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417发布日期:2018-07-18 00:44阅读:17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材料室内外铝单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外铝单板安装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结构:胶缝安装、无缝密拼安装、勾搭结构及钩挂结构,但上述安装结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胶缝安装:胶缝不能小于15mm,不能减振,不能防止接触生锈;

2、无缝密拼安装:可以实现无缝安装,但不防水,不减振,只适用于室内;

3、勾搭结构:可以实现无缝安装,但不防水,不减振,只适用于室内;

4、钩挂结构:可以实现无缝安装,但不防水,不减振,适用于室内。

综上,以上结构都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同时满足铝单板小于等于8mm缝安装又起到防水作用,同时阻隔铝板角片与龙骨之间接触避免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锈,铝单板与龙骨之间刚性连接,位移变化柔性缓冲等。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铝单板安装结构不能同时满足铝单板小于等于8mm缝安装又起到防水作用,同时阻隔铝板角片与龙骨之间接触避免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锈,铝单板与龙骨之间刚性连接,位移变化柔性缓冲等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可以达到铝单板小于8mm缝安装且防水;防止不同材质接触生锈;外力因素铝单板板块发生位移的柔性缓冲,减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固定件及插接副件,

其中主固定件包括龙骨接触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避让板、螺钉避位孔、抽钉孔Ⅰ及密封胶条卡槽,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龙 骨接触板的两侧,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与龙骨接触板呈垂直布置,第二立板由主板段Ⅰ、过渡段Ⅰ及定位段Ⅰ构成,主板段Ⅰ通过过渡段Ⅰ与定位段Ⅰ连接,主板段Ⅰ与定位段Ⅰ呈垂直布置,避让板与龙骨接触板呈平行布置;所述避让板分为避让部和延伸部,避让部和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避让部的一侧与第二立板固定连接,避让部的另一侧与延伸部连接,同时避让部与延伸部的交接处与第一立板固定连接,延伸部远离避让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胶条卡槽,在避让部上设置有螺钉避位孔,螺钉避位孔为贯穿孔;所述抽钉孔Ⅰ设置在第二立板的主板段Ⅰ上,抽钉孔Ⅰ为贯穿孔;

其中插接副件包括L型构件、基板、铝板固定板及抽钉孔Ⅱ,基板一侧与L型构件固定连接,基板与L型构件构成插接部,基板的另一侧与铝板固定板连接,基板与铝板固定板呈垂直布置,铝板固定板由主板段Ⅱ、过渡段Ⅱ及定位段Ⅱ构成,主板段Ⅱ通过过渡段Ⅱ与定位段Ⅱ连接,主板段Ⅱ与定位段Ⅱ呈垂直布置;所述抽钉孔Ⅱ设置在铝板固定板的主板段Ⅱ上,抽钉孔Ⅱ为贯穿孔。

所述螺钉避位孔数量为两个。

所述抽钉孔Ⅰ数量为两个。

所述抽钉孔Ⅱ数量为两个。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铝单板小于等于8mm缝安装,同时密封胶条和耐候胶起到防水和减振的作用;胶垫解决不同材质生锈问题,综上该结构达到铝单板小于8mm缝安装且防水;防止不同材质接触生锈;外力因素铝单板板块发生位移的柔性缓冲,减振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的装配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龙骨接触板、2-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避让板、5-螺钉避位孔、6-抽钉孔Ⅰ、7-密封胶条卡槽、8-L型构件、9-基板、10-铝板固定板、11-抽钉孔Ⅱ、12-龙骨、13-主固定件、14-插接副件、15-铝单板Ⅰ、16-铝单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及元件并没有详细的叙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固定件13及插接副件14,

其中主固定件13包括龙骨接触板1、第一立板2、第二立板3、避让板4、螺钉避位孔5、抽钉孔Ⅰ6及密封胶条卡槽7,所述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龙骨接触板1的两侧,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均与龙骨接触板1呈垂直布置,第二立板3由主板段Ⅰ、过渡段Ⅰ及定位段Ⅰ构成,主板段Ⅰ通过过渡段Ⅰ与定位段Ⅰ连接,主板段Ⅰ与定位段Ⅰ呈垂直布置,避让板4与龙骨接触板1呈平行布置;所述避让板4分为避让部和延伸部,避让部和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避让部的一侧与第二立板3固定连接,避让部的另一侧与延伸部连接,同时避让部与延伸部的交接处与第一立板2固定连接,延伸部远离避让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胶条卡槽7,在铝单板安装过程中,将密封胶条嵌入密封胶条卡槽7内起到减振,缓冲作用;在避让部上设置有螺钉避位孔5,螺钉避位孔5为贯穿孔,螺钉避位孔5数量为两个,在铝单板安装过程中,选择主固定件13,将主固定件13的龙骨接触板1与龙骨12贴合,贴合后通过自攻螺栓将龙骨接触板1与龙骨12固定在一起,在具体的固定过程中自攻螺栓的螺帽穿过螺钉避位孔5,旋入龙骨接触板1与龙骨12中,起到避让作用;所述抽钉孔Ⅰ6设置在第二立板3的主板段Ⅰ上,抽钉孔Ⅰ6为贯穿孔,抽钉孔Ⅰ6数量为两个;

其中插接副件14包括L型构件8、基板9、铝板固定板10及抽钉孔Ⅱ11, 基板9一侧与L型构件8固定连接,基板9与L型构件8构成插接部,主固定件13与插接副件14配合时,主固定件13中避让板4的延伸部插入基板9与L型构件8构成的插接部内,基板9的另一侧与铝板固定板10连接,基板9与铝板固定板10呈垂直布置,铝板固定板10由主板段Ⅱ、过渡段Ⅱ及定位段Ⅱ构成,主板段Ⅱ通过过渡段Ⅱ与定位段Ⅱ连接,主板段Ⅱ与定位段Ⅱ呈垂直布置;所述抽钉孔Ⅱ11设置在铝板固定板10的主板段Ⅱ上,抽钉孔Ⅱ11为贯穿孔,抽钉孔Ⅱ11数量为两个。

如图4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铝单板安装的插接结构安装铝单板的过程如下:①首先在待组装的两块铝单板上分别安装主固定件13、插接副件14,安装有主固定件13的铝单板为铝单板Ⅰ15,安装有插接副件14的铝单板为铝单板Ⅱ16,其中主固定件13通过抽钉孔Ⅰ6与铝单板Ⅰ15的折边通过直径为5.2mm的抽钉抽接在一起;插接副件14通过抽钉孔Ⅱ11与铝单板Ⅱ16的折边通过直径为5.2mm的抽钉抽接在一起;②将密封胶条装入密封胶条卡槽7内;③将主固定件13固定在龙骨12上;④通过主固定件13与插接副件14配合,将铝单板Ⅱ16插接在铝单板Ⅰ15上,留好8mm的缝隙,并在该缝隙内填充泡沫棒和耐候胶,完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