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680发布日期:2018-12-21 20:0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常用的外墙装饰方式之一,由于人们希望更多地利用玻璃透明的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交流与融合,要求幕墙的支承结构尽可能地简单、轻巧,以达到不影响人们的视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幕墙从用途上可分为建筑幕墙、构件式建筑幕墙、单元式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全玻幕墙、点驳接玻璃幕墙等。点驳接玻璃幕墙系统是由玻璃面板通过点驳接装置固定在支承结构上,在点驳接玻璃幕墙结构中,驳接装置必不可少,点驳接装置包括驳接爪和驳接头,驳接头有浮头式和沉头式,浮头式驳接头通过外露金属构件固定玻璃,沉头式驳接头与玻璃表面平齐。但是,无论是浮头式点驳接装置还是沉头式点驳接装置,都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玻璃幕墙外表面有驳接头外露,影响玻璃幕墙透明平整的外观效果;(2)驳接头外露易锈蚀、损坏,导致玻璃幕墙表面形成污渍;(3)驳接爪与玻璃开孔处配合不紧密,易导致雨水渗漏。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3716363U公开了一种隐形驳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沉头吸盘11、外衬套12、球形螺套13、止推座14、球形螺杆15、驳接爪16以及面玻璃17,其中,面玻璃17位双层玻璃,外衬套12为具有韧性的铝合金套,预埋于内层玻璃中,外衬套12中套接有沉头吸盘11,沉头吸盘11内螺纹连接着球接螺套13,球头螺杆15通过与球接螺套13螺纹连接的止推座14球铰连接于球接螺套13内腔中。安装时,只需将球接螺套13和球头螺杆15等相关驳接件进行相应连接,即可实现面玻璃17与驳接爪16的固定连接;且连接后,沉头吸盘11、球接螺套13和球头螺杆15均处于面玻璃17背面,则在整个玻璃幕墙外表面上看不到任何安装连接件,起到很好的隐形效果。该结构的驳接头,一方面,为实现球接螺套13与面玻璃17的连接,需设置沉头吸盘11,为实现球接螺套13与球接螺杆15连接,需设置止推座14,导致该驳接装置中构件增多,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难度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球头螺杆15外套设球接螺套13,球接螺套13外套设沉头吸盘11,且球接螺套13和沉头吸盘11均为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一般为不透明材质,无疑增大了不透光面积,影响了玻璃幕墙透明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隐形驳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以及安装后驳接装置影响玻璃幕墙外观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简洁美观、易安装固定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

为此,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包括面玻璃、支承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承结构上的驳接装置,所述面玻璃靠近所述支承结构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盲孔,所述驳接装置通过第二透明胶层粘接在所述盲孔中。

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面玻璃包括第一面玻璃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面玻璃靠近所述支承结构一侧表面上的第二面玻璃;所述第二面玻璃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扩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面玻璃的一侧,所述沉头孔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面玻璃靠近所述支承结构的一侧表面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盲孔,所述驳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透明胶层与所述盲孔内侧面粘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玻璃通过第一透明胶层与所述第二面玻璃粘接。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沉头孔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内侧面通过所述第二透明胶层与所述驳接装置粘接。

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驳接装置包括驳接头和驳接爪,所述驳接头的一端伸入所述盲孔中,所述驳接爪固定在所述支承结构上,所述驳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驳接爪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驳接头与所述驳接爪相互连接的端部为圆柱,所述驳接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驳接爪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同,所述驳接头通过螺母与所述驳接爪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支承结构上设置有基材,所述驳接爪固定在所述基材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螺母与所述基材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垫圈。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第一透明胶层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层均为SGP胶层。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中,所述第一垫圈为铝合金垫圈,所述第二垫圈为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包括面玻璃、支撑结构以及固定在支承结构上的驳接装置,面玻璃靠近支承结构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盲孔,驳接装置通过第二透明胶层粘接在盲孔中,使得驳接装置不外露,保持玻璃幕墙外表面简洁美观、透明平整,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驳接装置外露因风吹日晒易锈蚀、损坏导致玻璃幕墙表面形成污渍的问题。

驳接装置通过第二透明胶层粘接在盲孔中,无需设置其它套件,使得对光线的遮挡降低到最小程度,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成本降低。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驳接头与驳接爪连接的端部为圆柱,并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驳接爪与驳接头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同,驳接头通过螺母与驳接爪连接。

由于驳接头与面玻璃的粘接是在工厂流水组装完成的,质量易控制,避免了现场施工时因粗糙野蛮施工造成面玻璃与驳接头之间受力不均而出现破碎的情况;而且,在施工时,仅需将驳接头与驳接爪通过螺母固定即可实现安装,安装便利,节约了大量人工和施工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第一透明胶层和第二透明胶层均为SGP胶层,SGP胶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第一面玻璃和第二面玻璃通过SGP胶层粘接,不但不会影响玻璃幕墙的外观效果,而且SGP胶层能经受外界温度的变化,不存在脱胶的情况,保证双层玻璃的安全性。

