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863发布日期:2018-12-18 20:4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行业的厂房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冶炼,一般工艺为原矿通过回转窑,输送到位于高空的料仓,再由料仓进入下方的冶炼炉,由冶炼炉输出高温溶液,经冷却进入下游流水工艺。

由上工艺可知,料仓中堆积的矿料必须能够保证冶炼炉的正常运转,要绝对保证冶炼炉不能“空腹”,否则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灾难事故,因此料仓中往往需要堆积富裕的矿料。熟知,矿料密度很大,这些重矿对于料仓的结构产生了巨大负荷。所以冶炼厂房,为典型的重型结构厂房,乃“重中之重”。

这些巨大重量的矿料,往往是堆积在水平范围相对较小(对冶炼厂房的整体而言)的楼层中,因此料仓矿料重荷对冶炼车间结构带来的考验,主要在于“这个水平范围相对较小的楼层”,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易于控制。

解决上述矿料对楼层的重荷问题,往往是“死做”,即通过增大矿料下方的梁以满足承载要求。如此设计,这个梁当然很高,那么相邻的柱自然“水涨船高”,截面尺寸也会很大,而对再下面楼层,因为矿料重量已经散布到更大范围乃至整个结构了,其楼层柱尺寸反而不需紧邻料仓下方楼层的柱那么大。这种上大下小的柱,很不利于结构抵抗水平作用,比如地震。问题的关键在于料仓下面的巨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该结构包括由两列第一斜梁端接组成的三角斜顶、以及连接于所述三角斜顶下方的两列第一柱脚构成的单“金”字形料仓,并且两列所述第一斜梁的端接处作为三角斜顶的屋脊点,所述料仓的下端设有料仓下结构,所述料仓下结构由两个单“金”字形结构邻接组成,并且两个单“金”字形结构之间共用一列第二柱脚,该列第二柱脚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二柱脚,三列第二柱脚顶部设有由四列第二斜梁依次端接组成的具有两个平铺峰点的双三角斜顶,所述料仓中的两列第一柱脚分别竖向连接在料仓下结构中的两个平铺峰点上,所述料仓中的屋脊点与料仓下结构的共用第二柱脚共线,形成“鑫”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料仓中的屋脊点与料仓下结构中的第二斜梁之间设置有倒“V”形预应力拉索。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拉索为钢绞线、钢丝绳或圆钢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料仓的一侧通有相应的回转窑,用于为料仓输送矿料,所述料仓正下方的料仓下结构的底部设有相应的冶炼炉。

进一步的,所述料仓和料仓下结构组成的“鑫”字形结构直接设置于地面上或是设置在由水平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料仓和料仓下结构组成的“鑫”字形结构不包含回转窑的一侧设有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毗邻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自平衡结构,矿料如同水,不仅对下方结构产生压力,对侧面结构还产生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料仓下结构由两榀单“金”字形结构邻接组成,且料仓位于两榀单“金”字形结构的谷间,在这样的结构形态中,矿料的侧向压力将对料仓侧柱产生推力,在该推力作用下,会引起料仓下结构的斜梁反弯,而矿料自重对矿料下结构斜梁的压力会引起斜梁正弯,反弯效应会抵消一部分正弯效应,从而降低了料仓下结构的斜梁内力,也就可以降低斜梁截面尺寸。

2.跨层协同受力,常规结构,都是本层楼盖承受本层的荷载,本实用新型在料仓下结构的斜梁与料仓的屋脊之间设置了预应力拉索,通过预应力拉索使得料仓斜梁与料仓下结构斜梁共同抵抗矿料重荷,形成了跨层协同受力效应,一方面会直接降低料仓下结构斜梁的受力,另一方面还将矿料重荷快捷了传递给结构其他区域,而这一点对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更为重要。

3.易于扩展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鑫”字形结构,为料仓及其料仓下结构提供了核心模块,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冶炼工艺进一步扩展楼层或毗邻建筑,扩展楼层放置在“鑫”字形结构的下方,毗邻建筑位于没有回转窑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框架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加毗邻框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料仓;11—第一柱脚;12—第一斜梁;2—料仓下结构;21—第二柱脚;22—第二斜梁;3—预应力拉索;4—回转窑;5—冶炼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鑫”字形炼矿车间结构,该结构包括由两列第一斜梁12端接组成的三角斜顶、以及连接于所述三角斜顶下方的两列第一柱脚11构成的单“金”字形料仓1,并且两列所述第一斜梁12的端接处作为三角斜顶的屋脊点,所述料仓1的下端设有料仓下结构2,所述料仓下结构2由两个单“金”字形结构邻接组成,并且两个单“金”字形结构之间共用一列第二柱脚21,该列第二柱脚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二柱脚21,三列第二柱脚21顶部设有由四列第二斜梁22依次端接组成的具有两个平铺峰点的双三角斜顶,所述料仓1中的两列第一柱脚11分别竖向连接在料仓下结构2中的两个平铺峰点上,所述料仓1中的屋脊点与料仓下结构2的共用第二柱脚21共线,形成“鑫”字形结构。

所述料仓1中的屋脊点与料仓下结构2中的第二斜梁22之间设置有倒“V”形预应力拉索3,倒“V”形预应力拉索3的顶点与屋脊点固接,倒“V”形预应力拉索3的两个脚点分别和四列依次端接的第二斜梁22中的中间两列固接。

所述预应力拉索3为钢绞线、钢丝绳或圆钢拉杆,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拉索3的材质为钢绞线,而第一柱脚11、第一斜梁12、第二柱脚21和第二斜梁22的材料都为钢材。

所述料仓1的一侧通有相应的回转窑4,用于为料仓1输送矿料,所述料仓1正下方的料仓下结构2的底部设有相应的冶炼炉5,矿料从料仓1通过相应管道进入冶炼炉5。

如图2所示,所述料仓1和料仓下结构2组成的“鑫”字形结构直接设置于地面上或是设置在由水平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上,出于冶炼工艺需要,有时在料仓1和冶炼炉5之间还需要设置各种功能层(比如安放变压器的设备层等),则可以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鑫”字形结构设置在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上。

如图3所示,在所述料仓1和料仓下结构2组成的“鑫”字形结构不包含回转窑4的一侧设有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毗邻框架,出于冶炼流水线需要,通常还需要及时将金属高温溶液从冶炼炉5中直接通过专用渠道进入冷却池及下道锻造工艺,则可以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鑫”字形结构没有回转窑4的一侧设置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毗邻框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