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022发布日期:2018-11-09 20:5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竖向结构拉缝构件。



背景技术:

竖向结构拉缝构件内置于剪力墙,并经过混凝土浇灌使剪力墙具有很好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竖向结构拉缝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目前的竖向拉缝构件内置于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竖向拉缝构件重量大,易老化,不便于施工,剪力墙的抗震性以及防水性差。而现有的竖向结构拉缝构件为中空,在使用过程中内部易进灰进水,对施工造成了较大影响。

因此,一种可以防灰防水的竖向结构拉缝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竖向结构拉缝构件易进灰进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防灰防水的竖向结构拉缝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竖向结构拉缝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体板,两个所述主体板之间设有柔性的填充件以支撑两个所述主体板。

优选的是,所述填充件为聚氨酯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板上外侧凸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本体的第一凸起部。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板外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部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

优选的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本体的第三凸起部。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主体板两端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凸设有第三支撑件。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两个主体板内设置用于支撑的填充件,可以有效的防止进灰进水;所述填充件选用聚氨酯等柔性材料制成,可以保证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柔度并提高抗震性;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支撑件的设置,更易于施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部分俯视图。

以上各图中,1、主体板;11、第一支撑件;111、第一支撑件本体;112、第一凸起部;113、第二凸起部;12、第二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本体;122、第三凸起部;13、安装孔;2、填充件;3、侧板;31、第三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一种竖向结构拉缝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体板1,两个所述主体板1之间设有填充件2以支撑两个所述主体板 1。

通过在两个主体板1内设置用于支撑的填充件2,可以有效的防止进灰进水,极大地方便了施工。

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述竖向结构拉缝构件包括所述主体板 1、填充件2和侧板3,所述侧板3设于所述主体板1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主体板1连接,此处所述主体板1和侧板3构成矩形结构,所述填充件2填充于矩形结构内,用于支撑两个所述主体板1。

参考图1到图3,所述主体板1外侧设有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和安装孔13:

所述第一支撑件11包括第一支撑件本体111,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本体111上的第一凸起部112和第二凸起部113,所述第一凸起部11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本体111的一端,并向较近的侧板3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11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113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2的凸起方向相同,此处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为四个,对称的设于所述两个主体板1上,每个所述主体板1上设置两个,并且关于所述主体板1的中心轴近似对称;

所述第二支撑件1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对应设置,此处同样为四个,对称的设置于两个所述主体板1外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与较近的所述侧板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12包括第二支撑件本体121和第三凸起部122,所述第二凸起部122凸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本体121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2的凸起方向相反,此处所述第二支撑件本体121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本体111 的高度,从而更好的安装和施工;

两个所述主体板1上设有安装孔13,用于穿设钢筋,然后再加入混凝土凝固,有效提高墙体的竖向承载力,是墙体的抗震性能以及防水性能提高。

所述填充件2设于两个所述主体板1之间,充满所述矩形空间,用于支撑两个主体板1并防止穿孔后灰尘和水进入矩形空间内,所述填充件2选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柔性材料,此处优选为聚氨酯等高分子柔性材料,在现场施工打孔和安装时,可以防止外部灰尘和水污染内部空间,引起腐蚀等问题,从而引发所述主体板1过早的疲劳损坏。

所述侧板3设于两个所述主体板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主体板 1连接,从而方便生产时的填充加工,所述侧板3外侧设有第三支撑件31,每个侧板3上对称的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支撑件31,所述第三支撑件31向较近的所述主体板1的方向倾斜。

通过在两个主体板1内设置用于支撑的填充件2,可以有效的防止进灰进水;所述填充件2选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柔性材料制成,可以保证竖向结构拉缝构件的柔度并提高抗震性;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支撑件的设置,更易于施工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