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玻璃连动式双层玻璃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4212发布日期:2019-03-02 02:2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玻璃连动式双层玻璃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玻璃连动式双层玻璃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双层玻璃幕墙的诞生有效地改善了玻璃幕墙保温性能差、能源消耗大的缺陷。双层玻璃开启时需先打开内层玻璃后再开启外层玻璃,过程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内外玻璃连动式双层玻璃幕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玻璃连动式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包括由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及两个侧支撑架构成的幕墙固定框,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的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内玻璃板由竖向排列的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构成,在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的中部均设置水平的中心轴,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幕墙固定框的两个侧支撑架固接,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分别与相应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外玻璃板由竖向排列的第一外玻板和第二外玻板通过转轴铰接构成,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幕墙固定框的两个侧支撑架固接,第一外玻板和第二外玻板均与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内玻板和第一外玻板之间设置竖直的与上支撑架固接的滑杆,在第二内玻板和第二外玻板之间设置竖直的与下支撑架固接的滑杆,还包括两个沿竖向排列的由四个连杆构成的菱形架,菱形架中相邻两个连杆铰接,上菱形架的上端位置固定、下端与上支撑架上固接的滑杆滑动连接、水平两端分别与第一内玻板和第一外玻板滑动连接,下菱形架的下端位置固定、上端与下支撑架上固接的滑杆滑动连接、水平两端分别与第二内玻板和第二外玻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相邻边的外侧设置截面为倾倒的“凵”字形推杆,推杆上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一内玻板固接,推杆下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二内玻板固接,推杆竖直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平部铰接,在推杆两个水平部的同一侧边缘均开设有平行于推杆竖直部的插槽,两个插槽正对,还包括倾倒的“凵”字形插板,插板的竖直部插入至两个插槽内时插板的上水平部位于推杆上水平部的上方且二者相互贴合,插板的下水平部位于推杆下水平部的下方且二者相互贴合,插槽的宽度与插板竖直部的厚度相配合。

优选地:菱形架中相邻的连杆通过轴铰接,上菱形架上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下端的轴分别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固定,上菱形架下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上端的轴分别与相应的滑杆滑动连接,上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一内玻板和第一外玻板滑动连接,下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二内玻板和第二外玻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菱形架中相邻的连杆通过轴铰接,上菱形架上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下端的轴与侧支撑架固定,上菱形架下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上端的轴分别与相应的滑杆滑动连接,上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一内玻板和第一外玻板滑动连接,下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二内玻板和第二外玻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在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的朝向室外的表面及第一外玻板和第二外玻板朝向室内的表面设置与相应菱形架水平端的轴滑动连接的滑板,在滑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滑槽,在滑槽的两侧壁开设条形孔,菱形架水平端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滑槽两侧的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内玻板和第二内玻板相邻边处向室外方向推动,在中心轴的作用下,第一内玻板的上端和第二内玻板的下端向室内翻转,菱形架水平两端间距变大,带动第一外玻板的上端和第二外玻板的下端向室外翻转,由此实现幕墙内外玻璃板的同步开启,简化开启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撑架;2-滑杆;3-中心轴;4-第一内玻板;5-第一外玻板;6-推杆;7-第二内玻板;8-第二外玻板;9-连杆;10-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10及两个侧支撑架构成的幕墙固定框,在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10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的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内玻璃板由竖向排列的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构成,在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的中部均设置水平的中心轴3,中心轴3的两端分别与幕墙固定框的两个侧支撑架固接,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分别与相应的中心轴3转动连接,外玻璃板由竖向排列的第一外玻板5和第二外玻板8通过转轴铰接构成,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幕墙固定框的两个侧支撑架固接,第一外玻板5和第二外玻板8均与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内玻板4和第一外玻板5之间设置竖直的与上支撑架1固接的滑杆2,在第二内玻板7和第二外玻板8之间设置竖直的与下支撑架10固接的滑杆2,还包括两个沿竖向排列的由四个连杆9构成的菱形架,菱形架中相邻两个连杆9铰接,上菱形架的上端位置固定、下端与上支撑架1上固接的滑杆2滑动连接、水平两端分别与第一内玻板4和第一外玻板5滑动连接,下菱形架的下端位置固定、上端与下支撑架10上固接的滑杆2滑动连接、水平两端分别与第二内玻板7和第二外玻板8滑动连接,在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相邻边的外侧设置截面为倾倒的“凵”字形推杆6,推杆6上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一内玻板4固接,推杆6下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二内玻板7固接,推杆6竖直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平部铰接,在推杆6两个水平部的同一侧边缘均开设有平行于推杆6竖直部的插槽,两个插槽正对,还包括倾倒的“凵”字形插板,插板的竖直部插入至两个插槽内时插板的上水平部位于推杆6上水平部的上方且二者相互贴合,插板的下水平部位于推杆6下水平部的下方且二者相互贴合,插槽的宽度与插板竖直部的厚度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相邻边处向室外方向推动,在中心轴3的作用下,第一内玻板4的上端和第二内玻板7的下端向室内翻转,菱形架水平两端间距变大,使得第一外玻板5的上端和第二外玻板8的下端向室外翻转,由此实现幕墙内外玻璃板的同步开启。

本实施例中,菱形架中相邻的连杆9通过轴铰接,上菱形架上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下端的轴分别与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10固定或者与侧支撑架固定,上菱形架下端的轴和下菱形架上端的轴分别与相应的滑杆2滑动连接,上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一内玻板4和第一外玻板5滑动连接,下菱形架水平两端的轴分别与第二内玻板7和第二外玻板8滑动连接;在第一内玻板4和第二内玻板7的朝向室外的表面及第一外玻板5和第二外玻板8朝向室内的表面设置与相应的菱形架水平端的轴滑动连接的滑板,在滑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滑槽,在滑槽的两侧壁开设条形孔,菱形架水平端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滑槽两侧的条形孔,可提高菱形架对外玻璃板的牵制力且还可降低轴直接与玻璃滑动连接的生产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