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用户外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3874发布日期:2018-11-02 21:39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帐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露营用户外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野外露营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帐篷,目前的帐篷一般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篷布,帐篷在搭建时,支撑架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存在支撑架与地面之间固定不牢固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露营用户外帐篷,其通过底框的设置,支撑架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底框上,且底框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地面上,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帐篷搭建在地面上时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露营用户外帐篷,包括底框和支撑架,底框为正方形状结构,支撑架上固定有篷布,底框包括四个“┌”字形的转角,相邻两个转角之间设置有套管,转角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插入到其中一根套管中的插块,套管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插块的螺栓,每个转角的上端面上均固定有由下至上逐渐向内倾斜的插管,支撑架包括位于中部的铰接座,铰接座的外周壁上铰接有四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转角上的插管中,篷布与支撑杆固定,每根套管的上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沿套管长度方向分布的拉环,篷布的下边沿处固定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拉环配合钩接的卡钩,转角的下端面上固定有锚杆,篷布的一侧设置有可供人体进出的门帘。

本实用新型的露营用户外帐篷,其中,锚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倒刺;通过倒刺的设置,能够提高锚杆与地面之间的固定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露营用户外帐篷,其中,螺栓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可与手指的端部相抵以方便转动螺栓的凸耳;通过凸耳的设置,能够给螺栓的转动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框的设置,支撑架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底框上,且底框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地面上,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帐篷搭建在地面上时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篷布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露营用户外帐篷,包括底框和支撑架,底框为正方形状结构,支撑架上固定有篷布1,底框包括四个“┌”字形的转角2,相邻两个转角2之间设置有套管3,转角2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插入到其中一根套管3中的插块21,套管3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插块21的螺栓31,每个转角2的上端面上均固定有由下至上逐渐向内倾斜的插管22,支撑架包括位于中部的铰接座4,铰接座4的外周壁上铰接有四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1,支撑杆41远离铰接座4的一端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转角2上的插管22中,篷布1与支撑杆41固定,每根套管3的上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沿套管3长度方向分布的拉环32,篷布1的下边沿处固定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拉环32配合钩接的卡钩11,转角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锚杆23,篷布1的一侧设置有可供人体进出的门帘12;锚杆2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倒刺24;通过倒刺的设置,能够提高锚杆与地面之间的固定牢固度;螺栓3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可与手指的端部相抵以方便转动螺栓31的凸耳33;通过凸耳的设置,能够给螺栓的转动带来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