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641发布日期:2018-12-07 21: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幕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公告号为CN2058574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该建筑幕墙包括内墙体,所述内墙体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吸声层以及外墙体,所述吸声层包括依次设置的吸音泡沫板、真空板、吸音板、PVB隔音膜和吸声尖劈。

但是该建筑幕墙的吸声层为多层堆叠结构,难以形成有效、良好的隔音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该建筑幕墙具有优良的隔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多个吸声尖劈、与吸声尖劈固定连接且呈波纹状的吸音板层、用于固定所述吸音板层的墙体以及位于所述墙体外侧且依次连接的保温层、防水层以及保护层,所述吸音板层包括多个交错连接的连接段和强吸音段,所述强吸音段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吸声尖劈之间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表面上的吸声尖劈在形成避免反射声和干扰声的自由声场的同时,获得包括低频率在内的宽频带高效能吸声特性,进而在进行初步的吸声后再分别通过吸声尖劈外侧的连接段和强吸音段的有效吸音,从而达到显著的吸音、降噪效果,显著提升该吸声节能建筑幕墙的隔音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强吸音段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较大的强吸音段起到主要的吸音隔音作用,且令连接段在起到次要的吸音隔音作用的同时达到连接吸声尖劈和墙体的目的,从而在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的结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达到减少吸音板层的材料损耗,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段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向上凸出并插入相应的所述吸声尖劈内的内连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凸出并插入相应的吸声尖劈内的内连端起到向上支撑吸声尖劈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吸声尖劈和吸音板层的连接结构稳定性,避免建筑幕墙的振动影响到吸声尖劈和吸音板层的有效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段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向下凸出的外连端,所述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相应的所述外连端匹配的内插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外侧向下凸出的外连端与墙体上相应的内插端匹配固定后起到显著提升吸音板层和墙体的连接结构稳定性的作用,避免建筑幕墙的振动影响到吸音板层和墙体的有效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PVB隔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体外侧设置隔音层起到隔绝内、外界杂音时达到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隔音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位于相应的两个所述吸声尖劈之间外侧的外凹部,所述PVB隔音层设置有多个与相应的所述外凹部匹配的隔音半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凹部与隔音半球匹配连接后起到提升墙体与PVB隔音层的连接结构稳性作用的同时,通过隔音半球达到进一步提升该建筑幕墙的隔音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吸声尖劈起到初步的吸音作用,进而再使得波纹状吸音板层上的强吸音段起到进一步的吸音作用,且在PVB隔音层的联合作用下达到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隔音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声尖劈层;11、吸声尖劈;2、吸音板层;21、连接段;211、内连端;212、外连端;22、强吸音段;3、墙体;31、外凹部;32、内插端;4、PVB隔音层;41、隔音半球;5、保温层;6、防水层;7、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吸声节能建筑幕墙,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吸声尖劈层1、与吸声尖劈层1固定连接且呈波纹状的吸音板层2、用于固定吸音板层2的墙体3以及位于墙体3外侧且依次连接的保温层5、防水层6以及保护层7。需要说明的是,吸声尖劈层1由多个与吸音板层2连接的吸声尖劈11组成,进而令室内表面上的吸声尖劈11在形成避免反射声和干扰声的自由声场的同时,获得包括低频率在内的宽频带高效能吸声特性,进而在进行初步的吸声后再通过吸声尖劈11外侧的吸音板层2进行进一步的有效吸音,从而起到显著的吸音、降噪效果,达到提升该吸声节能建筑幕墙隔音能力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吸音板层2包括多个交错连接的连接段21和强吸音段22,且强吸音段22位于相邻两个吸声尖劈11之间的外侧,进而在吸声尖劈层1进行初步的吸声后再分别通过吸声尖劈11外侧的连接段21和强吸音段22进行有效的吸音,从而达到显著提升该吸声节能建筑幕墙隔音能力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强吸音段22的厚度大于连接段21的厚度,进而使得厚度较大的强吸音段22起到主要的吸音、隔音作用,且令连接段21在起到次要的吸音、隔音作用的同时达到连接吸声尖劈11和墙体3的目的,从而在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的结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达到减少吸音板层2的材料损耗、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经济效益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连接段2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向上凸出并插入相应的吸声尖劈11内的内连端211,进而使得向上凸出并插入相应的吸声尖劈11内的内连端211起到向上支撑吸声尖劈层1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吸声尖劈层1和吸音板层2的连接结构稳定性,避免建筑幕墙的振动影响到吸声尖劈11和吸音板层2的有效固定。除此之外,在连接段2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向下凸出的外连端212,且在墙体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相应的外连端212匹配的内插端32,进而使得连接段21外侧向下凸出的外连端212与墙体3上相应的内插端32匹配固定后起到显著提升吸音板层2和墙体3的连接结构稳定性的作用,避免建筑幕墙的振动影响到吸音板层2和墙体3的有效固定。

如图1、图2所示,墙体3与保温层5之间设置有PVB隔音层4,进而使得位于墙体3外侧的PVB隔音层4在起到隔绝内、外界杂音时达到显著提升该建筑幕墙隔音效果的目的。为了达到进一步提升该建筑幕墙的隔音效果的目的,进而在墙体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位于相应的两个吸声尖劈11之间外侧的外凹部31,且在PVB隔音层4上设置有多个与相应的外凹部31匹配的隔音半球41,进而在外凹部31与隔音半球41匹配连接后起到提升墙体3与PVB隔音层4的连接结构稳性作用,并使得隔音半球41起到有效的提升该建筑幕墙的隔音效果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