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484发布日期:2018-11-07 20:58阅读:1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



背景技术:

现在的楼房绝大多数采用框架结构,框架主体完工后,需要在框架主体的内部进行墙体的垒砌,采用砖块和砂浆垒墙施工效率慢,墙体重量较重,需要在承重梁的上方进行墙体的垒砌,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目前,框架主体的楼房,大多数采用硅镁加气水泥预制墙板,进行空间的分割,硅镁加气水泥预制墙板密度低、硬度高,墙体薄,不需要考虑地面承重的问题,施工灵活度高,安装速度快,成本低。但是,间隔墙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墙体预留门洞的位置。门洞通常在墙体安装过程中,根据门体的尺寸,使用切割机在墙体上切割出,这种方法材料浪费严重,切割下来的墙板只能作为建筑垃圾扔掉,浪费材料且影响环保。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预制出带有门洞的墙板,通常门洞的尺寸都是固定的,安装灵活性差,通常情况还需要进行内边框的切割,整体切割难度较大,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对水泥预制墙板切割易产生大量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且施工进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解决带有固定尺寸门洞的墙板需要进行内边框的切割,整体切割难度较大,易产生大量粉尘,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施工进度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包括墙板本体、竖向筋板及横向筋板,所述墙板本体为方形平板结构,其内部开有方形的门洞。竖向筋板有多个,位于门洞内的右侧并右向左依次等间隔排布。每个竖向筋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一个竖向钢筋与墙板本体固定相连。所述横向筋板有多个,位于门洞内的上侧并由上向下依次等间隔排布。每个横向筋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一个横向钢筋与墙板本体固定相连。门洞内的右上方具有呈方阵排列的多个筋块,每个竖向钢筋穿过位于对应列的各筋块,每个横向钢筋穿过位于对应列的各筋块。

优选地,所述墙板本体是由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及下侧板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各侧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有竖向筋板和横向筋板均与墙板本体一体预制成型。

优选地,位于左侧首位次的竖向筋板的上端,与位于下方首位次的横向筋板的右端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有竖向筋板通过由上往下依次等间隔布置的多个横向筋条,与墙板本体的右侧固定相连。所有横向筋板通过由左往右依次等间隔布置的多个竖向筋条,与墙板本体的上部固定相连。

优选地,处于同一行的各筋块与其下方的竖向筋板一一对应,各横向筋板右端的横向钢筋依次穿过其对应的筋块。处于同一列的各筋块与其左侧的横向筋板一一对应,各竖向筋板上端的竖向钢筋依次穿过其对应的筋块。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竖向筋板之间的距离为2cm~4cm,任意相邻两个横向筋板之间的距离为2cm~4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根据门体的尺寸可方便确定切割位置,只需要将横向筋条、竖向筋条、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切断即可,施工进度快,效率高,不会产生粉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多尺寸门洞的水泥预制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竖向筋板2及横向筋板3,所述墙板本体1是由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侧板14及下侧板15,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侧板14及下侧板15均位于同一平面内,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在墙板本体1内部形成的方形结构的门洞11。墙板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卡接条121,其右侧开有与卡接条121相适配的卡接槽131,具体地,卡接条121位于左侧板12的左侧面上,与左侧板12固定相连成一体。墙板本体1由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预制成型方形平板结构,所述卡接槽131是开在右侧板13的右侧面上的凹槽,卡接条121和卡接槽131均随墙板本体1一体成型。墙板本体的1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其高度,墙板本体1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距离为其宽度,墙板本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其厚度。

所述竖向筋板2有多个,所有竖向筋板2均竖向布置在门洞11内的右侧,并右向左依次等间隔排布,任意相邻两个竖向筋板2之间的距离为2.5cm,位于最右侧的竖向筋板2与右侧板13之间的距离也为2.5cm。每个竖向筋板2均位于墙板本体1的上侧板14和下侧板15之间,各竖向筋板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一个竖向钢筋21与墙板本体1固定相连。所有竖向筋板2均通过由上向下依次等间隔依次布置的多个横向筋条22固定相连在一起,并与墙板本体1的右侧板13固定相连。

所述横向筋板3有多个,所有横向筋板3均水平布置在门洞11内的上部并由上向下依次等间隔排布,任意相邻两个横向筋板之间的距离为2.5cm,位于最顶部的横向筋板3与上侧板14之间的距离也为2.5cm。每个横向筋板3均位于墙板本体1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之间,各横向筋板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一个横向钢筋31与墙板本体1固定相连。所有横向筋板3通过由左向右依次等间隔依次布置的多个竖向筋条32,并与墙板本体1的上部固定相连。所有竖向筋板2和横向筋板3,均与墙板本体1一体预制成型。位于左侧首位次的竖向筋板2的上端,与位于下方首位次的横向筋板3的右端固定相连成一体。

门洞11内部的右上方具有呈方阵排列的多个筋块4,处于同一行的各筋块4与其下方的竖向筋板2一一对应,各横向筋板3右端的横向钢筋31依次穿过其对应的筋块4。处于同一列的各筋块4与其左侧的横向筋板3一一对应,各竖向筋板2上端的竖向钢筋21依次穿过其对应的筋块4。筋块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竖向筋板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的距离,筋块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筋板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距离,筋块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墙板本体1的厚度,墙板本体1的厚度均等于竖向筋板2或横向筋板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竖向筋板和横向筋板均随墙板本体一体预制成型,尤其适用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和钢筋预制竖向筋板、横向筋板和墙板本体的一体结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