更为重要的是,第一垫圈与驳接头之间设置SGP胶层,SGP胶层与驳接头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具有更强的粘接能力,增强了玻璃幕墙与基材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隐形驳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驳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1-沉头吸盘;12-外衬套;13-球形螺套;14-止推座;15-球形螺杆;16-驳接爪;17-面玻璃;

21-面玻璃;211-第一面玻璃;212-第二面玻璃;213-沉头孔;2131-扩孔;214-第一垫圈;22-驳接装置;221-驳接头;222-螺母;223-驳接爪;224-第二垫圈;23-支承结构;231-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面玻璃21、驳接装置22以及支承结构23,面玻璃21通过驳接装置22固定在支承结构23上形成隐形点驳接玻璃幕墙系统。

如图2和图3所示,面玻璃21包括第一面玻璃211和第二面玻璃212,第二面玻璃212与第一面玻璃211平行设置,并通过第一透明胶层粘接在第一面玻璃211靠近支承结构23的一侧表面上,优选地,第一透明胶层为SGP胶层。如图4所示,第二面玻璃212上开设有沉头孔213,该沉头孔213的扩孔2131靠近第一面玻璃211的一侧。在垂直面玻璃21的方向上,沉头孔213的深度等于第二面玻璃212的厚度。沉头孔213内侧面与第一面玻璃211靠近支撑结构23的一侧表面围成的空间形成盲孔,在沉头孔213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垫圈214,优选地,第一垫圈214完全覆盖沉头孔213内侧面,第一垫圈214为铝合金垫圈。

如图4所示,驳接装置22包括驳接头221、螺母222、驳接爪223、第二垫圈224。

驳接头221呈圆柱形,其一端伸入由沉头孔213内侧面与第一面玻璃211靠近支撑结构23的一侧表面形成的盲孔中,并通过第二透明胶层粘接在盲孔内侧面上;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优选地,第二透明胶层为SGP胶层。

此结构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一方面,面玻璃21靠近支承结构2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盲孔,驳接头221粘接在盲孔中,使得驳接头221不外露,保持玻璃幕墙外表面简洁美观、透明平整,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驳接头外露因风吹日晒易锈蚀、损坏导致玻璃幕墙表面形成污渍的问题;另一方面,驳接头221通过第二透明胶层粘接在盲孔中,无需设置其它套件,将对光线的遮挡降低到最小程度,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成本降低。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承结构23包括基材231,基材231固定在墙体上。驳接爪223为圆柱形高强度金属,且直径与驳接头221直径相同;驳接爪223的一端固定在基材231上,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大径、中径、小径和螺纹旋向相同的第二外螺纹。驳接头221通过螺母222与驳接爪223固定连接,且螺母222与基材231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224。优选地,第二垫圈224为橡胶垫圈。

由于驳接头221与面玻璃21的粘接是在工厂流水组装完成的,质量易控制,避免了现场施工时因粗糙野蛮施工造成面玻璃21与驳接头221之间受力不均而出现破碎的情况;而且施工时,仅需将驳接头221与驳接爪223通过螺母222固定即可实现安装,安装便利,节约了大量人工和施工时间

此结构的隐形点驳接幕墙系统,第一透明胶层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层均为SGP胶层,SGP胶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第一面玻璃211和第二面玻璃212通过SGP胶层粘接,不但不会影响玻璃幕墙的外观效果,而且能经受外界温度的变化,不存在脱胶的情况,保证双层玻璃的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第一垫圈214与驳接头221之间设置SGP胶层,SGP胶层与驳接头221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具有更强的粘接能力,增强了面玻璃21与支承结构23的稳固性。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一透明胶层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透明胶层,只要能将第一面玻璃211和第二面玻璃212粘接牢固即可;第二透明胶层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透明胶层,只要能将驳接头221和面玻璃21粘接牢固即可。

作为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螺母222与基材231之间不设置第二垫圈224,而是螺母222直接与基材231接触固定,只要将驳接头221和驳接爪223固定牢固即可。

作为第三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驳接头221和驳接爪223还可以不通过螺母222连接,而是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只要能实现驳接头221和驳接爪223固定连接即可。

作为第四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沉头孔213中可以不设置第一垫圈214,而是将驳接头221直接伸入盲孔中,通过第二透明胶层将驳接头221表面与面玻璃21直接粘接,只要能实现粘接牢固,驳接头221不拉伤面玻璃21即可。

作为第五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面玻璃21不限于两层玻璃,也可以选择单层玻璃,在单层玻璃靠近支承结构2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可供驳接装置22伸入并固定连接的盲孔即可。

作为第五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的变形,面玻璃21也可以选择三层、四层等多层玻璃,在靠近支承结构23的一层玻璃表面开设有可供驳接装置22伸入并固定连接的盲孔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