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200发布日期:2019-01-04 23:0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的房屋在建筑时,常常在房顶建筑屋檐起排水作用,避免雨水流到墙体后对墙体造成损害,也避免房屋内潮湿。但是当降雨时,大量雨水沿着房檐流入地面后,汇聚到地面的雨水经过雨水井等排水系统排放到河网或湖泊中,造成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具有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包括墙壁、屋檐、固定于所述墙壁上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呈上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所述屋檐下方,所述集水箱下端面设有连通于所述集水箱内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端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侧壁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嵌设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当降雨时,雨水沿着房檐流入集水箱内,再沿着集水箱流入排水管内,再沿着排水管流入储水箱内,利用储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需要利用雨水时,将密封件从排水孔内取下,此时雨水沿着排水孔排出;当排水完毕后,将密封件重新安装至排水孔内对储水箱进行密封,达到了自动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果,进而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中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排水管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下方螺纹连接有储物盒,所述排水管内壁设置有位于所述分流管下方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限位环内壁固定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端面与所述分流管的开口处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箱内的雨水流入排水管内时,雨水以及雨水中掺杂的杂质共同流经过滤层,此时雨水沿着过滤层流入储水箱内,此时杂质沿着过滤层上端面滚落至分流管内,再沿着分流管流入储物盒内,进而避免大量杂质流入储水箱内后堵塞排水孔。当储物盒内杂质较多时,旋松储物盒,将储物盒从分流管上取下后,将储物盒内的杂质清除,然后再旋紧储物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排水管内壁设有沿所述排水管轴向方向设置且供所述滑块滑移嵌入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设置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内壁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下端面,所述排水管内壁设置有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的安装网,所述安装网上端面固定有多个用于穿设过所述过滤层的钢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以及杂质流经过滤层时,部分杂质粘附在过滤层表面,此时雨水自身的重力撞击过滤层以及限位环沿着排水管内壁的滑槽向下运动,限位环外壁的滑块压动弹性柱压缩,此时安装网上端面的钢针穿设过滤层,进而将过滤层上的杂质挑起,此时雨水沿着过滤层流下并且不再对过滤网施力,然后弹性柱伸长推动滑块以及限位环复位,此时雨水冲刷过滤层,通过雨水将杂质冲刷至分流管内后流入储物盒,进而避免过滤层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物盒高于所述储水箱且中部内壁固定于过滤网,所述储物盒下端面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储水箱的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杂质和部分雨水流入储物盒内时,杂质掉落至过滤网表面,此时储物盒内的雨水再沿着连接管流入储水箱内,降低雨水的浪费,进而增大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呈倾斜设置且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的分流管,加速杂质流入分流管以及储物盒内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底壁呈倾斜设置且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侧低于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的集水箱底壁,加速雨水流入排水管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嵌设于所述排水孔内的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位于所述储水箱内部的一端呈密闭结构、位于所述储水箱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密封管侧壁贯穿有用于连通于所述储水箱内部的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排水时,向内推动密封管,直至密封管上的漏水孔连通于储水箱内部时,储水箱内的渗水沿着漏水孔流入密封管内,再沿着渗水管排出。当排水完毕后,向外拉动密封管,直至排水孔内壁完全覆盖漏水孔,对漏水孔进行密封,进而实现对储水箱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管位于所述储水箱内部的一端外壁设有多个锁定块,所述排水孔内壁设有供所述锁定块滑移嵌入的连接槽、连通于所述连接槽且供所述锁定块嵌入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取下密封件时,转动密封管,密封管带动锁定块沿着环形槽内壁滑动,当锁定块滑移至环形槽与连接槽的连通处时,向内推动密封管,密封管带动锁定块沿着连接槽内壁滑动。当排水完毕后,向外拉动密封管,密封管带动锁定块沿着连接槽向外滑动,当锁定块运动至连接槽与环形槽的连通处时,转动密封管,密封管带动锁定块滑移嵌入环形槽内,实现密封管轴向方向的定位,避免储水箱内渗水过多时,渗水将密封管压出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管位于所述储水箱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所述储水箱外壁的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内推动密封管时,通过设置挡圈抵触储水箱外壁,实现密封管的轴向方向的限位,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密封管脱离排水孔后掉落至储水箱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降雨时,雨水沿着房檐流入集水箱以及排水管内,雨水以及雨水中掺杂的杂质共同流经过滤层,雨水自身的重力撞击过滤层以及限位环向下滑动,限位环外壁的滑块压动弹性柱压缩,此时安装网上端面的钢针穿设于过滤层,将过滤层上的杂质挑起,此时雨水沿着过滤层流下并且不再对过滤层施力,然后弹性柱伸长推动滑块以及限位环复位,再通过雨水将杂质冲刷至分流管内后流入储物盒,最后雨水再沿着过滤层流入储水箱内,达到了自动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果,进而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的储水箱与密封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储水箱与密封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墙壁;2、屋檐;3、集水箱;4、排水管;41、限位环;411、滑块;42、过滤层;43、安装网;431、钢针;44、滑槽;45、弹性柱;5、储水箱;51、排水孔;511、连接槽;512、环形槽;6、密封件;61、密封管;62、漏水孔;63、锁定块;64、挡圈;7、分流管;8、储物盒;81、过滤网;8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壁1、屋檐2、固定于墙壁1上的集水箱3,集水箱3呈上端开口设置且位于屋檐2下方,集水箱3下端面设有连通于集水箱3内部的排水管4,集水箱3底壁呈倾斜设置且靠近排水管4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排水管4下端设置有储水箱5,储水箱5侧壁设有排水孔51(参见图5),排水孔51内嵌设有密封件6。

