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对拉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梁柱模板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1806发布日期:2019-02-22 21: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板对拉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梁柱模板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板对拉装置,还涉及一种梁柱模板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楼层都比较高并且梁柱跨度都比较大,梁柱之间变形缝设置多为15cm-30cm。施工人员在变形缝中固定梁柱模板时,由于位置狭窄,难以操作,加固方法繁琐。同时,在变形缝中加固模板,浇筑梁比较容易出现涨模或跑模现象影响工程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对拉装置,还提供一种梁柱模板固定系统,通过设置在拉杆一端设置环形套圈,可以在变形缝中固定梁柱模板的一侧,施工人员只需在拉杆另一端调节螺母,操作方便,同时使梁柱模板更为稳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对拉装置,包括拉杆,该拉杆的一端布置有固定单元,该拉杆另一端布置有调节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拉杆端部的环形套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拉杆端部的螺柱、套设在该螺柱的蝴蝶扣以及可拧在该螺柱端部螺纹上的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蝴蝶扣包括套筒和分别布置在该套筒两侧的翼扣,各所述翼扣成形有一弧形凹槽。

一种梁柱模板固定系统,包括已浇筑梁、梁柱模板以及至少一组用于固定该梁柱模板的支撑组件,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两节双拼钢管和上述的模板对拉装置,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梁柱模板,所述环形套圈卡在其中一节所述双拼钢管的外侧,所述蝴蝶扣布置在另外一节所述双拼钢管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度与对应的所述双拼钢管的外圆表面弧度相匹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布置有固定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梁柱模板施工空间狭窄的一侧,所述拉杆布置有调节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梁柱模板的另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组件还包括插杆,各所述环形套圈的内圈共轴,所述插杆依次插入到各所述环形套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柱模板包括两块用以使所述后浇筑梁成型的胶合板、分别贴合在对应所述胶合板外侧面的多根木方次龙骨,各所述双拼钢管贴合在所述木方次龙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浇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可将拉杆一端的环形套圈固定在狭隘空间一侧的模板上,施工人员在开阔的另一侧进行调整,使用该装置的梁柱模板固定系统解决了施工中由于空间狭窄而造成模板加固困难和加固可靠性低的困扰,间接提高了工程外观质量,降低了此处采用全填充加固施工及拆除加固的成本和难度,并提高了人工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板对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梁柱模板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模板对拉装置,包括拉杆2,拉杆2的一端布置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在拉杆2端部的环形套圈3。拉杆2另一端布置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连接在拉杆2端部的螺柱1、套设在该螺柱1的蝴蝶扣4以及可拧在该螺柱1端部螺纹上的螺母5。其中,拉杆2可采用建筑工地较为常见的钢筋制作,环形套圈3可将钢筋的一端弯曲形成,可将螺柱1焊接在钢筋的另一端。另外,蝴蝶扣4包括套筒和分别布置在该套筒两侧的翼扣,各翼扣成形有一弧形凹槽。

参照图2,一种梁柱模板固定系统,包括已浇筑梁12、梁柱模板以及至少一组用于固定该梁柱模板的支撑组件,在梁柱模板注入混凝土成型后浇筑梁11。图2出示了两组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均包括分别贴合梁柱模板两外侧面的两节双拼钢管13和上述的模板对拉装置。梁柱模板包括由内到外的胶合板15和木方龙骨14,这里,木方龙骨14作为胶合板15的次龙骨,而双拼钢管13作为主龙骨对胶合板15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拉杆2布置有环形套圈3的一端安装在梁柱模板施工空间狭窄的一侧,譬如如图2所示两梁柱之间变形缝的一侧,环形套圈3卡在其中一节双拼钢管13的外侧,拉缸2穿过双拼钢管13的中间缝隙中后,依次穿过一侧的木方龙骨14、一侧的胶合板15、另外一侧的胶合板15、另外一侧的木方龙骨14以及另一节双拼钢管13。支持组件还包括插杆6,各环形套圈3的内圈共轴,插杆6依次插入到各环形套圈3,由于已浇筑梁12和后浇筑梁11的缝隙过小,施工人员难以进入缝隙中进行操作,但通过上述的模板对拉装置,环形套圈3卡住双拼钢管,并通过插杆6进一步卡将各拉杆的一段固定在梁柱模板的一侧,这样就可以在变形缝的外部空间对梁柱模板的一侧进行固定。

而拉杆2布置有蝴蝶扣4的一端安装在梁柱模板的另一侧,蝴蝶扣4两侧翼扣的弧形凹槽的弧度与双拼钢管13的钢管外圆表面弧度相匹配,即蝴蝶扣4布置在双拼钢管13的外侧。在调节时,螺母5不断旋入的过程中,蝶形扣4两侧翼扣箍住双拼钢管13向另一侧的梁柱模板移动进而使梁柱模板稳固。操作者只需在开阔的一侧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在两侧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对拉装置特别适合单侧操作空间有限的现浇模板固定,使用该装置的梁柱模板固定系统解决了施工中由于变形缝空间狭窄而造成模板加固困难和加固可靠性低的困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