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屋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0141发布日期:2019-01-22 22:40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斜坡屋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坡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面在房屋建筑的最顶端,承提着围护和保温防水的重要功能。挑檐位于屋面下坡,是屋面雨水汇集最多之处,檐沟是屋檐边的集水沟,安装于屋面檐口的下方,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与檐沟连通的竖管引到地面。

现在的檐沟多采用金属檐沟,一般金属檐沟通过混凝土钉固定在屋檐边上,但是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雨水很容易从金属檐沟与屋檐边的连接处出现渗漏,从而使水进入到屋面结构中,使屋面出现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坡屋面防水结构,其具有提高金属檐沟与钢筋混凝土屋面相连接处防水能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斜坡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倾斜的钢筋混凝土屋面,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上方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保温层、防水层、抗裂水泥砂浆层、细石混凝土持钉层以及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细石混凝土持钉层上方的装饰层,钢筋混凝土屋面的底端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翻边,翻边与钢筋混凝土屋面一体浇筑而成,装饰层位于翻边的上方并伸向翻边的外侧,翻边的外侧设置有金属檐沟,金属檐沟包括“U”形的接水部以及板状的固定部,接水部位于装饰层底端的下方,翻边的顶端开设有供固定部安装的阶梯台,固定部通过混凝土钉固定在阶梯台的踏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入到固定部与翻边连接处时,通过阶梯台进行阻挡,避免雨水从翻边流入到斜坡屋面上,从而造成斜坡屋面出现漏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阶梯台的踢面上开设有供固定部伸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部伸入到凹槽中,从而对金属檐沟的安装结构进行加固,避免金属檐沟中存有较多的雨水的时候,接水部过重造成固定部的翘起,从而使固定部与翻边之间产生缝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装饰层采用平瓦铺设而成,固定组件为顺水条和挂瓦条,平瓦通过顺水条以及挂瓦条的配合固定在细石混凝土持钉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顺水条以及挂瓦条将平瓦固定在细石混凝土持钉层上,从而保证平瓦的安装结构的安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部的上方设置有“L”形的泛水件,泛水件的一边与固定部通过混凝土钉固定相连,泛水件的另一边伸入到接水部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泛水件进行阻挡,使雨水不易进入到固定部与翻边的连接处,从而减小屋面漏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泛水件伸入到接水部内部的一边设置有向固定部方向弯折的折边,折边与接水部的内部壁板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边对雨水进行阻挡,避免雨水较大的时候,当雨水落到接水部中时,雨水不易溅入到固定部上,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到固定部与翻边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水层采用双层的防水卷材铺设而成,双层的防水卷材与翻边相接的一端分别位于泛水件与固定部相连的一边的上下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卷材对泛水件以及固定部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增加泛水件与固定部连接处的防水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双层的防水卷材之间错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错缝设置,当雨水通过第一层防水卷材的时候,雨水不易通过位于下一层的防水卷材,从而增加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接水部的内部表面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卡固在接水部的内部表面,防护板的形状与接水部的形状相匹配,接水部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防止防护板向接水部的开口方向移动的相对的挡板,挡板与接水部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板对金属檐沟进行防护,减少其与雨水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其腐蚀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板呈“L”形。挡板的夹角朝向接水部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呈“L”形,从而防止防护板变形从而与接水部的表面分离,使防护板与接水部之间产生缝隙,雨水进入到缝隙中与接水部接触,从而使接水部的腐蚀生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护板的开口内部插接有过滤板,过滤板与防护板的底端之间留有空腔,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板进行阻挡,使落叶等载物留在过滤板上,且过滤板插接相连,可将过滤板拆卸下来从而对过滤板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雨水流入到固定部与翻边连接处时,通过阶梯台进行阻挡,避免雨水从翻边流入到斜坡屋面上,从而造成斜坡屋面出现漏水的情况;

2、通过泛水件进行阻挡,使雨水不易进入到固定部与翻边的连接处,从而减小屋面漏水的情况;

3、通过防护板对金属檐沟进行防护,减少其与雨水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其腐蚀损坏的概率;

