而形成横截面为T形的增强结构。其对悬挑钢梁的整体的加固、增强效果较实施例1更优。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截面加固结构的大悬挑钢梁,参照图4,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相同,每块承重板11上均设置有两处增强结构,且分别位于连接板12的两侧。其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增强结构由等宽的第一增强板2和第二增强板3构成。第一增强板2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承重板11之间焊接,另一侧与第二增强板3焊接。第二增强板3宽度方向远离第一增强板2的一侧与承重板11之间焊接。第一增强板2与第二增强板3相互垂直,形成横截面为V形的增强结构,与承重板11一起围成三角形的结构,其承重、抗折效果佳。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