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65发布日期:2018-11-16 20:4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年限较长的坡屋顶,常容易出现屋顶破损的问题,因此,需要维修人员及时对坡屋顶进行修整以及材料的更换,以保证坡屋顶的完好,避免在雨天造成房屋漏水现象。另外,为了保证屋顶的美观整洁,需要定期对坡屋顶上的积灰进行清理;在冬天积雪时,为了防止积压过重造成对屋顶的破坏,也需要对屋顶积雪进行及时清理。

目前,对于施工维修人员或者清理人员都是直接站立在坡屋顶上进行相关的作业,人员在有坡度的屋面挪动较困难,影响施工操作的效率,同时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整个坡屋面进行施工,且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高的施工作业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包括:第一施工平台、第一导轨、滑动支撑装置和第一牵引装置,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于坡屋顶的第一坡面且位于所述坡屋顶横截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导轨至少自所述坡屋顶的屋檐延伸至屋脊,所述第一导轨与滑动支撑装置连接,所述滑动支撑装置能够沿第一坡面横向滑动,所述滑动支撑装置侧边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一施工平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施工平台与第一牵引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为两条,所述两条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施工平台同时装设于所述两条第一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施工作业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以所述坡屋顶的屋脊对称设置并组合形成倒V型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有所述滑动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施工平台,所述第二施工平台连接第二牵引装置。

优选地,所述滑动支撑装置为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滚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坡屋顶横截面所在的平面,所述滚轮侧边设有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一坡面上的限位挡块。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

优选地,所述滑动支撑装置为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滚轮,所述倒V型导轨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坡屋顶的截面所在的平面,所述滚轮侧边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上的限位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一体化成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通过在可沿坡面横向移动的导轨上装设施工平台,并利用牵引装置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在施工平台上自屋檐到屋脊全面施工,便于覆盖整个坡屋顶的坡面,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施工人员能够站立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导轨; 2-第一施工平台; 3-滑动支撑装置;

4-限位装置; 5-坡屋顶; 6-第一坡面;

7-第一牵引装置; 8-第二导轨; 9-第二施工平台;

10-第二牵引装置; 11-滚轮; 12-第二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和图2,一种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包括:第一施工平台2、第一导轨1、滑动支撑装置3和第一牵引装置7,第一导轨1平行于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且位于坡屋顶5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第一导轨1至少自第一坡面6的屋檐延伸至屋脊,第一导轨1与滑动支撑装置3连接,滑动支撑装置3能够沿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横向滑动,滑动支撑装置3的侧边设有限位装置4,第一施工平台2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第一施工平台2与第一牵引装置7连接。

具体地,整个施工作业装置的设计包括:第一导轨1、第一施工平台2、滑动支撑装置3和第一牵引装置7。第一导轨1平行于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且平行于坡屋顶5的横截面,即与沿第一坡面6上屋脊至屋檐的方向平行,第一施工平台2与第一导轨1滑动连接,第一导轨1底部连接有滑动支撑装置3,滑动支撑装置3能够沿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横向滑动。第一施工平台2与第一牵引装置7连接,通过第一牵引装置7带动第一施工平台2沿第一导轨1滑动,同时第一导轨1在滑动支撑装置3的带动下沿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横向运动。第一导轨1至少自第一坡面6的屋檐延伸至屋脊,以实现第一施工平台2在自身滑动和第一导轨1横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覆盖到整个第一坡面6,第一坡面6施工完成后可将整个装置转移至与之对称的第二坡面12上施工。第一牵引装置7包括动力机构和牵引缆绳,牵引缆绳连接在第一施工平台2上带动第一施工平台2沿第一导轨1滑动。

在滑动支撑装置3的侧边安装限位装置4,限位装置4能够避免施工人员在第一施工平台2上作业时因重力导致第一导轨1产生位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移动第一导轨1时,先拆除限位装置4,通过滑动支撑装置3带动第一导轨1移动至目标位置,然后将限位装置4还原至安装位,第一施工平台2在第一牵引装置7的带动下再重新沿第一导轨1进行施工作业。其中,上述的第一施工平台2具有稳定的可作业位置,能够供施工人员站立且方便施工。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通过在可沿坡面横向移动的导轨上装设施工平台,并利用牵引装置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在施工平台上自屋檐到屋脊全面施工,便于覆盖整个坡屋顶的坡面,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施工人员能够站立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1和图3,第一导轨1为两条,两条第一导轨1平行设置,第一施工平台2同时装设于两条第一导轨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条平行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导轨1作为第一施工平台2的滑动轨道,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施工平台2的稳定性更好,便于施工作业,同时采用两条第一轨道1时,第一轨道1设计的较窄时也能够满足第一施工平台2的滑动支撑要求,从而能够减轻第一导轨1的宽度和重量,更适合在坡屋顶上进行施工作业。

其中,第一导轨1平行于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且位于坡屋顶5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即与沿第一坡面6上屋脊至屋檐的方向平行,第一导轨1底部连接有滑动支撑装置3,滑动支撑装置3能够沿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横向滑动。第一施工平台2与第一牵引装置7连接,通过第一牵引装置7带动第一施工平台2在两条第一导轨1上滑动,同时第一导轨1在滑动支撑装置3的带动下沿坡屋顶5的第一坡面6横向运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通过设置两条轨道作为施工平台的滑动支撑轨道,能够使整个施工作业装置更加稳定,并且能够进行轻量化设计,满足坡屋顶施工作业的承载要求。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滑动支撑装置3为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滚轮11,第一导轨1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11,滚轮11的转动轴平行于坡屋顶5横截面所在的平面,滚轮11侧边装设有用于定位在第一坡面6上的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滑动支撑装置3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地,滑动支撑装置3为滚轮组件,通过滚轮组件实现第一导轨1在第一坡面6上横向滑动,滚轮组件具体包括在第一导轨1的两端底部分别安装滚轮11,滚轮11安装时其转动轴平行于坡屋顶5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保证滚轮11沿垂直于坡屋顶5横截面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滚轮11的侧边安装限位挡块,以防止整个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侧滑现象,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限位挡块安装在滚轮11侧边且定位在第一坡面6上,用于使滚轮11以及整个施工装置定位在第一坡面6上。