4、通过过滤板进行阻挡,使落叶等载物留在过滤板上,且过滤板插接相连,可将过滤板拆卸下来从而对过滤板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斜坡屋面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斜坡屋面防水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檐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屋面;11、翻边;111、阶梯台;112、凹槽;2、保温层;3、防水层;31、防水卷材;4、抗裂水泥砂浆层;5、细石混凝土持钉层;6、固定组件;7、装饰层;8、金属檐沟;81、固定部;82、接水部;83、防护板;831、卡条;84、挡板;9、泛水件;91、折边;10、过滤板;101、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斜坡屋面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倾斜的钢筋混凝土屋面1,在钢筋混凝土屋面1的上方,自下向上依次铺设有保温层2、防水层3、抗裂水泥砂浆层4、细石混凝土持钉层5以及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在细石混凝土持钉层5上表面的装饰层7。其中保温层2采用屋面保温岩棉板铺设而成,防水层采用双层的防水卷材31铺设而成,双层的防水卷材31之间错缝设置。装饰层7采用平瓦铺设而成,其中固定组件6采用顺水条以及挂瓦条从而将平瓦固定在细石混凝土持钉层5上,顺水条与挂瓦条之间固定相连,顺水条与细石混凝土持钉层5之间固定相连。

如图2、图3所示,钢筋混凝土屋面1位于低处的一端为底端,在钢筋混凝土屋面1的底端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翻边11,翻边11与钢筋混凝土屋面1一体浇筑而成。翻边11的高度不超过装饰层7的下表面,从而使装饰层7位于翻边11的上方。装饰层7靠近钢筋混凝土屋面1底端的一端伸出翻边11的外侧表面。

在翻边11的顶端靠近翻边11外侧的一侧开设有阶梯台111。在阶梯台111的踏面上固定有金属檐沟8。金属檐沟8包括“U”形的接水部82以及板状的固定部81,接水部82与固定部81一体成型。金属檐沟8的固定部81贴合在阶梯台111的踏面上并通过混凝土钉固定在阶梯台111的踏面上。在阶梯台111的踢面上开设有凹槽112,凹槽112宽度与固定部81的厚度相匹配,从而使固定部81伸入到凹槽112的内部。金属檐沟8的接水部82位于翻边11的外侧且接水部82的顶端开口位于伸出翻边11外侧表面的装饰层的下方。

在金属檐沟8的固定部81的上方,设置有泛水件9,泛水件9呈“L”形。泛水件9的一边贴合在金属檐沟8上固定部81的上表面并与固定部81通过混凝土钉固定相连。泛水件9的另一边伸入到接水部82的内部。在泛水件9伸入接水部82内部的一边,设置有向固定部81方向弯折并与接水部82的内部壁板相抵触的折边91,折边91与泛水件9一体成型。

双层的防水卷材31与翻边11相接的一端,双层的防水卷材31分别位于泛水件9与固定部81相连的一边的上下两端,其中双层的防水卷材31通过混凝土钉与泛水件9固定相连。

在安装金属檐沟8的时候,首先将金属檐沟8的固定部81贴合在阶梯台111的踏面上,在将双层的防水卷材31中位于下层的防水卷材31贴合在固定部81的上表面上,然后将泛水件9的一边贴合在防水卷材31上,将泛水件9的另一端伸入接水部82内部,在将双层的防水卷材31中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31贴合在泛水件9上,在通过使用混凝土钉将双层防水卷材、泛水件9以及固定部81贯通并与翻边11固定,从而完成泛水件9以及金属檐沟8的安装。

如图4所示,在接水部82的内部壁板的表面,贴合有不锈钢材质的防护板83,防护板83呈“U”形并与接水部82的内部形状相匹配。在接水部82的内部顶端,在接水部82相对的壁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挡板84,挡板84呈“L”形且挡板84的夹角分别朝向接水部82的内部。将防护板83的两端分别卡入到挡板84与接水部82的壁板之间形成的卡槽内,从而将防护板83固定在接水部82的表面上。

在防护板83的开口内部,在相对的壁板上分别设置有由相对的卡条831所形成的卡槽,位于相对的壁板上的卡槽相对设置。其中卡条831与防护板83固定相连。卡槽与防护板83的开口内部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隔。在相对的卡槽内,插接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与防护板83开口内部的底端之间形成空腔。在过滤板10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101,通过过滤孔101来阻止落叶等杂物,并使水从过滤孔101流入到防护板83的开口内部的底端进行排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