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134发布日期:2018-11-16 22:5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球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



背景技术:

耐火球是以工业氧化铝和耐火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高温煅烧制成的圆球体。主要用于炼铁炉排烟通道中,其作用是吸收热量,然后用于加热炼铁炉的进风,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目前,耐火球的生产一是采用手工制作,这种方法使得耐火球体的圆度和密度很难达到技术要求,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很低;二是采用成型设备,现有的成型设备通常采用双臂摩擦压力机采用一机一球的方法,生产效率非常低,成本高,设备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耐火球生产效率低、球体圆度和密度很难达到技术要求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上冲压机构3和下冲压机构2,上冲压机构3的底板上设有圆凹槽状的上冲压模具14,上冲压模具14的顶部设有孔,上冲压模具14的上部设有气缸Ⅰ13,气缸Ⅰ13的活塞杆顶部穿在上冲压模具14的孔内;所述下冲压机构2包括下冲压块201,下冲压块201下方固装压簧,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下冲压块201内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圆凹槽状的下冲压模具202,下冲压模具202底部安装气缸Ⅱ203;上冲压模具14的球体积大于下冲压模具202的球体积,上冲压模具14与下冲压模具202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球且其数量与位置相对应。

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送料机构4,送料机构4为上下通透的立方体框,送料机构4上方的右半部分上部固定向右倾斜的送料滑道9,送料机构4的左端安装气缸Ⅲ8,送料机构4的下表面与下冲压机构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送料机构4上方设有用于加料的储料仓5,储料仓5固装在机架1上。

所述机架1的底部横梁上设有用于与送料滑道9承接的缓冲滑道10,缓冲滑道10的下料口下方设置装料车11。

所述上冲压机构3的顶部螺纹连接螺杆6,螺杆6顶部连接使其旋转运动的电机7。

所述上冲压机构3和下冲压机构2的外侧分别设有下模具吹气管和上模具吹气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设备能实现多球同时生产且实现全自动化,能精确控制耐火球球体圆度和密度使其达到技术要求,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冲压机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上冲压模具和下冲压模具的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4是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机架;2是下冲压机构;3是上冲压机构;4是送料机构;5是储料仓;6是螺杆;7是电机;8是气缸Ⅲ;9是送料滑道;10是缓冲滑道;11是装料车;12是压簧;13是气缸Ⅰ;14是上冲压模具;201是下冲压块;202是下冲压模具;203是气缸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全自动耐火球多球成型数控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上冲压机构3和下冲压机构2,上冲压机构3的底板上设有圆凹槽状的上冲压模具14,上冲压模具14的顶部设有孔,上冲压模具14的上部设有气缸Ⅰ13,气缸Ⅰ13的活塞杆顶部穿在上冲压模具14的孔内(参见图3)。

所述下冲压机构2包括下冲压块201,下冲压块201下方固装压簧,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下冲压块201内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圆凹槽状的下冲压模具202,下冲压模具202底部安装气缸Ⅱ203;上冲压模具14的球体积大于下冲压模具202的球体积(该特征的意思为:上冲压模具14、下冲压模具202不是完全对称的两个半球,而是上冲压模具14稍微大一些,下冲压模具202稍微小一些),使得耐火球经压制成型后可随上冲压模具14向上运动,上冲压模具14与下冲压模具202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球且其数量与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送料机构4,送料机构4为上下通透的立方体框,送料机构4上方的右半部分上部固定向右倾斜的送料滑道9,送料滑道9通过支架固装在送料机构4上, 送料机构4上方的左半部分用于加料,送料机构4的左端安装气缸Ⅲ8,气缸Ⅲ8的另一端固装在机架1上。送料机构4的下表面与下冲压机构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上设有用于送料机构4的滑板(图未示),滑板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Ⅲ8通过其活塞杆的伸缩直线运动控制送料机构4向前运动至下冲压机构2的上表面进行送料和接料,控制送料机构4向后运动至储料仓5的下方进行加料。

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4上方设有用于加料的储料仓5,储料仓5固装在机架1上,储料仓5与PLC控制器相连,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储料仓5的加料。

优选地,所述机架1的底部横梁上设有用于与送料滑道9承接的缓冲滑道10,缓冲滑道10的下料口下方设置装料车11。

优选地,所述上冲压机构3的顶部螺纹连接螺杆6,螺杆6顶部连接使其旋转运动的电机7,电机7与PLC控制器相连。上冲压机构3卡在机架1的竖梁上使得上冲压机构只能做上下运动,不能做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冲压机构3和下冲压机构2的外侧分别设有下模具吹气管和上模具吹气管,由于耐火球成型后,上冲压模具14与下冲压模具202内会残留少量余料,下模具吹气管和上模具吹气管分别用于清除下冲压模具202和上冲压模具14内的余料,以便于下次模具成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启动PLC控制器开关,储料仓5对送料机构4进行耐火材料的加料,加料完成后,气缸Ⅲ8控制送料机构4向前运动至下冲压机构2的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做两次往复运动使得送料机构4中的耐火材料进入下冲压模具202的圆凹槽中并填满下冲压块201与下冲压模具202凹槽之间的空间,然后气缸Ⅲ8控制送料机构4向后运动驶离工作台,接着,电机7控制螺杆6做旋转运动,此时上冲压机构3向下运动,接着上冲压机构3向下挤压下冲压机构2,下冲压块201相对于下冲压模具202做向下运动,进而压缩压簧12,此时上冲压模具14与下冲压模具202紧密接触组成完整的圆球,下冲压块201与下冲压模具202之间的耐火材料全部被挤压到上述圆球中,从而耐火球成型。

然后电机7控制螺杆6使上冲压机构3向上运动,由于上冲压模具14的球体积大于下冲压模具202的球体积,耐火球会卡在上冲压模具14与上冲压机构3做向上运动,下模具吹气管工作对下冲压模具202上的余料进行清扫。然后气缸Ⅲ8控制送料机构4向前运动至下冲压机构2的工作台,加料至下冲压块201与下冲压模具202凹槽之间的空间内,同时气缸Ⅰ13控制其活塞杆往下运动使耐火球脱离上冲压模具14,耐火球向下运动落到送料滑道9上,再通过缓冲滑道10落到装料车11上。然后送料机构4在工作台上做往复运动使下冲压块201与下冲压模具202凹槽之间的空间填满耐火材料,接着向后运动,上模具吹气管工作对上冲压模具14上的余料进行清扫,电机7控制螺杆6使上冲压机构3向下运动,重复耐火球成型的过程。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耐火球多球生产。

耐火球的密度可通过气缸Ⅱ203控制下冲压块201与下冲压模具202凹槽之间的空间大小来调节,空间大,装料量多,耐火球的密度就大,反之密度就小。气缸Ⅱ20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一定距离时,空间变小,装料量少,耐火球的密度就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