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建筑物墙体拆除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376发布日期:2018-10-19 22:1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简易建筑物墙体拆除锤。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的局部变更中,砖墙的拆除一般是人工采用大锤、铁钎和风镐等传统工具,施工人员手动抡动大锤对废弃的砖墙进行拆除,施工强度大,并且操作安全不易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强度低、作业安全的建筑物墙体拆除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简易建筑物墙体拆除锤,包括支架主体和锤子;

所述的支架主体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底座杆,一对底座杆中间位置通过底座连杆连接成工字型的底座;还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顶部杆,一对顶部杆中间位置通过顶部连杆连接成工字型的顶部;所述的底座和顶部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成支架主体,底座位于顶部下方;

所述的立柱位于顶部的两侧,顶部的前侧通过转轴连接悬杆,悬杆围绕转轴前后摆动,所述的悬杆下端连接锤子,所述锤子前侧的锤头朝向顶部的前侧;锤子的后侧连接铁链,铁链的另一端固定在顶部的后侧,铁链的长度足够锤子前后摆动幅度内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顶部杆一端为顶部的前侧,另一端为顶部的后侧,一对顶部杆分别位于顶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部杆和底座杆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的转轴两端安装在一对顶部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部杆和底座杆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的斜支撑杆与立柱、顶部杆形成倒立的直角三角形支架。

优选的,所述的斜支撑杆上端连接在顶部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后侧安装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建筑物墙体拆除锤,结构简单,设置在需要拆除的墙体前,作业者只要通过铁链拽动铁锤就可以砸墙,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简易建筑物墙体拆除锤,包括支架主体和锤子9;

所述的支架主体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底座杆4,一对底座杆4中间位置通过底座连杆5连接成工字型的底座;还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顶部杆1,一对顶部杆1中间位置通过顶部连杆2连接成工字型的顶部;所述的底座和顶部之间通过立柱3连接成支架主体,底座位于顶部下方;

所述的立柱3位于顶部的两侧,顶部的前侧通过转轴7连接悬杆8,悬杆8围绕转轴7前后摆动,所述的悬杆8下端连接锤子9,所述锤子9前侧的锤头朝向顶部的前侧;锤子9的后侧连接铁链10,铁链10的另一端固定在顶部的后侧,铁链10的长度足够锤子9前后摆动幅度内运动。

使用时候,只需要将支架主体放置在待拆除的墙体上,支架主体前侧朝向墙体,作业者在后侧拽动铁链10,拉动锤子9使得锤子9摆动,就可以对墙体进行锤击。使用者在后侧远离墙体,作业安全。

所述的顶部杆1一端为顶部的前侧,另一端为顶部的后侧,一对顶部杆1分别位于顶部的两侧。

所述的顶部杆1和底座杆4相互平行。

所述的转轴7两端安装在一对顶部杆1上。

顶部杆1和底座杆4垂直指向墙体,当墙体朝向支架主体方向倾倒时候,可以减少墙体对支架主体的冲击,并且拆除完成后,直接向后拉动,可以快速将底座杆4从拆下的砖块中拉出。

所述的顶部杆1和底座杆4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6,所述的斜支撑杆6与立柱3、顶部杆1形成倒立的直角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是为了增强整体的强度。

所述的斜支撑杆6上端连接在顶部前侧。

所述的底座后侧安装有配重块11。配重块11为了保证整体的平衡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