进一步地,当两个滚轮11同时位于第一坡面6上时,滚轮11会沿着第一坡面6向下滑动,此时限位挡块设置在滚轮11靠近第一坡面6屋檐的一侧,并定位在第一坡面6上用于限制第一导轨1沿第一坡面向下滑动。作为改进,当其中第一导轨1一端的滚轮11位于第一坡面6上,另一端的滚轮11位于第二坡面12时,位于第二坡面12上的滚轮11借助屋脊作为限制第一导轨1沿第一坡面6向下滑动的限位支撑,此时只需在位于第二坡面12上的滚轮11侧边设置限位挡块即可,该限位挡块位于滚轮11远离屋脊的一侧,这种设置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设计类型的坡屋顶,只需满足坡屋顶5的一侧为倾斜面即可施工,适用范围更广。当然,对于自身具有檐口的坡屋顶5,可以利用檐口作为限制第一导轨1产生位移的支挡。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滚轮11安装方式的改进,滚轮11的转动轴与第一导轨1平行,即滚轮11与第一导轨1垂直安装,在第一导轨1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与之垂直的滚轮11,一方面整个装置呈工字型结构,更加稳定性;另一方面滚轮11与第一坡面6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增大第一导轨1与第一坡面6滑动摩擦力,防止第一导轨1沿第一坡面6下滑。限位装置4为限位挡块,在滚轮11远离屋脊一侧设置限位挡块,进一步防止第一导轨1沿第一坡面6下滑,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当需要移动整个施工装置时,将限位挡块拆掉,通过推动滚轮11沿第一坡面6横向滑动,到达目标位置时再通过限位挡块进行限位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4,一种适用于坡屋面的施工作业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8,第二导轨8与第一导轨1对称设置并组合形成倒V型导轨,第二导轨8连接有滑动支撑装置3,第二导轨8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施工平台9,第二施工平台9与第二牵引装置10连接。

具体地,为了方便对坡屋顶5的两侧坡面同时进行施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在原先设置的第一导轨1的基础上,以坡屋顶5的屋脊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导轨8,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8固定连接形成倒V型导轨结构。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8上的装设的其他部件均相同,对于第一导轨1上的结构和与之连接的部件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作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其中,与坡屋顶5上的第一坡面6对称的为第二坡面12,第二坡面12与第一坡面6以及屋顶结构形成整个坡屋顶5,第二导轨8设置在平行于第二坡面12且位于坡屋顶5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当然,上述倒V型导轨可以是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一体化成型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其中,第二导轨8上的滑动支撑装置3以及第二施工作业平台9的安装位置和连接关系均与第一导轨1上的滑动支撑装置3以及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相同,并且以坡屋顶5的顶部为对称中心进行设置。此外,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8组合形成倒V型导轨,相当于整个倒V型导轨架设在坡屋顶5的坡面上,两侧的导轨分别与坡屋顶5两侧的坡面平行,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第一导轨1沿第一坡面6横向移动,同时第二导轨8沿第二坡面12横向移动。另外,第一施工平台2通过第一牵引装置7实现在第一导轨1上的滑动,第二施工平台9通过第二牵引装置10实现在第二导轨8上的滑动,第二牵引装置10与第一牵引装置7相同。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通过在坡屋顶上安装倒V型导轨,方便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同步施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支撑装置3为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滚轮11,倒V型导轨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滚轮11,滚轮11的转动轴平行于坡屋顶5的截面所在的平面,滚轮11侧边分别装设有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一坡面6和第二坡面12上的限位挡块。具体地,第一导轨1上的滚轮11侧边安装有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一坡面6上的限位挡块,第二导轨8上的滚轮11侧边安装有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二坡面12上的限位挡块,这两个挡块作为滚轮11的限位装置,防止整个施工装置在施工时向下滑动或者侧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倒V型导轨的滚轮11安装方式的改进,两个滚轮11分别垂直于倒V型导轨的两个自由端。其中一个滚轮11与第一导轨1垂直安装,另一个滚轮11与第二导轨8垂直,增加滚轮11与坡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滑动摩擦力,提高整个施工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施工作业装置还可以包括同时由两组第一导轨1和两组第二导轨8组合成的两组平行的倒V型结构,第一施工平台2安装在两组第一导轨1上,同时沿两组第一导轨1滑动;同样地,第二施工平台9安装在两组第二导轨8上,同时沿两组第二导轨8滑动。这样的结构设计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施工作业装置的稳定性,结构也更加合理,适用于坡屋顶轻量化施工装置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坡屋顶的施工作业装置,通过在可沿坡面横向移动的导轨上装设施工平台,并利用牵引装置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在施工平台上自屋檐到屋脊全面施工,便于覆盖整个坡屋顶的坡面,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施工人员能够站立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同时为在坡屋顶的两侧均设置可移动导轨并分别设置施工平台,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而且可以通过用两组平行的导轨作为一个施工平台的滑动轨道和支撑部件,使得整个装置设计更加稳定,而且满足坡屋顶施工装置的轻量化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