如图1、图2所示,排水管4中部设置有连通于排水管4的分流管7,分流管7呈倾斜设置且靠近排水管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分流管7下方螺纹连接有储物盒8,储物盒8高于储水箱5且中部内壁固定有过滤网81,储物盒8下端面设置有连通于储水箱5的连接管82。

如图3、图4所示,排水管4内壁设置有位于分流管7下方的限位环41,限位环41靠近分流管7的一侧低于另一侧,限位环41内壁固定有过滤层42,过滤层42的上端面与分流管7的开口处相连通,排水管4内壁设置有位于限位环41下方的安装网43,安装网43上端面固定有多个用于穿设过过滤层42的钢针431。

如图4所示,限位环41外壁设置有滑块411,排水管4内壁设有沿排水管4轴向方向设置且供滑块411滑移嵌入的滑槽44,滑槽44内壁设置有弹性柱45,弹性柱45一端固定于滑槽44内壁且另一端固定于滑块411下端面。

降雨时,雨水沿着房檐流入集水箱3内,再沿着集水箱3流入排水管4内,雨水以及雨水中掺杂的杂质共同流经过滤层42,此时雨水沿着过滤层42流入储水箱5内,杂质沿着过滤层42上端面滚落至分流管7内,再沿着分流管7流入储物盒8内。

当雨水以及杂质流经过滤层42时,部分杂质粘附在过滤层42表面,此时雨水自身的重力撞击过滤层42以及限位环41沿着排水管4内壁的滑槽44向下运动,限位环41外壁的滑块411压动弹性柱45压缩,此时安装网43上端面的钢针431穿设过过滤层42,进而将过滤层42上的杂质挑起,此时雨水沿着过滤层42流下并且不再对过滤层42施力,然后弹性柱45伸长推动滑块411以及限位环41复位,并且此时雨水冲刷过滤层42,通过雨水将杂质冲刷至分流管7内后流入储物盒8。

当杂质和部分雨水流入储物盒8内时,杂质掉落至过滤网81表面,此时储物盒8内的雨水再沿着连接管82流入储水箱5内。当储物盒8内杂质较多时,旋松储物盒8,将储物盒8从分流管7上取下后,将过滤网81上的杂质清除,然后再旋紧储物盒8。

如图5、图6所示,密封件6包括嵌设于排水孔51内的密封管61,密封管61位于储水箱5内部的一端呈密闭结构、位于储水箱5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密封管61侧壁贯穿有用于连通于储水箱5内部的漏水孔62。密封管61位于储水箱5内部的一端外壁设有多个锁定块63、位于储水箱5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储水箱5外壁的挡圈64,排水孔51内壁设有供锁定块63滑移嵌入的连接槽511、连通于连接槽511且供锁定块63嵌入的环形槽512。

当需要取下密封件6时,转动密封管61,密封管61带动锁定块63沿着环形槽512内壁滑动,当锁定块63滑移至环形槽512与连接槽511的连通处时,向内推动密封管61,密封管61带动锁定块63沿着连接槽511内壁滑动,此时密封管61带动挡圈64运动,当挡圈64抵触于储水箱5外壁时,漏水孔62恰好连通于储水箱5内部,此时储水箱5内的雨水沿着漏水孔62流入密封管61内,再沿着渗水管排出。

当排水完毕后,向外拉动密封管61,密封管61带动锁定块63沿着连接槽511向外滑动,当锁定块63运动至连接槽511与环形槽512的连通处时,此时排水孔51内壁完全覆盖漏水孔62,对漏水孔62进行密封,然后转动密封管61,密封管61带动锁定块63滑移嵌入环形槽512内,实现密封管61轴向方向的定位。

工作原理:降雨时,雨水沿着房檐流入集水箱3以及排水管4内,此时雨水以及雨水中掺杂的杂质共同流经过滤层42,雨水自身的重力撞击过滤层42以及限位环41向下滑动,限位环41外壁的滑块411压动弹性柱45压缩,此时安装网43上端面的钢针431穿设于过滤层42,将过滤层42上的杂质挑起,此时雨水沿着过滤网42流下并且不再对过滤网42施力,然后弹性柱45伸长推动滑块411以及限位环41复位,此时雨水冲刷过滤层42,通过雨水将杂质冲刷至分流管7内后流入储物盒8,最后雨水再沿着过滤层42流入储水箱5内。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