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557发布日期:2018-11-30 20:32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



背景技术:

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我国半干旱地区,该地区农村生活水平低下,昂贵的建造材料不易获取,而黄土自身具有质地均匀的物理特征和抗剪抗压强度较高的结构稳定性,这些优势非常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地区的建筑营造。长久以来,当地的居民用黄土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原因。黄土直接取之于当地,可用于建窑、砌火炕或挖土脱坯烧砖,而且一旦废弃,还原于环境,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毫不影响,符合生态系统的多级循环原则,可称为天然的环保型建材,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建造技术。然而传统的夯土建造,由于夯土墙自身结构局限,会导致室内通风不畅、采光有限等等问题,尤其是在卫生间底部空间处于室内静风环境下,难以排出。夯土墙结构的特点是整体性,所以在夯土墙上开窗、开洞都会对夯土墙本身结构的整体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解决目前该地区卫生间通风不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包括多个侧面墙和一个顶部墙,侧面墙与顶部墙围成封闭空间,在其中一个侧面墙上设置有门和窗,在其他侧面墙和顶部墙上均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沿墙的厚度方向设置,并且通风管的长度与墙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管径为5cm-10cm。

优选的,沿侧面墙的高度方向,每0.5m高平均设置5-6个通风管,5-6个通风管位于同一水平面,顶部墙上的通风管设置密度与侧面墙相同。

此外,顶部墙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洞口。

优选的,靠近卫生间内部的侧面墙上设置有木龙骨,木龙骨上设置有竹格栅。

在一种情况下,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包括四个侧面墙和一个顶部墙,顶部墙呈倾斜设置,四个侧面墙有一个在其中一个非承重的侧面墙上设置有门和窗。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卫生间,其墙体利用内置的通风钢管形成内外风压差,结合顶部的洞口,形成拔风筒效应,加快卫生间室内外大气交流,同时又能保证适宜的温度,可减少卫生间细菌滋生,有效的改善卫生间内环境。尤其是解决在卫生间内底部空间处于静风环境下,室内空气难以与室外大气达到有效对流的问题。

同时,墙体内的通风钢不仅不会对墙体的结构造成影响,还会加强墙体的抗剪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体通风管示意图。

图中,1为通风管。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通风的夯土卫生间,包括4个侧面墙和1个顶部墙,4个侧面墙中具有一个短边墙和一个长边墙,顶部墙倾斜设计,侧面墙与顶部墙围成封闭空间,在短边非承重墙上设置有门和窗,在其他侧面墙和顶部墙上均设置有通风管1,通风管1沿墙的厚度方向设置,并且通风管1的长度与墙的厚度相等。顶部墙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洞口。

本实施例的卫生间的墙体为夯土墙,透风抗剪力管的管径大于10cm时,会影响夯土墙的整体性,小于5cm时,室内外空气对流程度较弱,故采用5cm与10cm的透风抗剪力管实验。经测量,在0.5高度的墙体上的5cm与10cm的管径的风速分别为:小孔0.05、0.15;大孔0.3、0.7,在1.5高度的墙体上的5cm与10cm的管径的风速分别为:小孔0.2、0.48;大孔0.25、0.68,可见大孔的风速明显优于小孔,故优选采用10cm的管径。

靠近卫生间内部的侧面墙上设置有木龙骨,木龙骨上设置有竹格栅,竹格栅可采用家庭常用的竹席,使墙体内壁与竹席间形成空气间层,同时可以缓冲墙体孔洞风速,增加室内外空气交换最后由顶部洞口排出,形成拔风筒效应。

沿侧面墙的高度方向,每0.5m高平均设置5-6个通风管1,5-6个通风管1位于同一水平面,顶部墙上的通风管1设置密度与侧面墙相同。

该卫生间通过采用传统的夯土墙及特殊的通风技术,在夯土夯筑时,在夯土墙模板内预埋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夯筑,最终形成具有通风性质的夯土墙体,室内以竹席作为装饰,夯土墙与竹席形成的空气间层,有效的提高夯土建筑室内的通风效果,而通风钢管不仅不会对墙体的结构造成影响,还会加强墙体的抗剪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卫生间的夯土墙的实施步骤:

本实施例预制备高度为3m、厚度为0.6m的夯土墙,用到以下材料:

(1)夯筑材料:选取陕西关中地区的黏土作为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SiO占70%、MgO占10%、Ca占7%、FeO占9.5%,其余为杂质;并均匀加入土石混合料,混合物中土、石、砂的质量配合比为4∶3∶3,采用均匀洒水与搅拌工艺,最终形成含水率在15%~18%之间的混合物。

(2)夯筑模具:采用2cm厚背部带有钢勒的钢模板数块,至少有一对长边的钢模板,至少有一对端部钢模板,长边钢模板上均匀设置多个拉杆穿接孔,端部钢模板上的四个角位置设置模具板拆接孔,模具板拆接孔上通过螺杆和模具板拆接螺母进行模具板的组装和拆卸,两端带有螺纹的直径为5cm的拉杆数条以及与其配套的拉杆拆接螺母数个。

(3)抗剪力管:透风抗剪力管包括长度与夯土墙厚度相同的管体。;

(4)夯筑工具:夯筑工具主要为经加工改造的气动捣固机与夯锤等。气动捣固机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并且在捣固机底部焊接了一个100mm×100mm×20mm的钢板,对土墙的夯击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通过调节空气压缩机的控压阀来满足此要求。

卫生间夯土墙施工过程为:

(1)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基地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做成一个完整的地圈梁为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0.3米,宽度0.6米。

(2)搭建夯土模板: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将钢模板、拉杆及螺母进行组装,完成的模板形成高0.5米、宽0.6米、长3米的夯筑模具。

(3)填料夯筑首层:在搭建好的夯筑模具内放入土石砂混合料,采用捣固机先快速夯击1遍,然后慢速压实夯击2遍,特别注意墙的角部需夯实。夯筑顺序:先外围后里面,先四周后中心,从外到里成回字形夯击。夯击时,夯点之间保证连续、不漏夯。

(4)夯筑上层:在首层夯筑完成后,将捣固机倾斜,使用夯锤尖角部在夯土表面打出坑槽,以保证上下两层夯土之间的黏结,然后继续在上层搭建同样高度的模板进行夯筑,直到墙体高度到达3m,夯筑时夯土墙应分层交错交圈夯筑,避免出现竖向裂缝。

(5)模板拆卸:先松动并取出拉杆,再将钢模具板紧靠夯土墙体并侧向推离,以保证模板不粘土或受到局部破坏。对完成的墙体表面坑坑洼洼处进行修整抹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